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入华“大溃败”,曾经信誓旦旦,如今为何被在华企业接盘?
2016-09-21 14:38: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这些在中国之行“溃败”的企业甚至包含世界500强。那么,它们是如何从“信誓旦旦”到被迫“低头”,向在华企业“屈服”的呢?借此,投资家网为您盘点那些被“征服”的公司,这一个个鲜活案例也会透出些端倪。

近日有消息称乐视将收购亚马逊中国,但很快被辟谣消息不属实。

亚马逊中国对被乐视收购传闻做出回应,“并无此事”。并表示亚马逊中国是亚马逊全球战略的重点市场之一,亚马逊会持续在中国市场投资并不断深化在华发展。

近些年外国企业争相进入中国布局,虽然多数企业如谷歌、雅虎、eBay等相继从中国撤退,但不可否认中国仍是外国企业的淘金之地。

另一个事实也摆在面前:那些被外企视为金矿的中国市场,正在不断的变化。竞争对手频频出现,消费者心态难以捉摸,越来越多的入华外企举步维艰,有些甚至被迫退出中国。

这些在中国之行“溃败”的企业甚至包含世界500强。那么,它们是如何从“信誓旦旦”到被迫“低头”,向在华企业“屈服”的呢?借此,投资家网为您盘点那些被“征服”的公司,这一个个鲜活案例也会透出些端倪。

阿里巴巴买下百胜中国区业务,拟成立“百胜中国”

2016年9月2日,肯德基母公司美国餐饮巨头百胜餐饮集团宣布,10月31日剥离的中国业务将获得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 Services)和中国春华资本集团(Primavera Capital)两家的出资,其中春华资本投资4.10亿美元,蚂蚁金服投资5000万美元,二者共投资4.60亿美元。

剥离后将成立“百胜中国”,交易完成之后,春华资本的创始人胡祖六将出任百胜中国董事会非执行董事长,并将从2016年11月1日开始以独立公司身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YUMC"。百胜中国在中国1000多个城市运营了7200多家实体店,其企业价值据称达到100亿美元左右,百胜希望获得中国资本的注入,强化业务体制。

实际上百胜中国在中国的餐饮和零售业务已经有了很大的领先地位,只是在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中国本土连锁企业的成功崛起,抢占了外餐的市场份额。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微妙变化等都让百胜中国的业绩呈现了疲软状态。连麦当来也考虑将在中国的餐饮业转让出去,可以发现西餐厅在中国的艰难举步。

另外对于百胜中国而言,引入蚂蚁金服和春华资本,可以增强本地化程度。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潘伟奇(Micky Pant)就曾说过:“这次股权交易能使百胜中国从中获得巨大的补益”。对于两家公司来说,引入中国战略资本,是经营战略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而阿里方面通过入股百胜中国,最大的受益者是支付业务,即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百胜中国为旗下品牌所拥有的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提供世界级的移动支付服务,包括便捷的支付宝平台,这将大大减少消费者在餐厅排队的时间。”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总裁井贤栋道出了真正的动机。

当然对百胜中国来说,激烈的竞争让其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中国资本的引入可以缓解其经营压力。

外企入华“大溃败”,曾经信誓旦旦,如今为何被在华企业接盘?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西窗科技收购微软在线,MSN时代一去不复返

2016年8月29日,微软方面宣布,微软在线(MSN中国)达成管理层收购协议(MBO),将成为西窗科技旗下公司,原微软在线总经理刘振宇将出任西窗科技CEO,该协议于2016年8月10日起正式生效。

作为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启蒙者,MSN功不可没。在中国本土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MSN是互联网使用者们的工具。

MSN中国是微软在中国的一家合资企业,产品和业务包括MSN中文网、必应搜索、Windows AiA、Windows Phone AiA、Xbox One、Skype等。2014年10月15日,MSN中国正式更名微软在线。

微软在线的主要业务是:代表微软在中国市场推广微软的在线产品和业务,并提供微软相关在线产品和服务的广告解决方案,为中国和国际广告主提供全面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可以说改名后的微软在线主要盈利方式是广告服务,改名后微软在线面临着激烈的中国互联网广告的竞争压力,在中国本土互联网业务兴起之后,就再也没有优势。数据显示,2013 年至 2015 年,微软在线连续 3 年亏损,净亏损累计超过 6000 万元。

尽管如此,微软仍然认为中国的市场不可丢弃,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是为了更长期的投入中国市场。但不可置疑的是,微软用自己的名义在中国推广自己的在线产品和业务已经不可能。直到2016 年 6 月 7 日,微软旗下的 MSN 中文门户网站已正式关闭,目前已经无法访问。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卡拉尼克终于低下头了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正式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并且双方会整合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和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

优步与滴滴在中国持续两年多的价格战谢幕了。

与此同时,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必然,尽管在一年前优步中国方面还宣称中国仍然是优步必争的目标,一年后,却不得不舍弃之前所有的布局。优步总裁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曾就该事在博客上写道:“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学到成功就是在遵从你的内心的时候也要听从你的大脑。”卡兰尼克并不想将自己这么长时间在中国的努力放弃,但理性意识告诉他,没有别的办法。

对优步中国来说,想要在中国获取市场份额并超过本土强劲的滴滴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烧钱规模还是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来说,滴滴都更胜一筹。尽管优步在中国专车市场保持了高速成长,但居行业之首的滴滴仍然占据了85.3%订单的市场份额,这是优步中国怎么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在长期抢占中国市场的竞争中,优步中国上市的可能性在一点点被拉低。与其不停的烧钱挣扎,倒不如放弃在中国的这块短板。这也说明了想要分得中国市场的这块蛋糕,首先要占据市场份额。

清华紫光收购“新华三”,国内IT厂商合作新篇章

2015年5月22日,清华控股与惠普公司宣布达成合作,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不低于25亿美元收购惠普公司旗下“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此次合作,“新华三”包括了惠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三通信与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总估值约45亿美元(不含现金及负债)。而惠普中国仍将继续100%拥有其在华的企业服务、软件、HP Helion云、Aruba网络产品和打印与个人系统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开创了国内外IT厂商合作新模式,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意义深远。在IT技术国产化的大趋势下,这也将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化的新路径。

根据资料显示,华三英文名H3C,来自华为与3Com的缩写,这曾是一家华为与3Com成立的合资公司。2006年底,华为将华三49.5%的股权出售给3Com。2010年4月,惠普宣布以27亿美元完成对3Com的总体收购,收购后华三通信是IT基础架构产品的龙头企业之一。

对于这次收购惠普对外宣称是与中国合作开启的新篇章,惠普方面希望可以继续深化中国市场的合作,并一起打造下一个IT服务巨头,但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惠普的做法也是时势所迫。

在斯诺登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被中国人民呼吁,强大的压力之下,作为中国本土的外资企业,惠普的地位也是倍感纠结的。另外在本土通讯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竞争压力下,华三通讯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本土资本原因令华三通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需要引入中国资本。

但此次收购影响是巨大的,在IDG中国区总裁霍锦洁看来,清华紫光和惠普的收购协议对中国IT市场的影响意义深远。它开创了国内外IT厂商合作新模式,也将对下一阶段中国企业级市场的激烈竞争揭开新篇章。

外企入华“大溃败”,曾经信誓旦旦,如今为何被在华企业接盘?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佳源集团收购百思买在华业务,五星电器业务全身而退

当年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百思买集团以并购五星电器的方式曲线进入中国市场,却没想到在2014年12月4日,还是以宣布出售旗下五星电器业务而退出中国。收购百思买在华业务的是中国一家领先的房地产及投资公司——佳源集团,收购后原五星电器高级副总裁潘一清升任五星电器CEO。

尽管进入中国市场作为百思买全球策略的重要一环,正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曾想过将中国巨大发挥潜力的消费者全都收揽在内,然而百思买却没有考虑到中国本土市场消费者的心理,最后结果必然是本土消费者不买账。

另外百思买进入中国时期正是中国零售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开始由区域发展成为全国两大巨头,可想而知,在与本土零售业竞争的百思买无法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百思买发源于美国中西部的明尼苏达州,具有美资企业的保守和谨慎的基因。在进入中国后百思买上层所定下的双品牌战略即自主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场,五星电器主打平民化市场。这一战略看上去对中国市场是全盘打包营销的,但实际上在企业文化上并没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反而使得无法专注在一个重心上。最终百思买因其全球营收紧缩,损失巨大,业绩日剧下滑而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华润买下零英国售商乐购在华业务,130多家超市易主

全球第三大零售企业之一、英国领先的零售商Tesco,在全世界共有将近6000家门店,员工总数约52万人。中国也是Tesco最大的市场,其在中国开了大概130多家乐购超市。

2014年5月29日,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华润万家其母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简称“华创”)与英国TESCO(乐购)达成协议,收购了包括135家“Tesco乐购”超市在内的Tesco中国业务及部分现金,仅仅换取了合资公司20%股权,并将其全部更名为“华润万家”,此后乐购在中国将不复存在。

对Tesco来说,出售乐购是迫不得已的,正值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时候,Tesco也跃跃欲试。1997年通过收购原来台湾的顶新国际集团股权,进入台湾。后来又耗资21亿元人民币收购当时乐购50%的股权,并将超市品牌更名为“Tesco乐购”,当时几大外资品牌如“家乐福”、“沃尔玛”等都争前恐后的抢夺中国市场。

但在与各大外资零售巨头竞争的时候,乐购没有充分把握住机会,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在中国慢慢衰落。另外Tesco此前全球化投资策略失误让其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国际市场全面业绩下滑,还曾创下了40年来英国一个季度销售下滑幅度之最的记录。

除了Tesco自己经营上的问题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也是Tesco面临最大挑战的一块。由于之前对乐购中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造成Tesco主要注意力转移在国外的同时,也忽略了英国本土市场的发展。而靠本土市场支撑其全球业务经营的Tesco舍本逐末,最终导致不得不砍掉长久以来布局的全球业务。

此外,不争的事实是:乐购对中国零售业商业模式的探索并没有结合本土,中型超市的快速崛起也在不断刺激其竞争压力,最终留下来的都是最适合的。

外企在华折戟,并非个案,每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或许都曾遇到“水土不服”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中国庞大的市场诱惑下,有多少外资铤而涌入,又有多少外资铩羽而归。尽管数不清的外资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溃败”,依然还会有更多外企的重新尝试,企业间的竞争总是在持续中……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7876,"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societies/info_1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