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哨兵”:见证边疆繁荣巨变
2017-05-23 16:15:3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5月14日,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揭示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阐述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世界共赢,中国破题。4年前的金秋,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迅速得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在这一宏大构想的背后,有一群人默默坚守着丝路国门,或在大漠边城,或在雪域高原,或在沿海码头……他们就是坚守千里边防线、驻守沿海沿边一线的“国门哨兵”。

4年间,“一带一路”建设从愿景变为现实,开创了一个务实合作、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有了属于自己的获得感。从中国超市里的法国红酒、波兰苹果,到欧洲商场里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从跨越欧亚大陆的视频电话,到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并切切实实落实到沿线国家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中。

在沿海沿边口岸,正是千千万万边防官兵的牺牲与奉献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全、繁荣和稳定。他们的故事,如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谊之河中的一朵朵浪花,在奔涌不息中呈现出万千气象;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一带一路”的独特魅力。

见证国门变迁

“每名边防官兵都是祖国的名片”

■王洪飞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骑牦牛巡逻。姬文志摄

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官兵——

声声汽笛响彻山谷,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正鱼贯通过红其拉甫口岸……这里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走廊,因坐落在帕米尔高原而被称为“云端国门”。

5月中旬,记者从喀什出发,沿国道314线驱车南行,4小时后抵达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这个前哨班驻地平均海拔4700米,年最低气温达-40℃,氧气含量仅为平原的46%。哨长周林平告诉记者:“从前哨班到国门3公里的距离,战士们上勤要步行1个小时左右,遇到风雪天气还要更久。”

2009年10月,红其拉甫国门竣工,新建成的国门庄严肃穆。前哨班战士们说,每次眺望巍峨的国门,就能深切感受到肩负的职责使命,“口岸是国家的窗口,容不得半点松懈。”

每年5月至10月是口岸的开关时节,正午时分,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正排队等待接受检查。“货车上载满水果,此行目的地是巴基斯坦的库士特市。”一位货车司机告诉记者,从口岸出发后2小时就能抵达库士特,次日一早便可返回国内……他平均每周能跑两个来回。

“早些年在这里执勤,经常一整天见不到一辆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往来口岸的车辆明显增多,从最初每天通行十余辆到如今每天通行上百辆,中国的小商品、水果、建筑材料等,源源不断地经口岸运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化妆品、工艺品也从这里走进中国百姓的生活。”在哨所驻守近10年,周林平对此感慨万千。

去年8月,一辆巴基斯坦货车在翻越红其拉甫达坂时发生侧倾,车上装载的芒果四下散落,焦急的司机步行数小时来到前哨班求助,周林平立即带领几名战士赶往事发地点。3个多小时后,货物重新装载完毕,汽车启动那一刻,这名巴基斯坦司机拿出5条香烟塞给战士们,大伙儿说啥也不要……“在这里,每一名边防官兵都是祖国的一张名片,能驻守国门是荣耀,更是责任。”周林平说。

前哨班官兵常年担负国门附近边境线的巡逻执勤任务。从前哨班出发到中巴边境7号界碑48号点位,是官兵们每天例行的巡逻路线。这里常年被积雪覆盖,最高海拔达5000米,来回一次需要半天时间。

“我们最怕牦牛越界,老百姓放养的牦牛跑得漫山都是,在高原地区很难驱赶。”周林平笑着说。2年前,上级给前哨班安装了边防远程监控系统,配备了可视雷达,今年又给铁丝网加装了震动光纤,一旦有人畜越界,报警系统便会立即启动——信息化装备让管控手段更加先进。

帕米尔高原自然风光独特,巍峨的国门更是游客必访之地。周林平告诉记者,早些年游客都是随团前来,如今“自驾游”明显增多,高峰时每天来往车辆达三四百辆,不仅有从广东、上海等地长途跋涉而来的自驾游客,甚至还有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的“背包客”。

迎风伫立国门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在雪山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一群游客正在合影留念,手中高举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国门的另一端,许多来自巴基斯坦的游客,向我们挥手致意,激动地高喊:“中巴友谊万岁!”

不远处,刚下哨的周林平正带领几名战士,给过往旅客、商人提供热食、热水和药品。一名游客拉着他的手说:“我们不仅是来国门旅游,更多的是来看看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军人。没有你们,就没有边疆的安宁和谐、祖国的繁荣发展。”

助力高效通关

“入境手续已办好,欢迎来中国”

■解放军报记者 代 烽 通讯员 丁际超 王培富

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泉州边检站官兵——

一片海,潮起潮落,笑迎八方客;一座城,梯航万国,播撒刺桐红。

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与世界近百个国家保持海上贸易。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泉州又被赋予“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重任,迸发出勃勃生机。

海丝古港新启航,忠守国门护航兵。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风雨骄阳,只要外籍船舶出入港,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泉州边检站官兵总是第一个迎接、最后一个送离外籍船舶。他们以优质高效的边检服务,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和谐安宁。

“起床了,有外轮进港。”5月15日,忙碌了一天的检查员夏毅承躺下不久便被叫醒……凌晨2时许,他匆匆穿好衣服,驱车赶往码头。

披星戴月,海风微凉,夏毅承带领2名战士笔挺地站在码头上。待外轮泊好后,他们立即登船办理边检手续。夏毅承告诉记者:“近几年,港口贸易量飞速增长,我们推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船舶随到随检,半夜三更起床查验已成常态。”今年2月的一天凌晨,一艘载有上千吨海产品的货轮驶达泉州石湖港。通常情况下,如此大的载重量货物从接受检查到卸货完毕,大约需要6个小时……这意味着,这批海产品将无法及时送到早市。官兵们立即研究“加急服务方案”,决定会同海关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凌晨5时,所有海产品卸载完毕并顺利发往市场,外商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我去过几十个国家的上百个港口,你们的边检服务是最棒的!”

如今,泉州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高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呼唤高效的通关速度。

“您好,入境手续已办好,欢迎来中国。”5月16日清晨,泉州后渚码头,泉州边检站检查员庄励清通过“出入境检查无线验放系统”,仅几分钟就为一艘印度籍轮船的23名船员办理了边检手续。外轮在码头多停留1个小时,就要多付上千美元费用,这次通关“零等待”的经历,让船长爱迪克斯欣喜不已。

“向科技要速度,要效益!”泉州边检站站长孙德说,去年,他们在石井码头旅客检验现场新增4套“新一代智能验证台”、建设4条“自助查验通道”,实现了旅客信息自动采集、高清面部采集、通道无盲区监视、快验快放等功能,“如今,验放一个大型旅行团已由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通关服务效率提升了2倍。”

边检站还与泉州市公安局等单位,搭建起“预知、预警、预防”和“联勤、联防、联处”的口岸网格化管控格局,仅去年一年,他们就遣返可疑入境人员22人次,助力提升口岸“查缉”能力。孙德说,值守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我们必须忠诚履职,努力为千年古港的繁荣发展蓄力圆梦。

服务中欧班列

“开通随到随检‘绿色通道’”

■弓艳红

武警内蒙古边防总队二连浩特边检站官兵——

从古驿站到现代口岸,二连浩特口岸走过了太多的风霜雨雪。

19世纪20年代,赶着骆驼的茶商在“叮叮咚咚”的驼铃声中,经过一个叫做“伊林”的草原驿站走向欧洲,让内蒙古二连浩特这个边陲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

2013年12月,第一列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鸣响汽笛,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前往德国汉堡站。从此,沿线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加快。截至2016年,二连浩特口岸已开通7条中欧班列,覆盖亚欧7个国家和地区,进出中欧班列共169列,同比增长116.88%,边检站全年查验进出口运量也创中蒙口岸通车以来的最高纪录。

走进二连浩特边检站执勤现场,映入眼帘的是繁忙的货运通道、宽敞的联检大厅、快捷的自助通道、喜笑颜开的通关旅客……一幅幅温暖如春的场景,见证着古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2名干部、3名战士组成班列检查组,1名干部负责证件查验,4名战士负责车体查验……”5月8日15时许,执勤业务三科科长张利强得到“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2701次”出境的报关消息,提前安排好勤务,到现场迎候列车。

“边检站查验业务繁忙,仅每天凌晨,我们就得查验七八列次车,最多的时候达十几列次。”张利强说。

“果蔬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边检站为我们开通随到随检‘绿色通道’……近年来公司业务平稳发展,得益于边检服务水平的提升。”某果蔬粮油进出口公司经理冯志刚感慨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中蒙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和跨境旅游日趋频繁,2013年至今,二连浩特边检站迅速反应、主动融入,官兵们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通关7天。

“‘中国制造’商品好卖,通关也方便。”年近50岁的蒙古国商人通嘎拉格说。他在距二连浩特数公里外的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开了一家洗印店,经过多年经营,洗印店远近闻名。“我去过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蒙两国山水相连,友谊长存。”通嘎拉格笑着说。

今年4月,3名中国游客驾车从距离二连浩特市200余公里的蒙古国赛音山达市启程回国,途中不幸遭遇车祸,1人伤势较重。得知情况后,二连浩特边检站及时与蒙方边检部门沟通,我武警边防官兵与医护人员迅速赶往事发地,第一时间将伤员送回国内救治。

感受发展春风

“边陲小镇进入高速发展期”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宋邦稳 牛 利

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部一连官兵——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徐徐升起,5月9日一早,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部一连官兵聚集在“一号界碑”前,用特有的方式开始一天的例行巡逻。

“一号界碑”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这里是祖国万里海岸线的终点,也是漫漫陆地边防线的起点。“一带一路”建设开始后,东兴一跃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这个边陲小镇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过去这里荒芜一片,几间茅草房连着一条土路,我们完成一次全线巡逻需要2天时间,现在只要大半天!”坐在巡逻车上,连长晏军感慨万千。

前些年,沿边公路没有硬化,一次陆地全线巡逻需要官兵乘车加徒步;后来,军地合力将靠近边境的巡逻路拓宽硬化,如今一条达到“国家二级路标准”的沿边公路,也在紧张建设中。

晏连长饶有兴致地讲起一则巡逻路建设的故事。几年前,某企业在绘制东兴西城区互市贸易区规划“蓝图”时,被地方政府叫停,“边贸建设要为巡逻路建设‘让路’,损害国防利益的事不能干!”该企业立即修改了规划。

“‘一带一路’带来了边疆大发展,也为边防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官兵们说,几年前,政府划出40多亩土地,上级拨出巨款,为连队建设了新营房,如今,地处边境一线的连队、哨所、阵地官兵全部住进了现代化营房。

巡逻车前行不久,一片红树林映入眼帘。“我们现在所在位置是竹山村,也是著名的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排长蒙帝宇说,过去,仅靠耕海劳作的竹山村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探索出集旅游、养殖、贸易于一体的经济模式……如今,竹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两三千元提升至一万多元,这个小山村也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民安居乐业得益于祖国的强大,也离不开日益强大的国防作后盾。”竹山小学老校长李文秀告诉记者,逢年过节,他都会组织村民带着自家吃的喝的,上门慰问边防官兵,“子弟兵啥也不缺,但这是村民的一片心意,我们富裕了,不能忘了为我们守护家园的人。”

1小时后,巡逻车穿过城区街道,到达连队守卫的一处阵地。站在阵地上远眺,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边贸船只,在北仑界河上穿梭不息。

“过去交通不便,我们买个东西都得去南宁。如今物流业发展迅速,东兴的各类商品、海产品一天之内就能运抵广州、武汉等城市。”晏连长说,发达的交通物流服务也为官兵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就连官兵们的消费方式,也开始由实体店购买向“网购”发展。

驻地的高速发展,也让不少退伍老兵看到了创业机遇。去年,连队退伍老兵戴杰回到山东老家后不久,就带着一笔资金再次来到东兴,开了一家山东特色菜馆,生意十分红火。

东兴口岸是官兵此次巡逻的终点。口岸上人头攒动,官兵们说,他们大都是各国商贾和前往异国度假的国内游客。据统计,东兴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达200多亿元,而全新的“直接对接高速公路的国家级口岸”也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巍巍国门前,大理石界碑上的“中国”两个大字熠熠生辉。驻守在这里的一茬茬官兵,见证着边疆巨变,也憧憬着祖国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8738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2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