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不足制约美重振制造业
2017-03-06 16:16:54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制造业”是去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词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中将美国工人面临的经济困难归咎于制造业企业把工厂外迁,并称全球化和贸易协定摧毁了美国制造业。美国制造业是否如特朗普所言如临深渊?当前面临哪些困境?特朗普的政策能否重振美国制造业?让我们廓清谜团,一探究竟。

美国制造业工人(图片源自网络)

就业岗位流失 产出逐年提高

制造业岗位流失是去年美国大选的焦点话题,也是美国工人切实的担忧。从2005年至2009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了280万个。尽管从2010年到2014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增加了76.2万个,但制造业人口仍较2007年少140万。

与就业岗位流失相反,得益于自动化及低廉的能源价格,美国制造业的产出和生产率近年来在逐年提高。美国制造业总产值从2009年第二季度的1.7万亿美元增至2015年第四季度的2.17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12.1%。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稳定,但制造业就业比重则稳步下降,反映了制造业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马克·穆罗举例说,1980年创造100万美元的制造业产出需要25个工作岗位,而现在创造同样的产出仅需6.5个工作岗位。

能源价格低廉 制造成本下降

作为能耗大户,制造业消耗了全美30%的能源。但是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突破,天然气、电力价格下降,有效降低了美国制造业成本,尤其有利于化工、汽车等高能耗产业。

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克·佩里说,在页岩气革命的影响下,美国制造业享受了低廉的天然气和电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高额的人工成本,推动了制造业的利润增长。在未来三年内,美国本土制造业成本将继续降低,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望与亚洲对手持平。他预计,随着其他国家制造业成本优势的消失,制造业回流将有望在未来十年内为美国创造300万个就业岗位。

竞争力居第二 维持高端优势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从2010年的第四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二位。得益于美国在创新和研发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在未来五年内,美国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未来可再生能源传输和管理系统工程中心主任黄勤告诉记者,美国在低端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并没有优势,但保持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仍具有潜力。

奥巴马政府早在2011年就开始积极推动建立全美先进制造业网络,通过政府资金支持、企业主导参与,打造与制造技术相关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

黄勤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所让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大规模使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创造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

技术人才缺乏 工业门类不全

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美国企业一致认为技术人才短缺是它们面临的首要挑战。德勤和制造研究所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有70%的企业表示工人短缺。报告预计,由于缺乏技术熟练的工人,未来十年美国制造业岗位空缺将达到200万个。

除了技术人才缺乏以外,现在很多美国人对制造业工作并不感兴趣,认为这行工作“脏而且不安全”。德勤的报告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制造业应该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但是仅有三分之一的父母会鼓励自己的子女从事制造业工作。在19岁至33岁的年轻人看来,制造业是他们最不想从事的行业。

此外,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优势进行全球分工,重塑了全球供应链形态。目前有些工业门类在美国已经不存在了。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程立新对记者表示,以手机制造为例,在手机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一种名为表面贴装的技术(SMT),而目前美国没有工厂拥有此类技术。

新政府受期待 新政策待出台

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美国股市大幅上涨,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也大幅提高。企业和投资者对特朗普政府承诺的减税和放松监管等政策寄予较高期待。

特朗普上任以来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和总统备忘录,旨在敦促联邦机构评估监管政策,削减不利于就业的行政规定。特朗普曾表示,会努力减少75%的行政规定,以让各类企业受益。

对于市场期待颇高的税改方案,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政府将密切与国会合作,争取在今年8月国会休会之前通过税改方案。他还表示,税改计划和放松企业监管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将在明年底之前开始显现。但他并没有透露税改的方向。

特朗普政府承诺减税和放松监管广受企业界欢迎,但目前具体措施并不明朗,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3976,"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1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