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淮安区深入实施基层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杨小军徐树平

近年来,淮安区以创建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

以政策引领为前提,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坚持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发展列入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并作为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区财政由过去每年的80万元增加至目前的100万,专门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同时,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中医、儿科卫计人才的引培资金。

强化基层阵地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2014年在试点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小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后在全区推进。目前,该区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小区19个,覆盖面达76%,通过省级验收12家,今年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医综合服务小区全覆盖。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激发中医药发展动力。为更好地让群众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务,该区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慢病管理”等工作。目前,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医药服务参与率均在90%以上。各中医馆配备中医药及中药饮片350余种,年均服务8000人次以上,服务收入40万元以上。

以普及知识为抓手,搭建中医药宣传舞台。近年来,该区坚持开展“六进”活动,定期邀请专家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厂、进学校、进医院,广泛开展群众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

下一步该区将重点强化“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三名”战略;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拥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不低于300人;进一步发挥该区得天独厚的生态、历史、文化等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中医养生等立体业态,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把淮安区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养生地。

上一篇:冬季调补有“膏”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90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1107/5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