寻找下一个AI场景:人工智能从人脸识别迈向动物识别
2017-11-28 10:51:05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摘要] 邓昌顺表示,通过聚焦牲畜识别,翔创科技将为AI提供一个可落地的场景,并推动农业大生产进入新时代。

CFP 供图

时代周报记者 陆一夫 发自北京

进入云和移动的时代里,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或电影的专属,它与现实世界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渐行渐近。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各行各业,长期远离互联网视野的农业领域也将被新技术的力量颠覆。

邓昌顺也坚信这一点。长期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他,在去年成立翔创科技,这是一家以识别牲畜、建立动物身份信息平台为目标的科技金融公司,其致力于为保险公司提供解决养殖户“骗保”问题的解决方案,未来甚至可以利用养殖业的大数据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提供有效信息。

人工智能是一个相当具有吸引力的广阔市场,但如何将这种高悬在人类上空的新技术落地至社会的各行各业,仍需要靠大公司和初创企业的紧密合作。邓昌顺表示,通过聚焦牲畜识别,翔创科技将为AI提供一个可落地的场景,并推动农业大生产进入新时代。

为动物制作“身份证”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昌顺的最佳注释。在翔创科技前,牲畜识别是一片被忽视的“盐碱地”,原因在于大量的创业公司基本专注在人脸识别领域,而这也是互联网巨头所瞄准的目标,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当年的网约车大战不相上下。

于是翔创科技避开了这一红海,投身到牲畜识别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在这之前,将新科技应用在农业领域上的案例寥寥无几,如何打通人工智能和农业之间的壁垒更无从入手。

翔创科技的目标,就是要打破二者之间的关联障碍。作为全球首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牲畜进行识别的企业,翔创的构想是以建设动物身份识别系统为起点,以链接养殖户、保险公司、政府部门和消费者的SAAS平台,提供动物保险理赔依据、食品溯源、食品安全和养殖健康管理等服务。

触动邓昌顺选择牲畜识别这一分支的,是养殖业长期存在的“骗保”现象。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内养殖业保险市场规模庞大,仅生猪全国一年就大概有12亿头,而且目前养殖业的投保率只有10%-20%左右,仍存在极大的增长空间。

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如何对养殖户进行监管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尤其是原本寄予厚望的耳标和RFID芯片因成本和稳定性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利用人工智能对牲畜进行识别乃至建立数据库,只需要一枚高清摄像头足矣。

“除了保险公司,政府也希望对这一领域进行监控。”邓昌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政府可以通过翔创科技完成食品安全领域的监测,跟踪牲畜从出生到屠宰的整个过程,将监控流程动态化。

“从最终的角度上来说,养殖户是最大的获益者。”邓昌顺表示,把这些不合理的链条砍断后,反倒使这个产业链更为健康,“当保险公司采纳了牲畜识别技术后,成本能降低30%甚至40%,这一中间差也将使用户获益。”

场景+数据为AI落地

从人工智能的层面来看,技术、数据和场景三者缺一不可。虽然创业公司在技术方面难以与大公司媲美,但场景和数据却仍有竞争的空间。

在邓昌顺看来,翔创的目标是让人工智能落地,通过农业化大生产的场景累积数据,释放图像识别技术的力量。

“和人脸识别不同,牲畜识别的干扰因素很多,比如生猪,身上通常比较脏,由于近亲繁殖,牲畜的相似度也比人脸高得多,识别非常困难。”为了攻克这些困难,邓昌顺将从事AI研发多年的中科院博士、清华大学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的资深专家以及医学领域的技术骨干拉入翔创,为公司的技术力量奠定基础。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翔创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相关专利技术,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至于数据层面的累积,邓昌顺认为翔创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比方说我们能够准确地知道全国牲畜的分布情况,这样翔创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准确地预测疫情会带来多少损失。”他表示,通过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提供风险预警服务,是翔创未来的商业模式之一。

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邓昌顺认为翔创科技和大公司之间不是完完全全竞争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大公司在资金和技术上有它们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小公司没有机会。大公司不会去涉足细分行业,因为这些小行业满足不了它们的市场。”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75651,"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keji/3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