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在突破瓶颈制约中深化改革谋发展

金德海

新时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谱写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淮安篇章。

一、要突破传统思维瓶颈,推进思想大解放

解放思想必须牵住理论引领这个“牛鼻子”。解放思想不能胡思乱想,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引领力的源头活水。当前,要结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历史必然性,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升华认识中提高站位。

解放思想必须解开观念藩篱这个“紧箍咒”。怎么“思”、如何“想”,必须要确立鲜明的问题导向。解放思想本质上是一次次的自我否定和创新,是一个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全新理念、不断创新思维的过程。我们要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冲破陈旧思想束缚,打破条条框框限制,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树立求异思维、逆向思维、互联网思维等,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凡是市场能办的事就坚决地交给市场去办,凡是能下放的权力就坚决下放。要打破改革“抵触症”,努力改变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敢于动真碰硬,努力做大蛋糕,实现共建共享。要打破改革“倦怠症”,化解畏难情绪,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党员干部坚决说“不”,把改革进行到底。要打破改革“恐惧症”,进一步鼓励创新,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鼓励干事、宽容创新、激励担当,真正使解放思想的干部有安全感,让担当负责的干部无后顾之忧。

解放思想必须确立行动高效这个“支撑点”。主意靠想,机遇靠抢,解放思想就是要激发人们自身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效率直接影响着解放思想的效能和加快发展的进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总结我们之所以发展不快的教训,就是因为我们行动上的迟缓,贻误了战机、丧失了良机。因此,解放思想必须雷厉风行,彻底改掉“庸懒散”的拖拉作风,努力形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好的作风,增强抢的冲劲、拼的勇气、争的意识、博的气魄。

二、要突破战略摇摆瓶颈,推动改革大深入

要在明晰自身定位中选准航向。淮安的发展既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诸要素的制约,同时更面临着战略定位模糊的困境。长期以来,淮安一直处于自身定位模糊的尴尬状态中,省以上重大战略如沿江、沿海、长三角等往往覆盖不到淮安,自身文化定位也在运河文化、淮扬文化、漕运文化等之间摇来摆去,甚至连自己的名称也变来变去。在地区发展战略上缺乏顶层设计,各自为政又零打碎敲,又往往随着领导的调整而改变,缺少稳定性和延续性,因缺乏整合而长期形不成特色产业链条。当前,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在淮安市域叠加,“两带一区”有效地解决了淮安的战略定位,为淮安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战略支撑。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去发现机遇、创造机遇、用好机遇。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就一定能实现“崛起江淮”的梦想。

要在破解现实困境中把握导向。当前淮安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就如同掼蛋比赛中抓到到一副孬牌,一方面是缺少“王炸”等大牌,缺少上规模的独角兽、小巨人型企业;另一方面缺少“百搭”,缺乏融通、连通企业的要素市场,难以打造地方特色产业链;再一方面是“小牌”太多,县域经济普遍薄弱,苏北十强中无淮安身影。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推动经济发展。要加速产业集聚培育“王炸”。立足淮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盐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努力提供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破解大而不强、结构不优、发展粗放的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求突破,努力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长的发展格局,打造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要在扩大开放中集聚要素。强化全产业链、专业化、精细化招商,以更高站住、更广视角、更大范围调配资源,使零散的项目集聚成有竞争力的产业,进一步提升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地要素支撑。

要在强化创新驱动中坚定方向。要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综合改革试验,加快规划用地、资金来源、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政策措施的集成,清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加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做优“六在淮安”品牌,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打造高端化的特色服务业。

三、要突破精神状态瓶颈,推动作风大改进

要激发社会大众的“创造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激发千千万万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和催生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淮安民风淳朴,但创业创新意识不强,有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心态,重于谋人、不善谋事、害怕创业,拉关系现象严重,担风险意识不强。因此,要大力激发民智、推动双创。要给予双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等改革,使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各类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各类市场主体百舸争流的社会风貌,龙头企业巨木参天、小巨人企业百木成林、小微企业星罗棋布的产业生态。

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牵引力”。深化改革开放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与先进地区比较,我们的干部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遇事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担当作为不够,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遇到困难不是找办法而是找借口等等。这种思维方式不转变、作风不改变,淮安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做局外人和旁观者,必须当好表率,带头更新思想观念,带头投身创新实践,坚决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敢负责、敢担当,以自己思想的先解放、真解放,带动全社会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要弘扬周恩来精神的“感召力”。周恩来精神是淮安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对周总理作出了“六个杰出楷模”的至高评价,对总理家乡的人民来说既是莫大鼓舞更是极大鞭策。淮安现在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要大力弘扬周恩来同志的“纤夫”精神,在全市广泛开展“践行周恩来精神,建好周总理家乡”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不甘人后的强烈意愿,坚定披荆斩棘的决心信心,确立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认真对标找差向先进地区学,在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闯,在他人没有做成的地方做,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示范作用,推动形成领导放手干、基层放心干、上下放开干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淮安市档案局局长)

上一篇:奋力开创淮台 合作共赢新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95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1107/5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