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决定论”背后的商业逻辑
2017-03-03 17:39:48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演员高片酬正成为困扰影视界的一大痼疾。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一、二线明星片酬涨幅平均达到250%,再创新高。高片酬的背后,是整个产业链无法摆脱的对于明星的倚重。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近年来,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电影角色正变得越来越少;明星取代了角色,成为银幕主角。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也许,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有助于业界合理使用明星形象和票房号召力,完善明星制度,拍摄出有优秀内容的电影。

——编者的话

今年年初上映的《孤芳不自赏》,主演钟汉良和杨颖被爆拿着天价片酬。

当观众越来越习惯用明星的名字来称呼他们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时,意味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电影角色正变得越来越少,银幕的主角已经从故事中的角色变成了明星本人。

举个例子:我们调查年轻女性的银幕梦中情人时,很少有人会回答“我喜欢《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而是直接说“我喜欢梁朝伟,他很忧郁很性感”——甚至就算你喜欢梁朝伟,你也不会记得他演的这个角色叫周慕云。

而时光倒流几十年,女孩子们的答案可能会是《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先生——这是个从文学作品中脱胎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人格与性格刻画;当他被搬上大银幕时,精彩的剧情、丰满的人物,辅以英俊的男演员,达西先生的形象走出书本,成为女孩子们心中的完美情人。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明星的人格魅力取代角色的人格魅力,成为了观众认知里的人格坐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改变又会对电影产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明星制度,让明星本人成为最为重要的商品

在大众眼里,明星仿佛天生就自带耀眼光环。但事实上,“明星”这个物种是由好莱坞制造出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谋求商业价值。

电影是门古怪的生意,如赛兹韦克所说,新颖性是电影作为商品不能化简的特征,刺激观众“想要看”的心态,恰恰取决于他们观看前所不知道的那些部分。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降低观众心中对于即将看到的电影的风险预期呢?

答案在于电影之间的连续性与相似性。这给了观众一个保障,通过一些相似的特征,观众会联想到之前看到过的类似的作品,而对比眼前这部看起来相似又不完全一样的电影,他们就会抱有更高的信任感。类型片是解决这种连贯性与相似性的方法之一,明星则是另一个方法。

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1962年7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美国电影演员、电影制片人。

明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一个人格化的符号,在电影上映前就可以承载观众对于他曾经看过的这个明星的其他作品的记忆,明星独特的面孔是观众信息接收的最便捷通道,就像观众一看到施瓦辛格就知道是一部肌肉硬汉动作片,一看到达斯汀•霍夫曼就知道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在《碟中谍2》中,亨特冷静自信,对一切胜握在掌,这个形象有效地匹配了汤姆•克鲁斯早先在他演过的一系列电影中所展示的自信与独立(从《危险的行业》到《壮志凌云》《金钱本色》《雨人》再到《雷霆壮志》都是如此)。通过扮演“那个有自己的原则、狂妄自信、不合群的人”,汤姆•克鲁斯总是面临危机然后又成功地化解危机,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银幕人格。

所谓票房号召力也是由此而来。

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从1930年代之前就开始逐步建立起了整套的明星经纪人制度,将宣传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打造明星品牌而非打造电影角色品牌上面。可以说,是资本的逐利天性选择了以明星作为电影真正的商业符号,从而推动了银幕主人公转换的整个进程。在潜移默化中,观众越来越把明星演出的角色更多地看做明星本人,当明星们具有高辨识度的面孔出现在银幕上时,角色的位置退到了明星之后,存在的意义同时被消解,成为强化明星银幕人格的一个素材。

观众的偶像情结,加速将明星推向银幕中心

除了资本与产业的助推之外,明星走向银幕中心也少不了观众的捧场:对于这个时代的观众来说,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出演,是选择走进电影院看一部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众为什么会那么爱看明星?对于他们而言,明星并不是不相干的人,观众对他们的喜爱主要是出自一种自我投射,将明星做为个体情感投射的对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常常会将自我的某些梦想和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来聊以自慰,例如,人们因为没有暮光女的率性勇敢而疯狂迷恋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没有蝙蝠侠的忧郁正义勇敢英俊而为克里斯提安•贝尔倾倒。

其次,它还表现为一种慰藉与补偿的作用,即个体在崇拜明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平衡与共鸣。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无奈、不满等负面情绪经常充斥于人们的内心,于是粉丝将自我理想、信念与情感寄托在自己所崇拜的明星身上,从偶像的成功与荣耀中分享喜悦,并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

这也是明星光环——明星银幕人格中光辉耀眼的部分——吸引观众的原因。因为这些心理动机,观众选择走进电影院,购买观看明星的机会,观看银幕上他们喜欢的某些特质,并且把感情投射到承载了这些特质的明星身上,欣赏他们,崇拜他们,为他们掏钱。至此,起源于观众的欲望,由明星制度主导的一次消费行为形成了。

只见明星不见角色,最终将影响电影价值

然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性永远是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最大期待。而银幕主角由角色让位给明星的现状,确实对电影的艺术性产生了一些影响。从电影本身出发,明星制度主导下的电影角色弱化存在着一些隐患。

从1930年代巴赞提出了影像本体论开始,电影本体论成为主导电影创作的主要指导。这个观点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影像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独特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在这样的创作思维下,电影的文学性成为电影美学的基础,一部优秀的电影应当是以文学为中心,以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电影角色则是承载一部电影叙事文学性的载体,角色的人格内涵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机,而丰满的角色形象也是一部优秀电影必备的因素。电影里角色的人格来自文学塑造,编剧在安排情节时,通过刻画角色自身的行为与思考,来丰富他们的内涵,让角色血肉丰满,之后由演员来将这种人格特质演绎出来。

然而,在明星制度下,明星的银幕人格替代了电影角色人格站在了银幕的中心,角色人格遭到破坏,戏剧性与文学性日益丧失。明星们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演出,不考虑电影的整体性,这是在破坏电影的艺术之美和价值。

因此,即便是在明星拥有极大话语权的好莱坞,施瓦辛格也不会去演《爱乐之城》。而在电影工业尚不够完善的国产电影界,不少电影里,观众看到的明星永远是他本人,甚至不存在“演”的功夫,不管合适不合适,始终带着自己一成不变的银幕人格穿梭在各种类型、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毫无共通之处的电影里。而观众显然越来越不愿意为这样的电影买单——近来一些只堆明星不重内容的电影的票房“扑街”,就意味着中国观众在告别看电影看个热闹的幼稚期。如何合理使用明星形象和票房号召力,完善明星制度,拍摄出有优秀内容的电影,成为摆在电影人面前的迫切课题。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3999,"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1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