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舆情发展的几大现状:声音、情绪、事件、重心
2016-10-29 16:04: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近半年以来,几大爆点的网络舆情中,经常能看见青年群体的身影。了解青年群体在网络舆情中的发展现状,便能更好的研究现阶段的青年群体。本文从青年群体的声音、情绪、事件及重心等方面进行探析。

声音

青年群体的声音在网络中崛起的速度在加快、范围在扩大、份量在加重。这主要跟几个方面的因素直接相关

一是青年永远是现在与未来,任何技术的演进都以获取青年群体的关注为方向。技术本身的“青年化”,意味着技术催生的新平台对青年的契合度与吸引力是第一位的,从已成传统应用的微博微信,到最新的短视频与直播,青年用户的占比与规模在逐渐扩大。

如当下流传盛广的网络直播,参与的群体中,男女主播的年龄多为18周岁到28周岁,围观者也以年轻人为主。而网络中各种短视频的流传,尤其是一些校园暴力的视频,也因智能手机普及后,多被年轻人拍摄上传所致。

再比如,互联网技术的急速更新与发展,极大地契合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清博舆情(web_idea)曾发表文章《互联网江湖风起云涌,大佬们话语权高低几何?》中表示,“我早上睁眼开始刷微信朋友圈,吃早饭的时候看微博,开电脑看网页收邮件,中饭叫外卖,偶尔(经常)逛淘宝,出门叫滴滴”,此种生活方式应该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现实写照。

二是多平台共存、互动的特性符合青年人性格中兴趣广泛、乐于尝试的特点。知乎早已不是简单的知识问答互动社区,而是舆论策源与传播的中心之一,微信朋友圈也不是绝对的信息“禁闭岛”,同样能带来信息的流通与行为的串联。

青年群体在多平台共存,跨平台传播上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魏则西事件。今年5月初,魏则西事件引发强烈的舆论“地震”,始发地便是知乎。有舆论认为,魏则西之死除了让人看到疾病的年轻化,更看到了年轻群体的强大力量。

广大的青年群体从知乎推动此事发酵,后因一篇微信公号文章导致此事彻底爆发,最后转到微博,引发网络舆论对百度的强势围剿。整个事件的发展发酵高潮,再到百度成为众矢之的,可以说,除网络大V的作用外,广大的青年群体也是一股强有力的中坚力量。

三是青年群体的参政议政欲望在增强,这跟网络大V被“祛魅”有较强关联属性。近些年,网络大V代际更替现象较为明显,影响力也有所下降。而随着80后90后青年力量的崛起,青年群体参政议政的欲望也不断加强。典型的案例有“帝吧”出征与南海仲裁案。

微博大号@茅山孙志军 如此形容帝吧出征中的青年群体,“现代青年虽处在被忽悠的年龄,但心中的国家意识已远远超过他们的上一辈了,看得多了,经历的多了,辨别的能力无形中也增强了。他们这一辈虽无拘但不无束,他们有自己的理想。”

 

而南海仲裁案也聚集了大量爱国青年主动发声。从对“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引用,到自发性集体性的“Who cares”短视频活动,爱国言行中充满了青春气息。参考消息网曾发文《日媒评中国爱国教育成功之处:“90后”更爱国》,可见青年爱国群体声名远扬,且这一群体对参政议政有较强的实际行动。

情绪

青年群体的情绪在网络中变得更加突出、成分更加复杂、态度更加鲜明。从“帝吧出征”,到魏则西事件,到雷洋事件,到赵薇事件,再到南海仲裁事件,这些网络与实际社会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事件,让青年愤怒也好,让青年拥护也罢,青年群体的情绪始终处于上升并持续高涨的态势。

如何给这些情绪减压,如何引导青年的关注成为社会治理和网络管理的重要课题,并且是综合性地涉及方方面面。

事件

与青年群体直接相关的事件成为网络舆论引爆点。上文所提到的魏则西事件与雷洋事件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以及最近的大学生电信诈骗事件,青年声音的扩大与青年情绪的上涨,助推青年事件在网络引爆,并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存在的固有问题之间是一种对立和演化的关系,青年群体就处在对立与演化的中心,承担着撕裂的痛感与重负。

与青年直接相关的负面事件就会让痛感找到落脚点、让重负更加膨胀,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都只会导向更加负面乃至极端。一个理性的处理结果,和法治下的社会及网络管理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心

青年群体对社会中下层的关注及对自身处境的焦虑会引发舆论危机并隐含社会风险。近段时间舆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社会中下阶层的关注,中层面临中产焦虑和收入陷阱,底层面临被社会甩出的困境,各种事件及现象集中爆发。如对快手APP的讨论和不久之前的甘肃一家六口服毒自杀事件,都展示了社会底层较为残酷的一面。

青年群体既是中层的主力,在各种经济及观念压力下又面对有可能滑入社会下层的危险,焦虑感很强。

在这种状况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但同时也要做好去解决一些很小但是能做的实际的事情,把结构的问题溶解在小的解决中,用务实的帮扶态度来引导青年舆论。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722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culture/info_1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