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追寻属于中国的光与影
2016-09-09 09:24: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马克·吕布:追寻属于中国的光与影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1965年,马克·吕布拍摄的《琉璃厂大街》,通过窗口格局把街道分为一系列舞台场景。

8月30日,93岁的摄影师马克·吕布离我们而去。此消息传到国内时,得到极大的关注。这可能与马克·吕布经常被冠以“关注中国”“喜爱中国”等身份标签有关。

马克·吕布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纪实摄影大师之一,他是1950年代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生性腼腆、不善和人交流的马克·吕布来往中国20多次但从未学习过中文,他和这个国家民众的交流也仅仅限于他的照相机。那是他观看中国的眼睛也是他对中国的思考。也因此,国家肖像的记录者马克·吕布可以说是这些肖像的旁观者和陌生人。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一书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并精选了其中的165张,是了解和欣赏马克·吕布作品的佳作。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吕布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吕布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更重要的是,从这种全球对比的视野中,人们看到了马克·吕布对中国的记录,在照相术不发达的时代为中国保留了重要而珍贵的日常和历史瞬间。

受“决定性瞬间”观念影响一生

1923年,马克·吕布生于法国里昂。在他14岁时,他得到了一台柯达相机,自此他找到了与世界进行对话的方式,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二战”时,马克·吕布参加地下游击队,反抗法西斯统治。战后,他进入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工程师。但这远远不是他的命运,正像他后来自己所说的,“我对世界的看法很简单。明天,每天,我要去看这座城市,去拍新的照片,去与人相遇,并独自逡巡”。

所以1951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1952年,他来到巴黎,在这里,他结识了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卡蒂埃·布列松。布列松给了他很多鼓励。马克·吕布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成名作《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之后,布列松将马克·吕布吸收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玛格南图片社塑造了马克·吕布。

玛格南图片社创办于1947年,布列松曾这样描述玛格南:“玛格南是一个思想的社区,一种共享的人性特质,一个对事物的好奇心,一个对正在发生的东西的尊重,一个将之视觉化的欲望。”玛格南的摄影师拥有同一个使命:“为世界做编年史,并以独特的个人视角对其中的人物、事件、话题和个性作出自己的解读。”

马克·吕布在玛格南找到共鸣,并遇到了他一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导师: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在玛格南信条的支持下,他开始考察、记录、分析这个世界和人生。

当然,作为布列松的学生,马克·吕布的摄影始终都没有走出过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摄影观念。关于“决定性瞬间”,布列松阐发道:“摄影不像油画。当你拍照时,有一个创造性的瞬间。你的眼睛必须看到一个构图,或者生活本身提供给你的一个表情,而你必须本能地知道什么时候按下快门。那是摄影家创意的一瞬间。一旦你错过,这个瞬间就永远消失了。”

马克·吕布无疑也是“瞬间”摄影的大师。对他来说,“摄影是关于变化的,直觉的瞬间,快照”。他的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国,既见证了战争的残暴,也抓拍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并非那些重大事件,在他到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们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富有深远意义的时代内容。

追寻属于中国的光与影

1957年,马克·吕布成为进入中国的第一个西方摄影师。

“二战”后,西方摄影师对东方尤其远东保持着一种强烈的兴趣。成立于1936年的《生活》杂志致力于报道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一时引领潮流。受《生活》杂志的影响,很多摄影师开始关注和拍摄更遥远的地区所发生的事。马克·吕布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1950年代,马克·吕布买了一部二手车,一路从巴黎开到了加尔各答。因为那次旅行,马克·吕布在印度认识了周恩来总理身边的人。通过这层关系,他获得进入中国的签证。1956年9月,他接到正式通知,“允许我1957年1月1日起待在中国。作为一家法国杂志的记者,我在中国工作过4个月”。

马克·吕布能够获得签证,或许有中国政府希望让西方世界了解新中国的考虑,但对马克·吕布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而且不容错过的机会。得到通知之后,马克·吕布从印度辗转香港来到广州,然后一路北上,第一次沿途记录中国风景,其中包括他在武汉的所见所闻及建设中的长江大桥。1957年,马克·吕布发表了他报道中国的图片。从那以后,马克·吕布便与中国结缘,一拍就是半个多世纪。

可以说,马克一直在追寻属于中国的光和影,用它们组合出了一幅历经50余年发展的国家肖像。他用纪实手法将50多年不断变化的中国生活展现得平易近人、真实有趣。在这些照片中,既有领袖人物,也有平民百姓;既有儿童,也有情侣……总之,从马克·吕布的镜头下可看到新中国的历史变迁。

1950年代,中国正大炼钢铁,马克·吕布既去了山西煤矿拍摄,也跑到北京大学看人们跳交谊舞。1971年,他拍摄的一个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演员在西方社会引起关注。因为这张照片发表以后,很多西方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马克·吕布拍摄了大量中国名人的照片,也是最早拍摄中国领导人的西方摄影记者。他拍的领导人和当时中国摄影师拍的领导人很不一样。他拍的领导人自然、亲切。如那张著名的周总理的照片,他抓拍到周恩来特别轻松的一个表情。据了解,当时周恩来在和法国前教育部长聊天时伸出两根手指,“我在法国只学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列宁主义”。这个场景被马克·吕布迅速抓拍了下来。总之,他拍到的领导人是人的那一面,而不是神的那一面。

马克·吕布拍了很多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照片,尤其是1990年代,他感受到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于是他走遍了沿海的诸多城市,从街头到工地,一路拍摄下去。他拍弄堂里玩耍的小孩、工地上的小伙、街边下棋的老头,也让女星巩俐定格在他的镜头里。

马克·吕布的作品多以朴质而又平实的画面展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中国20世纪的时代缩影。如1965年拍摄的《琉璃厂大街》,通过窗口格局把街道分为一系列舞台场景等。

马克·吕布始终坚持以局外人的立场,独立的观察方式,冷静又富于艺术感受的人文视角捕捉直觉性的瞬间。这是他拍摄中国的重要态度。曾经是工程师的他对线条非常痴迷,这让他的作品除了具有细腻的美感之外,还拥有更加精妙的构图和充满诗意的节奏感。

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个人视角传递给了中国的摄影家,把对摄影的直觉和敏感、对摄影近乎着魔的热情带给了中国摄影界,启发和影响了一代人。他的拍摄手法在1980年代末的中国纪实摄影界成为主流,并产生了恒久而巨大的影响。

1989年,《摄影》杂志用11个版以“中国所见”为题介绍了马克·吕布拍摄的中国照片。这个专题介绍深深地震撼了中国的读者。1997年,马克·吕布在北京举办了“行摄中国四十年”展,在全国引发了对中国新闻摄影的大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记录中国?

尽管马克·吕布半个世纪往返中国20多次,但他不学习中文,他的老师曾告诉他“如果你要拍工人,自己就要做工人”,他则要保持陌生人和旁观者的新鲜视角。他是旁观者,他是陌生人,他把语言留给了眼睛和镜头。

当然,马克·吕布的摄影世界里不只是中国。他的足迹遍布中东、南亚、东亚、东欧、北美,是个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在这本书里,我们还可以发现不少有趣的照片。比如他拍艺术家达利、毕加索,拍学者萨特,还拍时尚界人士。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他身上最明显的一个印记。2010年,《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在中国上海和北京两地举办,这也是马克·吕布最后一次到访中国。在上海的展览结束后,据他身边的随行人员回忆,他特地到上海大厦去拍浦东,“那天下着大雨,但他一直不停地拍照,他或许想用这种方式向这个国家说再见”。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8101,"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culture/info_1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