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任5年来华9次,与前任乔布斯相比,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对中国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距离上次相差不足三个月,库克近日再次到访中国,并宣布年底将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第一家独立运营的研发中心,还将积极参与中国“互联网+”行动和中国智能制造。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库克此次紧急访华,更多的是为在华销售量暴跌的iPhone“救场”。
近几年的创新乏力,加之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挤压,iPhone已走下“神坛”,不再是中国消费者眼中的身份象征,正在逐渐回归通信工具本质。
苹果如今面临的种种困难,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功能机时代的巨头诺基亚。从风光无限到轰然倒塌,诺基亚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那么,未来的苹果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吗?
库克紧急访华为iPhone“救场”
时隔仅三个月,iPhone7发布前夕,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日前再次访问中国。这是他上任5年来的第9次访华。
库克此次访华过程中,苹果公司宣布年底将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第一家独立运营的研发中心,还将积极参与中国“互联网+”行动和中国智能制造。此外,苹果公司此前还向中国最大的专车公司滴滴投资了10亿美元。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库克此次紧急访华,更多的是为在华销售量暴跌的iPhone“救场”:扩大在华投资,改善商业合作环境,试图拯救疲软的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曾是苹果手机的第二大市场,曾贡献了销量翻一番的“传奇”业绩。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也是苹果手机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然而,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IDC日前公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的详细数据显示,苹果手机的销量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对苹果公司的贡献率首次低于欧洲。
二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手机发货量只有860万部,同比暴跌32%,从第三名跌至第五名。IDC也指出,由于中国消费者酷爱大屏手机,因此苹果新升级的iPhone SE销售遭遇“滑铁卢”,并未激起中国买家的购买欲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9亿台,环比增长2.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3%,然而这些数据的增长主要由中国手机厂商带动。其中,华为占比高达14%,排名首位。接下来依次是OPPO的12.7%、vivo的11.2%和小米的10.4%,中国本土四大智能手机厂商瓜分了当地53%的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OPPO和vivo的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IDC分析指出,这些厂商采取了极富进攻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另外强调产品差异化特色,最终在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与此同时,来自苹果公司的官方报告印证了这一点,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33%,这几乎是苹果公司成立以来极其罕见的巨大跌幅。
不仅如此,苹果在中国市场还连续输掉了几场知识产权诉讼。今年5月,由于中国政府加强对外资内容出版业务的监管,苹果的数字图书和数字电影商店也被迫关闭。
有评论认为,库克此行是为了iPhone7在中国大陆的顺利首发。而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这是苹果的一种“魅力攻势”,苹果公司希望加强与中国政府、商业机构的合作,拯救大幅下挫的在华业务。
创新不足遭遇国产手机“逆袭”
“买iPhone还是华为P9?”浙江杭州的外企白领雷鸣曾向朋友和专业人士寻求意见。最终,在朋友们的建议下,雷鸣选择了华为P9。他获得的建议中除了“支持国货”等理由外,有一条值得注意:“现在iPhone已经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只是一种通信工具,而国产手机性价比更高。”
曾几何时,在中国消费者眼中,拥有一部iPhone意味着“成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而如今,满大街的iPhone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取代。其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心态的巨大变化。在他们眼中,iPhone已走下“神坛”,正在回归通信工具的本质,与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手机相比,iPhone作为身份象征的优势正在丧失。
而这种变化,与近几年iPhone的创新不足,以及国产手机的强势“逆袭”不无关系。
实际上,三年前,iPhone5的“土豪金”尽管取得了被称为“黑马”的销售业绩。但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土豪金”的所谓创新,是苹果公司“黔驴技穷”的表现,折射出了靠创新驱动的苹果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开始丧失,而丢掉创新的灵魂,苹果将只能和曾经的荣光渐行渐远。
随后的iPhone 5s,以及iPhone 6/6s等新产品,均没能再现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创新之处,曾经疯狂的“果粉”日渐变得麻木。“感觉iPhone 6/6s等新产品在外观设计、功能、配置等方面都没有太大升级。”重庆市民徐峰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国消费者对苹果手机的真实看法。
尤其是苹果公司最近一次推出的iPhone SE,本意是争夺中低端手机市场,却没能在中国低端手机市场捞到好处,国内渠道商并不看好这款产品的销售,普遍降低了备货。
而由于创新不足,连原本占优的中高端市场也遭到了中国本土品牌的进一步蚕食。
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国产机型中,3000元以上的售价开始成为国产品牌旗舰机型的价格风向标。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价格走高的情况下,几家国产手机厂商的销量也大幅增长,普遍在30%以上。例如华为上半年增长约为30%,而vivo更是高达50%以上。
尽管苹果方面曾公开表示,销售渠道锐减和人民币贬值等原因,导致其近期销售低于预期。但不少业内专家表示,比起苹果宣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在本土市场开始对苹果形成挤压。
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相比苹果,国产手机如今的升级速度可谓惊人,在核心技术以及对市场消费者的把握已今非昔比。
以vivo为例,2011年品牌创立之初就成立了专门的消费者研究部门,为保证产品定位精准,该部门单年度调研项目达146个,针对单品的定性访问234场,深度研究用户样本1000余份,定量问卷近30万人次。例如vivoX 7在上市前的品质控制方面,仅整机测试至少消耗了3万个人工时,对于问题的修正修改超过千项。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在中高档智能手机市场上,更重要的是价格竞争、产品发布速度、渠道运营商关系及佣金。在这些方面,中国本土品牌比国外品牌有优势,因为他们给予零售渠道的佣金更高,价格也更有竞争力,这让不少中国消费者开始转向智能手机。
例如,今年7月7日,vivo新品X7在全国开售。vivo官方微博次日公布的数据显示,X7上市首日全国线上线下累计销售超过25万部。一个月前,OPPO也公布了R9系列手机的最新销售数据,88天销售700多万部的业绩令人震惊;华为则表示,Mate8目前的销量已经突破500万部。
OPPO副总裁吴强曾公开表示,购买OPPOR9、R9Plus的一线城市用户,在所有用户中所占比例超过了其过去所有手机产品。而一线城市正是过去苹果手机优势明显的主力市场。
iOS系统:苹果的“救命稻草”
苹果如今面临的种种困难,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功能机时代的巨头诺基亚。从风光无限到轰然倒塌,诺基亚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那么,未来的苹果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吗?
王艳辉、张毅等业内专家表示,如今的苹果确实已走上了诺基亚曾经“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老路。七、八年前的诺基亚如日中天,为延续一些火爆款机型,往往修改一下参数,换一个壳子拿出来卖。
张毅认为,iPhone 6的成功让苹果在这两年不得不采取保守的态度,担心全新的外观设计会失去用户,从而不敢对iPhone 6的外观进行过多的修改。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销量,但也失去了苹果最重要的创新精神。
然而,多名业内人士认为,苹果短期内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根本的理由在于苹果iOS系统的巨大优势。
诺基亚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轰然倒塌,除了在产品设计上固步自封之外,操作系统的错误选择才是根本原因。在iOS系统大红大紫,安卓蓬勃发展的时候,诺基亚还在依赖老迈的塞班系统,在竞争中直落下风。
相对而言,苹果的iOS目前仍然是智能手机领域最好的操作系统,用户体验比安卓系统有优势,只要没有超越iOS的操作系统出现,苹果手机就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库克也曾在采访中多次表示,iOS的用户体验仍然远比安卓系统优越得多,不管在中国还是全世界,用户满意度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苹果已推出最新的iOS系统,其修复了一些漏洞,还有一些细节的调整和更新,被公认为是更新幅度最大的一个版本。
专家表示,也许是因为iOS系统的过于强大,让苹果在外观设计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了三年没有外观创新的局面。明年是苹果iPhone推出10周年,据说苹果会跳过iPhone 7s,直接发布iPhone 8,并且会带来曲面屏幕等全新的外观设计,苹果手机能否重新崛起,业界拭目以待。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