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以黄码港为起点

一犁

高天,长堤,新柳,运河水。呼啦啦的风,轰隆隆的机器声。

这是一个建设中的港口现场。如果你来,沿着京杭运河大堤行走即可。北上,或者南下,相约于跨河的黄码大桥。站在桥上向南眺望,扑进视野的就是这个大型施工现场。它依傍着运河,正冒着热气。

这里是京杭运河苏北段的中心位置。这里是京杭运河二级航道与淮河入海水道二级航道的交汇点。这里是淮安市临港新城黄码港所在。这里距离滨海港100公里,距离连云港130公里,距离扬州港180公里……这里四通八达。这里将建成京杭运河主航道沿线最大、泊位最多的现代化内河港口。

沿着桥下河堤路继续前行数十米至场地大门,“黄码港”三个鎏金大字嵌于墙壁上。门内,施工现场似乎并不繁忙。高高的打桩机、庞大的挖掘机已完成阶段性使命,默默静守一旁。挖入式港池施工区,也鲜见工人身影。场地负责人解惑:现在施工以现代化、高科技作业为主,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港池四周随处可见“注意安全”的标志牌,赫然醒目,足见工程方超强的安全意识。

掠过河面的风带着湿润的空气迎面吹来,捎来了春天的讯息。灿烂的阳光一召唤,沿河的柳树就萌了芽,桃李也迫不及待地亮出容颜,整个施工现场洋溢着浓浓春意。

其实,这里曾是一个寂寞的小村庄。它有一个非常地标性的名字——运西村,运河西岸的小村庄是也。曾经,青青野草是小村的头发,灰砖青瓦是小村的衣衫,鸡鸣犬吠是小村的呼吸。后来,随着时代变化,小村逐渐换了颜、改了貌,连呼吸也吼成了机器的轰鸣,唯有血管中流淌的血液还是从前的运河水。

清澈的河水,蜿蜒的运河,一直陪伴着南来北往的船只,也见证着运河岸边这片土地一步步走向繁华。益海嘉里、苏盐井神、苏粮益嘉、淮安智慧物流港、中储粮、增力智慧仓储物流园、进口粮食仓储加工双中心等产业项目纷纷入驻。同时还建设金融、电子商务、保税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港口物流配送运转能力,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进而获取更多产业的青睐。据悉,黄码港提升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2500亩,立足港口水运物流优势,助推“港产融合”,形成“一港带动、双轴共振、分片推进、融合发展”的格局,努力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园。

环视现场,港口雏形已现。近港的岸边停泊着各种船只,有的在装卸,有的在等待。河面上波光粼粼,船只来往穿梭。可以想象,未来的日子,这里将是怎样一幅忙碌而有序的港口画卷啊!

东望是河下古镇。这里伫立着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汉白玉雕像,《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在这里诞生。运河水浩浩,滋养着两岸人民,也激发了刘鹗、施耐庵的创作灵感。大运河的诞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融南汇北大一统,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大融合。如果说运河是流动的经济与文化,那么黄码港则是淮安经济与文化又一次腾飞的起点。

京杭运河不像黄河、长江那般气势磅礴,澎湃奔腾,它一直安然优雅地静静流淌。100多年前那位12岁的少年,从运河出发,走向天津、走向北京、走进了中南海,为新中国的发展鞠躬尽瘁。相信不久的明天,将有更多优秀的淮安儿女,从运河出发,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家乡的繁荣,为祖国的腾飞绘制新蓝图,谱写新篇章。

远行的大运河,前进的淮安城,飞翔的黄码港。

出发,以黄码港为起点。

上一篇:淮安市财政局(国资委) 举办廉政教育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