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三千里 最美御码头

时彬彬

我对大运河有着特别的深情。我儿时就居住在大运河边,在运河边割猪草、拾地皮菜,在清澈的河水里洗脚,在青色的石板上磨镰刀,在无边的芦苇里嬉戏,在软软的青草地上奔跑……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也留下了童年最美的记忆。

那时候,我的父亲在淮阴工作,每年暑假,母亲都带着我们到淮阴城度假。而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是大运河上的客船。“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常常是在半夜才等到要乘坐的那班船。简陋的码头,闷热的船舱,一路辛劳照料我们的母亲,构成了我对运河的最初印象。

后来,我们全家定居在这座“运河之都”。而我也把新家安置在大运河边。站在家里阳台上,我依然可以看到大运河上船来船往,只是那艘把我们从故乡摆渡到异乡的客船早已经停运了。

也许就是因为和运河有过这样的情缘,外地朋友来了,我一般安排这样的接待行程:

首先,在淮扬菜博物馆用午餐,品地道淮扬菜: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钦工肉圆;接着,午后逛中洲岛,岛上有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等。我一般带朋友看的是淮安名人馆。从千古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走进淮安名人馆,犹如走进一条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

接待的重头戏放在晚上。首先,在御码头美食街挑一家饭店吃晚餐。

历史上康熙、乾隆六次下江南均在淮安停留,所谓御码头,就是皇上当年下江南在淮安停留时下船的码头。位于里运河北岸的御码头,是淮安明清时期“南船北马”重要交通枢纽地位的象征。华灯初上,里运河畔亮起的红灯笼倒映在清江大闸内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微风吹来,灯晕朦胧,如梦如幻。

晚餐后的安排,是在御码头乘船赏游里运河。

御码头的游船有白班夜班两个航线。白天的航线是从御码头通往千年古镇河下。夜晚的游船不去河下古镇,只在市区里航行,航行时间约40分钟。

夜晚的里运河,月光、灯光倒映在水面上,在微微的波光里融合在一起,时而是淡淡的蓝,时而是浓浓的紫,在游船划动的波浪里,幻化为一幅色彩浓艳的夜景油画。而里运河上那几座造型别致的拱桥,在灯光的装饰下分外妖娆,像河面的新娘,或柔婉娇羞,或风情万种,让游客情意恍惚,流连忘返。

最近,听说清江大闸片区正围绕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城市会客厅的总体定位进行改造提升,对片区内仁慈医院旧址、福音堂、娃娃井等文物点位进行保护修缮,保留建筑原有肌理,还原文物原有气质,让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业态相得益彰,着力打造“五个最美”。

下次再有朋友从外地来,我的接待行程又要修改一下了——

住宿:御码头“花间堂”民宿;

午餐:御码头“创新淮扬菜品鉴堂”;

午后:走进御码头喜马拉雅淮安运河书房,在“声音博物馆”留下一段自己的声音;

晚上:走进最美第五空间,在音乐的时光驿站里感受御码头的前世今生。

倘如此,淮安御码头就不仅是美食天地,她还是历史隧道、文化空间。欢迎您到淮安来,我愿陪您一起感受最美御码头。

上一篇: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