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球化为世界许多国家带来了巨额红利,特别是在亚洲,近些年来,得益于全球投资流动性增加、知识交流增多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都获利颇丰。6月30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刊发了巴基斯坦国际发展中心主任伊贾兹·纳比(Ijaz Nabi)撰写的文章,文章对比了全球化为亚洲国家和西方国家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文章提出,全球化以来,几个亚洲国家中产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极度贫困的人口数量也在逐年下降。很多贫困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走进了制造业工厂,收入显著增加。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贸易量的扩大,工人普遍对工作前景相当乐观。在多民族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全球化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紧张气氛。但是在西方国家,却存在完全不同的场景。
尽管西方国家也从全球化中获利,特别是金融服务行业收益尤其明显,但是这加剧了西方国家民众的收入差距,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向纽约、伦敦等大城市聚集,谋求收入更高的工作,而那些年纪较大、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因为本国制造业生产链不断地流向海外而失去了工作机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前景不满,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
那么,为什么亚洲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更多?文章认为,很多亚洲国家的政府做好了全球化准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支出,并且持续吸引外国投资。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由于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以及劳动力技术升级存在欠缺,很多工作岗位都被转移到了亚洲。这使得民众对政府不满,许多人前途渺茫。纳比表示,漫长而痛苦的生产性就业(productive jobs)转型造成了很多西方国家背弃了全球化的承诺,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