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2017-04-13 16:31:46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革故鼎新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原编者按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于3月4日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以问题为导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情有事有悟,涉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面。现选出研讨会文章5篇,以飨读者。

不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

赵庆寺

学术自信既是对筑牢学科基础、坚定发展方向和开拓未来前景的积极心理,也是形成学术动力、激发学术活力和挖掘学术潜力的核心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增强学术活力,坚定学术自信,不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

为什么要增强学术自信

学术自信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国家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第一,这是对近代以来西方理论依赖症的彻底反思。为了摆脱近代以来丧权辱国的命运,一代一代志士仁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欧风美雨吹沐之下,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文明,但也不免形成了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之风。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部分人士仍然流露出对西方理论的过分迷恋,动辄以西方理论审视和裁剪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实践。而我们则极少输出自己原创而富有影响力的概念和话语。因此,迫切需要学术自信彰显中国的学术主体性,保持战略清醒。

第二,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有利论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但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认知充满疑虑和误读,甚至不乏傲慢与偏见。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明显不足。如何应对国际社会的各种质疑和挑战,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发展道路的正当性,关键在于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有利论证中国实践的优势与特色。

第三,这是维护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利器。在当前各种学术思潮交锋的思想舞台上,意识形态较量的言说方式、依托载体和关照对象出现了巨大变化,从文化领域到网络空间不断挑起各种意识形态议题。针对长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思潮的复杂性,必须以充分的理论思考和扎实的学术研究予以回应,从概念、范畴到论证、结论上进行辩驳。

第四,这是提升未来中国国际贡献能力的重要支撑。尽管我国日益崛起为全球大国,近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超过了30%,但对学术创新活动的国际贡献能力远远不足。与经济和贸易对外大幅“出超”形成巨大对比,我国在与西方学术交流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差”。

建立学术自信如何可能

波澜壮阔的中国发展进程蕴藏着学术创新的巨大动力,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为学术自信的建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为中国学术自信的构建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和价值性标准。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求我们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观点,采用正确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用。

第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学术自信形成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宝贵资源,可以从中汲取有益养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可以充分保持中国学术自信的继承性和民族性。

第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包容互鉴精神。中国主张以文明交流互鉴为特征的中国文明观,以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把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这样既有利于推动学术的创新发展,也能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

第四,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回答和阐释,而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性认识的升华,将为学术自信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多样的案例支撑,这有助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学术自信需要适切路径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激发学术活力,构建学术自信,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兼具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学术自信立足中国立场,但也必须具有世界情怀。一般而言,学术创新往往融合了人类共性问题的普遍性与本土经验的特殊性。况且,中国经验不局限于本土意义,实际上它已超越了本土,更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学术创新不但要及时解答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难题,而且要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特别是要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第二,推进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处于快速发展和剧烈转型进程中的中国,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回答和诠释。中国学术自信必须根植于中国实际,立足中国国情、解答中国问题,这既是构建中国学术自信的出发点,也是推广中国学术话语的支撑点。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进行充分论证,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第三,凝练中国概念与理论范式。学术自信离不开核心概念的支撑和理论范式的建构。中国学术自信需要突破西方理论视野,挖掘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和借鉴西方现代文明,进而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积极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确立自己的概念、范畴、逻辑和理论体系,乃至形成中国学派。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一支充满活力、深具潜力的研究队伍,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饱满的政治激情。在这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勇于学术创新,坚定学术自信。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

高玉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构建立足国情、科学合理、系统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评价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评价标准有所西化、评价导向有失偏颇、评价主体不够明确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向是教学科研的指挥棒。如何用好评价指挥棒,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对于建立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意义重大。

一元主导与立体多元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一元主导”的指导思想。所谓“一元主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当前,经济成分、现实利益、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给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日益剧增的压力和挑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评价体系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积极适应理论创新的紧迫需要、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教学研究者的突出特点。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必须形成“立体多元”的评价结构。所谓“立体多元”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要贯穿研究、教学、宣传、普及的全过程,形成组织领导、同行专家、社会受众、大众舆论等四大评价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评价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渗透,贯穿教育教学研究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实践评价、管理评价、服务评价、文化评价、组织评价长效机制。组织领导主要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政治方向、组织水平和人民导向等,同行专家主要评价其学术水平、国际影响以及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情况,社会受众主要评价其接受程度、实际效果和实践水平,大众舆论主要评价社会影响、舆情反响、舆论走向等。

开放灵活与统分结合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必须运用开放灵活的评价标准。在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结构要求和运行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运用开放灵活的评价标准,尽力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尺、千文一表”的形式大一统。但不论怎么开放灵活,不能脱离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发展实际,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实践成果、实际效果和实在进步。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必须遵循统分结合的评价规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评价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遵循统一原则、分别对待、统分结合的评价规律。这四种规律有统一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种规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又有各自的特点特征,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借势而为、因势利导。对于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来说,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评价体系,要注重统分结合、科学对待教学与研究的各种主观和客观规律。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学术自由与政治底线相统一

邱卫东

高校课堂讲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高校课堂讲坛建设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当下,加强高校课堂讲坛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与政治底线相统一,在坚守政治底线的前提下,倡导学术自由。

学术无禁区教学有规范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以追求真知为核心指向的学术自由对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整个文明的提升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反思既往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开始日渐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首部国家级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的出台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决策的实施,无疑对拓展学术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空间、并从制度和体制层面上保证学术自由起到了重要作用。

坚持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和思想引领是社会主义大学发展的要求。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更好坚持学术自由。因此,在鼓励研究未知、探索新知的同时,要坚持“学术无禁区、教学有规范”的基本准则,坚持政治底线,建设和管理课堂讲坛。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一定积极地把代表学术界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引入进课堂,并努力形成一种促使学生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学术氛围。但与此同时,也一定要认知到我们的课堂是社会主义的课堂。在当今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面对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以及由此而来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极为复杂的背景下,我们不但要坚持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有规范的理念,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澄明教学规范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坚持相应的政治底线。课堂教育除了承担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这一基本功能以外,其不言而喻的社会引导和教化功能,使其必须承担一项更为关键的使命,那就是要把符合特定时代内在要求的价值准则和理想追求融入课堂,从而使社会成员在达成最大限度共识的过程中,朝着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砥砺前行。在这点上,倘若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无论是中外各国,其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形态莫不如此。因此,对学术自由的追求一定要同我们的历史实际和发展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基本前提;以实事求是地直面历史发展前进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克服的路径为核心关切;以不断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未来发展指向这一最为基本的政治底线上,将课堂教学中内含的学术探索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在这点上,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各门课程特别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一定要在这一政治底线上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从而真正做到在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

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旨向的师德师风建设,把高校教师的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而真正为课堂讲坛中做到学术自由与政治底线的统一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推进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

于凯

中央明确指出,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当前“互联网+”开放情境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思政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合,全面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确保“主渠道”功能的有效发挥,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落脚点和关键突破口,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方面,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和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社会信息传播机制、人际关系交互机制与青年学生的媒介偏好的内在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宏观社会情境与微观受众生态,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有的课堂灌输式教学的供给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情势的变化。

另一方面,需要顺应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并应对挑战,推动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供给。

二、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供给的突出问题

近来,广大教师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与尝试,制作了一批优秀的精品课件,推出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思政慕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成效。总体看来,当前的思想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呈现“局部有探索,整体难推进”状态,还有一些难点有待化解。

特别是,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问题导向落实不够到位、网络教学渠道不畅、专题化教学效果不够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期待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些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过剩的难点问题之所在。

三、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互联网+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需要以开放视野和创新思路,辩证处理好思政理论教育的核心价值引领与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的内在辩证关系,一方面,着力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强化精品意识,切实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供给内容、拓展供给渠道,创新供给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

具体而言,当前加强思政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全面推进高校思政理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1、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的生产机制,生产优质教学课件。设立专项建设基金,引入市场招标机制,以“课件精细化”、“内容集成化”、“产品协作化”为原则,充分发挥上海高校同城协作的优势,动员各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组成同城协作平台,运用专业化信息技术,借鉴影视产品的精细化生产机制,编剧-导演-摄影-后期制作等环节一条龙,制作四门核心课程的示范性教学多媒体课件,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基础性教学参考资料,提供教师授课选用。

2、建设两个公共平台。一是集成各类视频文件、政治文献、研究成果及各类参考资料,建成马克思主义教学资源库,供思政课教师使用;二是建成“交互学习平台”,汇集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微视频、参考文献、课堂互动、课程论文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之用。

3、探索多种形式的网络交互手段的有效应用。借鉴TED模式制作专题微讲座视频、开发手机App辅助教学微信公众号,组织评选学生实践优秀微视频,并加以推送,以强化教学互动,将教学空间从课堂延展到网络空间和实践空间,使学生的智能手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载体。

4、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优化教学互动机制。分析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偏好与效果,建立联动响应机制,适时调整教学重点,强化交互作用,加强针对性回应和有效引导。

(作者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克服思政工作“三轻”现象

邱仁富

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境内外各种势力不断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渗透力度的今天,有的高校出现忽视、轻视、甚至漠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存在“轻育人、轻德育、轻教学”的现象。

高校存在“三轻”现象,主要有以下表征:其一,重教书轻育人。大学阶段就业是指挥棒。当前,有的高校只关注就业,并把就业率与政绩考核相挂钩,形成就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模式等。比如导致一些就业率不是很高的基础学科要么被边缘化、要么被取消招生等。人才培养短板日益显现。其二,重智育忽视价值引领。有的老师回避价值引领,甚至刻意剥离价值导向性的东西。抑或认为价值引领的工作由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队伍去完成,因而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对学术的价值引领。其三,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的考评聘、职称、各种学者名誉等都以科研学术来衡量,教师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地位、话语权也主要以科研学术进行衡量。

导致高校出现“三轻”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社会快速进程中的高校变迁,传统的固有育人价值逐渐被冲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高校总体上是保持了较好的坚守,但有的高校重经济效益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把高校作为一种获取财富的平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逐渐被利益吞噬。其二,近年来,一些高校大拆大建,争相改名上台阶,在强大的拼比博弈中,对校园生态、大学生的生态重视不够。其三,高校竞争力排名榜、教师职称评定、学者社会地位等大多数以科研、论文等主要指标,这种评价导向成为导致重学术轻教学的原因之一。

要克服“三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须补好短板:

第一,把握育人主旋律,增强高校全员育人的使命感。育人是高校立足的基点。高校必须要把握育人主旋律,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不断打破体制机制藩篱,破除学科壁垒、学术壁垒、专业壁垒、课程壁垒等,搭建多学科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立交桥,推动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相互联动、浑然一体。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交叉机制、课程协同机制,避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相互抵消、相互掣肘的现象,进而增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动,形成协同效应,始终把握育人这一主旋律。

第二,重视人的生态建设,强化教师智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的自觉意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生态之中,要从人的生态的角度推进智育和德育一体化发展的自觉意识。德育和智育相互促进要放到人的生态之中去认识,重点塑造人的生态。要充分认识到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形成自己的生态。教师要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地域学生的脉搏,从学生的生态中引领人才进步,引导好人的生态的培育和发展。

第三,教研相长,增强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自觉认识。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教学课程只有理论讲得彻底,才能真正激活课程,赢得学生认同。重视教学,并不否定科研,而是要重点把握立足于教学基础上的科研,不断增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自觉意识,实现科研和教学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把自身科研与教学课程结合起来,自觉融入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想法,增强教学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让科研服务教学、科研激活教学、科研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积极引导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坚持走科研与教学相长之路。

(作者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0624,"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2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