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马科恩:从抄袭到创新,中国制造崛起的三大阶段
2016-11-07 21:57: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斯坦福教授马科恩:从抄袭到创新,中国制造崛起的三大阶段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价值导读

在短短几十年之内,中国企业完成了从抄袭者到活跃高效的创新者的蜕变。

作为我和同事GorgeYip研究的一部分,我们总结了中国崛起的三大阶段:

从抄袭到适当的改进

从遵守规则到世界标准

从发掘新资源到创造新知识

来自中国的企业对已然功成名就的跨国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并逐步打乱并且重构世界的格局。

斯坦福教授马科恩:从抄袭到创新,中国制造崛起的三大阶段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 正文 -

全世界的企业和政府都在目睹着中国的崛起和创新,在中国不断扩张影响力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对这个国家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才能断定它在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中国生产的产品并且不断意识到其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很显然并不满足这样的角色,他意图在本世纪中成为发达国家,而实现这种野心的关键在于对创新的重视和鼓励。

自1979年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开启市场经济始,中国的消费者以及文化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引擎。中国的消费者在追求更好生活的过程中对产品的需求和渴望在不断地增长,这也刺激了一大批企业的诞生,同时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极有远见的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独立与发展也不断推动企业家文化的形成。

中国政府在全国的范围内打造创新的生态环境,这其中就包括100家科学技术公园、院校和政府研究所,这些机构也为新企业的诞生提供了支持。中国政府和企业在2013年的研发总投资共达到了1900亿美元,大约是美国的40%。

中国在研究发展方面的总投资大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超过了西欧投资研发的比例。中国政府对研发的优先支持与国内企业家的努力和创新共同推动经济的升级。

从抄袭到改进

在第一个阶段,中国从抄袭西方企业的产品和流程起家,并且成为了跨国公司的主要供应链。同时配合当时的人口红利,这个阶段主要是生产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

在国内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强大需求之下,中国的制造商们迅速学习,在抄袭的基础之上做了一些因地制宜的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在当时中国有一家初创公司负责生产“苹果皮”,这款产品可以为iPodTouch增加通话功能,就像苹果手机一样。

与国企面临的低竞争不同,中国的私人企业在开放并且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打拼,而对于本土消费者的了解也帮助这些本土企业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尽管当地企业缺乏跨国公司的研发能力,他们主要依靠中国政府的科技网络以及创新生态圈来进行创新,在早期不利的局面这样摸爬滚打过后,这些中国企业在积攒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开始纷纷走向多元化,并生产更加高端的产品。

九阳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家位于杭州的电器厂商以发明生产豆浆机起家,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家庭电器商。

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与跨国公司的竞争经验迅速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下一个台阶。

从遵守规则到世界水准

在这一个阶段,中国企业踌躇满志,放眼国际,开始出现一些活跃于对外出口的企业,比如家电生产商海尔。

海尔企业一开始在专注于技术创新,如今成长为电器领域销售量最大的公司。为海尔打出名堂的功勋产品中,有一款洗衣机不仅可以清洗衣物,还可以洗番薯,从而满足了农民们的需求。

斯坦福教授马科恩:从抄袭到创新,中国制造崛起的三大阶段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此外,很多中国的企业在质量方面也达到了国际标准,但是却鲜有真正走向国际的品牌,因而中国企业急需步入第三个阶段。

从发掘资源到挖掘知识

在国内竞争中成功积累了实力与资金后,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的竞争行列。

与早期中国企业只知道对外投资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第三个阶段侧重于利用国内研发的创新不断走向国际化。

目前,中国企业注重于打造品牌、市场准入和技术发展。他们一般通过收购的方式快速进入国外市场,其中欧洲企业一直是他们比较喜欢的选择。

其他的企业则是在美国和欧洲设立研究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一般位于世界各地的创新地带,比如美国的硅谷,其中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多年的对挖扩张中,华为在全球已经建立了16个研发机构和36合作创新中心。华为和中国其他的通讯巨头如中兴常年位于国际专利申请企业的前十名。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

商业管理的中国经验

中国企业还采用了一系列西方企业所没有的管理措施,我们的研究列出了其中的十项:包括对消费者的深度了解、快速决策、快速学习以及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等。

这些尽管本身并不新颖,但是它们在中国市场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国外的企业却通常并不具备。

中国有很多值得国外企业学习的地方,更何况它本身正在成长为世界的主要市场。这些国外企业要想成功进军中国就必须快速学习中国企业的优点,包括大胆试验、快速执行、新产品的创造、注重精益价值、多元团队的构建和全球领导的确立。

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奔向发达国家的浪潮,跨国公司所能做的最好的准备就是直接参与到中国的创新生态当中。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7071,"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societies/info_1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