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朋:第八代“铜板婚书传承人”
婚书是指男女双方允定婚约的文书,也就是现在的结婚证的前身。
婚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礼》中记载,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婚姻,男女订婚之后,必须要用婚书登记,否则婚姻关系就不成立。婚书写在竹简上,男女双方各持一半,这时候的婚书主要用于王公贵族。民间婚书的起源和成型是在唐宋时期。《唐律》中明确规定,男女缔结婚姻,两家需要互报婚书,宋朝《宋刑统》也明确指出,男女要想结婚,婚书绝对不能缺少。从此之后,婚书就成了古代结婚必须履行的一道手续。

古代婚礼
铜板婚书传承起源
在河南濮阳,一个小农村里,曾经住着这么一家子人,从周亚朋的姥姥姥爷开始,就开始了这门手艺,当时,只是给达官贵人做婚书,一直延续至今,技术也有所改进,他的爸爸是第七代传承人,而他也顺其自然当上了第八代,但是他不想让这门技术就这样灭绝,他想把它发扬光大,开始大量的招收徒弟进行学习。

周亚朋制作铜板婚书
铜板婚书制作步骤:
第一步:是要把裁好的铜版纸进行在火上淬炼,达到软化的目的。

火烧铜板
第二步:用软锤把铜板放到克好的模子上进行敲打,敲打出文字的轮廓。

第三步:用小锤子进一步把文字加深,看得更加清楚。

第四步:用小锥子在文字的四周凿出小点,来突出文字。
第五步:再有淬火的原理把整张铜板烧成黑色。
第六步:用抛光布把文字突出的部分擦亮。

第七步:喷上防腐蚀燃料。
第八步:撞上相框。
今日中国·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