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殡葬,我们倡议!
为弘扬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文明办近日联合发布《文明殡葬倡议书》文明殡葬倡议书社会各界的朋友们,为弘扬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革除丧葬陋习,保护绿水青山,我们在此倡议:(一)树立节俭治丧理念。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老人在世,尽孝心、守孝道、勤孝敬、厚赡养;老人逝世后,提倡丧事简办,避免大操大办,鼓励采用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等简化方式哀悼逝者。(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采取植树、植花、植草和立体安葬等方式处理骨灰,采用骨灰撒散、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态葬方式。倡导以树代碑、墓碑小型化或不立碑,支持选择既具有民族地域特色、又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葬式葬法。(三)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提倡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等方式缅怀故人,错峰出行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森林草原防火有关规定,不在墓地、林区、草场、田野等场所焚香烧纸,防范和杜绝火灾隐患。(四)维护良好社会环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在居民区、城区街道、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灵柩)、搭设灵堂(棚)、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祭品,不在出殡沿线抛撒纸钱,不污染环境,不堵塞交通,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五)自觉践行传播文明殡葬。党员干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殡葬改革,以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上一篇:淮安区发改委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今日中国·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