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引来“凤”——淮安市口腔医院念好“人才经”
通讯员张琨
“3名博士、7名硕士、30余名本科口腔医学专科医务人员”,市口腔医院拥有一支由40多名高学历、年轻化的医务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从业界“无姓名”到全市公立专科口腔医院的“C位担当”,短短几年,市口腔医院地位快速跃升的背后离不开精心念就的“人才经”。
筑巢引凤聚人才
兰州大学硕士刚刚毕业、目前正在规培的小吴,看到市口腔医院公众号的招聘公告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尽管公告显示此次招聘的要求不低:全日制普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取得执业医师证及规培证(含正在规培人员)。但与之相对应的也是医院为人才提供的优惠政策:博士直接入编、研究生以上免笔试直接面试等等。
“我对市口腔医院环境、配置等各方面条件都很满意。”小吴表示离家近、待遇高、环境好、空间大等都是他的择业考虑。幸运的是,他成功通过选拔,成为淮安市口腔医院人才团队的一员。
2018年作为青年人才被市口腔医院引进的种植修复科医生丁鑫,当初却有些“纠结”。那时,第四军医大学博士丁鑫面临着择业路上的众多选项:留校、考公、留在大城市从医等。最终,他选择了淮安市口腔医院种植修复科。“不说别的,就说这台3D口扫仪,少说要30多万一台,医院二话不说就配置到位了,还有这种标尺颌架……”丁鑫向记者介绍,“有了它,取模只需2分钟不到,相较于之前大大节约了时间,也提升了修复体的质量。”
2015年以来,医院先后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32台,设立了6个专科科室,为年轻医生搭起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静待花开育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市口腔医院把能使用的渠道都用上:老带新、到大医院规培、送出去进修……
2015年,市口腔医院引进了首个颌面外科种植专家——韩国首尔大学博士金伟鹏。在金博士的牵线搭桥下,医院种植修复科主任杨路鹏有了首次去韩国“充电”的经历。
国内口腔健康领域起步较晚,而周边韩国、日本等国家在技术、服务、理念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到韩国后,杨路鹏觉得“大开眼界”,“在韩国首尔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我们一行人主要学习了种植修复、正畸、儿口、牙体牙髓等学科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真是收货颇丰。”现如今,两地之间已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去韩国也成了市口腔医院培训医生、开展学术活动的经常选择。
在国内的学习培训则更为频繁。医院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省内外三甲医院联手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现有8名医生在这些医院学习。今年医院投入100万元,组织包括短期、中长期、长期等不同期限的学习培训30轮,培训人次30余人。
得益于不断的培养新人才、学习新技术,市口腔医院开创了全市首例低龄儿童全麻下全口重建治疗的先河,在全市率先推出新型吸附性义齿技术,也成为全市首批引进更加适合青少年的牙齿隐形矫正器的医院,填补了多项全市口腔健康领域的空白。
春风化雨留人才
每个周一,院长都要将所有职工集中到会议室当面点名。
这种惯例看似显得有些“严格”,其实不然。
作为一个孩子还不到周岁的妈妈,因为孩子不舒服耽误上班的小张早在考勤前就跟医院口头请了假。因此,缺席了点名会的小张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因迟到被“扣分”。
院办负责人介绍,这种点名式的考勤是医院人性化制度之一。医院选择面对面点名考勤,不仅能拉近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也能借此机会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让市口腔医院这个大家庭更加温暖。医院还为医务人员免费提供工作午餐,并提高了餐标。
在薪酬待遇上,医院向人才倾斜,博士月薪不低于2.5万元,并一次性给予60万元安家补助。研究生以及本科生,每个月给予一定住房补贴,均高于全省同等学历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