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小麦育种专家——孙苏阳

记者左文东通讯员朱小柱

2011年,孙苏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个奖项并不一般,它代表着我国科研成果的最高荣誉。这不仅是淮安市首次获此大奖,在全国,农业育种技术获得国家顶级科技奖项也是罕有的现象。

淮安市农科院是国内最早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育种的农科院之一。作为这里的首席专家,孙苏阳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奋斗了十多年,孙苏阳根据淮安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小麦生产加工的发展形势,确定了“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品种”的育种目标,同时结合淮安南北过渡气候带的区位特点,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开展大规模的冬春轮回选择育种工作。

轮回选择育种就是通过多轮的选择和重组,提高群体中的有利基因频率和优良基因型比例。“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里又分半冬性的、春性的。这两种类型的小麦它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基因交流。”孙苏阳说,“因为在我们这个区域两种小麦都能正常发育,就给我们把两种生态类型的基因的结合创造了天然的条件。就可能创造出更丰富类型的后代,创造出一些比较优良的品种。”而在这一过程中,育种方法便成了关键。

“我们经常看到的小麦都是雌雄同蕊,自花授粉。”孙苏阳介绍说,“每到小麦开花时节,专家们就会在田头上忙着把花蕊上的雄蕊掐掉,让它实现异花授粉,以获取更好、更优良的基因。”

显然,这种一株株挨个掐的方法十分耗时耗力,孙苏阳参与完成的《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研究课题,就是让矮败小麦可以自己实现异花授粉,从而大大节省所耗费的人工,同时能增强小麦对环境的适应性。

孙苏阳表示,矮败小麦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宝贵遗传资源,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矮败小麦作为育种工具,就像‘良种加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种。

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气候的变化,原本在江苏南部地区重发的小麦病害——“赤霉病”,近几年在我省的中北部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孙苏阳还利用矮败小麦培育出了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挽回了农民的大量损失。

目前,孙苏阳所在的课题组已经拥有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冬春轮回选择群体,实验研究水平居国家前列。目前,作为中国农科院矮败小麦育种创新中心(淮安)的首席专家,孙苏阳参与开展的大规模的冬春轮回选择育种工作群体规模已达3000平方米,每年生产杂交种15万粒,可以从中选择优良可育株2000余株,年鉴定新品系200个。孙苏阳主持和参与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达13种,累计推广应用8000余万亩,增产粮食24亿多公斤。

“我希望能进一步优化这些育种方法,并且让全国更多育种单位接受、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提高效率。”孙苏阳说。

上一篇:淮安区“三农”发展生机勃勃 下一篇:谈心得 找差距 求发展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0939,"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410/2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