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淮安区“三农”发展生机勃勃

记者左文东

通讯员朱天羽黄洁谢小军

随着天裔鸽业、中慕生猪、中央厨房、苏食二期等产业项目逐步建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淮安区“三农”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农业生产再上台阶

淮安区始终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基础来抓,全域谋划产业布局,全力聚焦产业项目,全面培育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2016年累计推进各类农业项目64个,其中3000万元以上二产项目31个,位居全市前列。

该区通过农作物病虫草害、动物疫病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指导,确保不发生大的农作物病虫草害和动物疫病,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75万亩,新增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2家。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172亩。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95万头、1133.29万羽,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比重、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9.2%、90%。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提升种植大户生产水平。目前,全区百亩以上稻麦种植大户近600户,高效园艺经营大户和企业近百家,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262个,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猪场18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6个。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全区新增10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48家。

农村发展活力增强

改革创新为淮安区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2016年以来,该区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社区股份制试点工作,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乡镇产权交易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去年以来,淮安区持续推进管理机制改革,试行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管护模式,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试点、联耕联种试点等改革项目,逐步释放了农村管理活力。通过“五维评村”、公推比选优秀村干部进乡镇领导班子等活动,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活力。以定期过堂推进各项农村重点工作为抓手,在全区形成了围绕农业干、抓住重点干的浓厚氛围。2016年,该区投入3.59亿元实施了规模化节水等10项水利工程,顺利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新实施农村公路桥梁11座、提档升级农村公路65.7公里,启动了中低压配网建设与改造、乡镇光纤到户等工程,农村供电、通讯能力明显提升。投入1.23亿元实施了钦工、车桥两个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30个省级覆盖拉网式综合整治试点,新增省级美丽乡村3个、绿化示范村17个。

农民生活持续改善

淮安区始终把农民幸福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25元,较上年增长9%。3.09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10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达18万元以上,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扶贫工作先进称号。

社会事业同步推进。该区投资11.6亿元建设区域供水工程,全市率先实现全域供水,农村义务教育11个改簿项目全面完成,施河卫生院、博里卫生院门诊楼等卫生设施投入使用,城乡教育医疗均衡水平不断提升。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先后获得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农村低保、五保等应保尽保,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措施更加健全。

上一篇: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瞻仰周恩来纪念馆 下一篇:小麦育种专家——孙苏阳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0940,"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410/2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