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仓颉的灵感中凝聚文化自信
2017-04-22 16:42:13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昨日谷雨。从气象上说,“谷雨收寒,茶烟扬晓,又是牡丹时候”。因此,谷雨节气的第一件事是赏牡丹。就民俗而言,谷雨祭仓颉的传统千年不辍,今年在陕西白水县仓颉庙,还将举行“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系列活动。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之魂,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归何处去。

从仓颉的灵感中凝聚文化自信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方块字里熔铸着“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在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里,仓颉被尊奉为“文字始祖”,世代敬仰。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他是黄帝的助手,随黄帝南巡时,到了洛南保安阳虚山下,“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一伟大创造惊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

其实,中国人之于汉字,有太多附会的神话传说与情感故事。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得好:即使有仓颉,“仓颉也不止一个”。

但无论怎样,文字的诞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一部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饶宗颐先生认为,中国靠文字来统一,中国文化是以文字为领导的。冯其庸先生将我们天天写、天天用的文字比作“宝中之宝”。作为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一个个方块字,如一块块神奇的“砖”,构建了中华文明的万里长城。数千年来,中华文字始终以其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记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

千年积淀,汉字知多少?《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现代学者编写的《中华字海》收录的汉字(包括日韩汉字)85568个。但每个时期常用的汉字,裘锡圭先生认为“总数都是四五千个”。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日月为“明”,止戈为“武”,“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越”是执钺奔行的战士,“愁”字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如此等等,熔铸在汉字里的东方思维方式——象形、指事、会意,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社会结构、生活习俗。

站在互联网时代回望历史,百年前“汉字拉丁化”的文化喧嚣早已灰飞烟灭,上世纪80年代关于“电脑将拯救汉字还是埋葬汉字”的论辩也被扔进了爪哇国。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汉字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传统的汉字文化圈。我们对汉字,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方块字为文化自信作了最美的注释。

从仓颉的灵感中凝聚文化自信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以更强的文化自觉传承弘扬汉字文化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需要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广度与深度上理解文字在当代中国所承担的任务与使命。

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文化自身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见字如面》等一批传播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忽如一夜春风来”,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唤醒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蓦然回首,恍如遇见余光中如诗如画的文字:“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固然,这几档综艺节目找回了“失落在键盘中的汉字文化”,增强了人们对汉字的敬畏感。然而,弘扬汉字文化是一项深具基础性、事关全局性、涉及全社会的重要工作,需要战略性思考和系统性谋划。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上世纪50年代制定文字改革三项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到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从2009年11月 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到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书法进课堂,一项项体现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成就。

面对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将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互联网+’语言文字服务工程、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语言文字筑桥工程”五大工程集中攻关。无疑,啃下这些硬骨头,对我们学好、用好文字,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功莫大焉。

过完谷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吹尽,“花落春归又一年”。而流传几千年的汉字文化依然走在春天的路上。在今天的仓颉庙,2017“一带一路”年度汉字的发布,再一次提醒我们,字里乾坤大,了解汉字,传承汉字,发扬汉字文化任重而道远。(杨逸淇)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89868,"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2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