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家国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年恰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掀起共庆建党百年的新高潮。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小镇(区划调整前名为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石集镇),有年近耄耋的石克方和年逾花甲的石英宝、穆良凤3位老人,他们始终怀揣着红色“石集”的家国情怀,躬身力行、研读党史,为当地更好地保护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建言献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伟大历史的精神结晶,是中国人民创造光辉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石集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镇,更是一个红色革命园地。石集有丰富多彩的红色历史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也是寿县的红色标签。
石集人具有红色基因
作为寿县乃至安徽省接受马列主义教育最早的地区之一,石集涌现出一批革命先烈,为共青团和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1925年,石德纯创建皖豫联军,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石德纯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招集旧部,号召民众抗日。次年春,石德纯在石家集(现安丰镇)成立皖北抗日自卫军,亲任总指挥,不久,部队改番号为安徽省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石德纯还为寿县党、团组织在关键时刻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为安徽省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中共党支部的建立和党组织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新四军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和军用物资。
石家集是中国共产党在安徽最早建立基层组织的地区
根据《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寿县组织史资料》和安徽省档案馆档案的记载,寿县石家集(现安丰镇)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传播最早,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建立基层组织最早的地区。
1923年,在安庆读书的石德镐(寿县石集人),带领十几个青年把石家集北头的观音大庙修整成学校,命名为寿县石家集私立小学(现石集小学),对贫困生免收书费,资金不足由石德纯供给。
1923年,中共小甸集特支建立,是安徽省第一个党支部。1924年9月,小甸集特支成员薛卓汉、方运炽、陈允常到瓦埠小学教书,建立中共瓦埠小学支部,支部书记分别由方运炽、方运初、石德晏(寿县石集人)担任,支部先后以瓦埠镇、石家集为活动中心。1926年年底,城关支部停止活动。3年多的时间,共有8位党支部书记:曹运真、曹练百、方运炽、方运初、石德晏、陈允常、龚铁汉、朱松年,其中,石德晏任支部书记时间最长,支部活动最活跃,成绩也是最突出的。
1925年冬,寿县团支部按照团中央指示组建寒假新剧团,宣传先进思想,向群众揭发剥削阶级真相,演出募捐,资助平民教育,石德晏任寒假新剧团团长。
中共早期在石家集的基层组织、寿县团支部、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等组织活动中心均以石德纯创办的石集小学为驻地,得到石德纯的大力支持和有效保护。党团组织又向石德纯创建的皖豫联军输送了大量受过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影响的优秀人才。
寿县是一方热土,有着光荣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作为生逢盛世的退休教师,石克方、石英宝、穆良凤3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利用退休后的业余时光,认真盘点当地红色资源、身体力行地传承红色基因,为当地党和政府进一步将“石集”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文化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石集镇”精心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强镇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产业带动该镇整体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他们的爱国、爱家情怀在当地被广为称颂。(言 冰)
今日中国·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