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绥江:“绿色银行”鼓起农民腰包
阳春三月,春笋满山。近年来,绥江县将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竹子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全县共有竹林面积6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38万亩,年产竹笋2.5万吨,产值2.5亿元,竹产业惠及32个村1.2万户农户。竹产业在促进全县林农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绥江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笋用为主,笋材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按照“一带、两廊、两园、三基地”的竹产业规划布局,明确了扩基地、育龙头、促融合的发展思路。目前,全县海拔1200米以上规划区内新植金佛山方竹7万亩,海拔800米至1200米区间适宜地块新植合江方竹4万亩,到2025年,全县海拔800米以上适宜区域应种尽种方竹达20万亩,不断做大做强竹产业。
绥江采取“标准化”种植、“组织化”管理、“小班化”管护、“公司化”运营规范建设竹基地,自2019年以来,绥江集中连片种植方竹38万亩,投入资金2亿元。通过压实镇村管理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以管护资金补助为杠杆,以种竹300亩为1个小班,做到面积精准、责任精准、管护精准。
建立“双绑机制”,提升组织化程度。绥江积极探索竹产业利益联接机制,引导企业与11家专业合作社“捆绑”,11家专业合作社以就近务工、收益分成为纽带与农户“捆绑”,形成“村集体经济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群众,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造林、集中抚育管护和销售管理,农户以土地入股并参与竹基地建设,竹产业投产后按照5%、45%、50%的比例进行分成。
同时,绥江积极整合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低效竹林抚育等项目资金用于发展竹产业,并与浙江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合作,为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不断完善林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5300余万元新建采笋步道50余公里、产业路109公里,为竹材运输、村民出行、山货出山提供了坚实支撑。引进云南永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的第一期2万吨竹笋精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清水村初加工厂建成投产,吸纳周边群众250余人进厂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2.8万元。绥江走出一条以竹绿山、以竹兴业、以竹富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2019年,板栗镇罗坪村年人均收入6500元;2022年,罗坪村依靠发展竹产业实现人均收入10955元。
通讯员:何传平
今日中国·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