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力推人才政策大礼包:除了发2亿元奖励金,还有3000多套公寓
2017-11-21 10:10:54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摘要] 据南沙区相关部门介绍,自2015年以来,南沙区已发放各类特殊人才奖励金约2亿元,覆盖航运物流、高端制造、金融商务、科技创新、旅游健康等多个重点发展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 程洋 发自广州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广东南沙,正加速其人才建设的步伐。

据南沙区相关部门介绍,自2015年以来,南沙区已发放各类特殊人才奖励金约2亿元,覆盖航运物流、高端制造、金融商务、科技创新、旅游健康等多个重点发展领域。

在11月13日的“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南沙)峰会”上,南沙聘请了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国际金融论坛顾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等重量级嘉宾为南沙人才顾问。

龙永图表示,将南沙的优势产业链延伸到全球,集聚更多高端人才,从经济发展历史来说,南沙的基础并不如周边的深圳、东莞等地,是个后建的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沙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给时代周报记者的回复中表示:“南沙牢牢把握住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的主线,坚持突出政策创新、突出载体搭建、突出粤港澳合作、突出人才服务保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实效。”而这也成为了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整个人才战略的大方向。

南沙青联会秘书长徐千秋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2017年10月底,南沙“创汇谷”已签约入驻团队63个,包含港澳团队24个,其中香港团队15个,澳门团队9个。而粤港澳大学生及青年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平台及国际化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基地,也已签约入驻项目36个,覆盖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以及物联网等领域。

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其人才集聚效应正进一步显现。

高端领军人才十年免租入住

在南沙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总监吕冬正和他的同事们,加紧研发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这是一种将被广泛运用于无人设备、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先进材料。而他还记得2008年第一次来到南沙自贸区的情景,那时还没有车到研究院。“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坐摩的,当时也是惊心动魄的,开得很快。”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而如今,南沙自贸区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吕冬工作的地方,出门就是地铁和公交。据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介绍,目前,广州地铁18号、22号线正在建设,广深港高铁、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一批贯通珠江东西两岸项目加快建设。南沙通过打造与大湾区各城市主要枢纽节点的半小时交通圈,提升交通的便利性。

吕冬也是南沙引进的人才之一,在南沙区的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他说:“从南沙区和广州市两级政府的补贴来看,项目补贴在20万元左右,每年的个人生活补贴在13万元左右。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没有什么顾虑地投入到研究中去。”

如今吕冬的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明年3月份项目就要结束了,团队研发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已经在企业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正是利用这些南沙区的人才政策,我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南沙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南沙区于2015年印发《集聚高端领军人才和重点发展领域急需人才暂行办法》以来,已认定高端领军人才9名,发放购房补贴970万元,认定重点发展领域急需人才3批共计5200余人次,发放特殊人才奖励金约2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该政策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对引进总部经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具有良好的效应,也吸引了大批人才落户南沙创业发展。吕冬说:“其实博士的薪水一般都还是蛮高的,如果说没有这些政策的补助,像我们研究院要引进四五个博士,是很难承担他们的薪水的。”

早在2012年10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同意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列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南沙区政府就重点关注人才发展战略,将人才建设工作优先提上日程。

目前,南沙区已布局4个人才社区,将陆续推出3000多套人才公寓。而根据南沙的政策,凡是认定的高端领军人才可申请10年免租入住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人才工作满10年后即可无偿获赠所住人才公寓。

今年5月,南沙便发布首个“1+1+10”产业政策体系,其中就包含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了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含金量超高的15条措施,全面打造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粤港澳特色平台

龙永图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人才是跟着产业走的,两者也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产业链的延伸,将聚集全球更多的企业和各种人才,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外溢作用。

南沙正在着力搭建产业平台,依托科研平台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目前,南沙已引进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国家级实验室3家,各类工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65个,南沙资讯科技园、南沙科技创新中心等8个孵化器,各类科技创业园在孵企业126家,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提供了载体支撑。

吕冬告诉记者说:“研究院会聚拢一些人才,成为一个人才聚集的高地,通过这个人才高地,我们可以为一些企业提供服务。”据吕冬介绍,通过霍英东研究院搭建了一个企业间人才交流的平台,可以帮助本地企业的一些工程师共同提高。而这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在工作四五年之后,他们带着技术经验开始新的创业,延长了整个产业链。

通过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间都是共赢的模式。而“产学研”需要政府作为中间人,帮助一些有成长潜力的企业提供一些资金支持,“我们和当地的企业也提供一些资金,三方面的互动,我觉得可以得到共赢。我们研究院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当地的企业也得到一些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升级。”吕冬说,“我们能把技术落到实处,转化成生产力,就是对大湾区的贡献。”

据南沙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深化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南沙打造了一批粤港澳合作的特色平台。建设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依托香港高校联盟,实现香港科技、人才优势与内地深度对接,已引进人才项目67个,服务企业116家。

积极开展粤港澳人才交流活动,徐千秋介绍说:“南沙区青联常态化开展港澳青年学生实习‘百企千人’工作项目,至今以组织近600名港澳青年学生到南沙实习,有效培养港澳青年学生在内地实习与就业的正向意愿。”

青年是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南沙高标准建设“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和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两大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试错平台。徐千秋说:“南沙在推动三地青少年人才交流上,在培养港澳青年‘北上’意愿及服务港澳青年‘北上’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优势。”

如今,南沙已经聚集了一批高新人才,但仍然需要张开怀抱去吸引更多有活力的人才。吕冬觉得,新的人才会带来“鲇鱼效应”,打破南沙本地的人才平衡,让原有的一些人才感受到压力,让新的人才可以真正地投入到南沙的建设中。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7630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3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