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红色记忆:中共六大新馆成红旅基地
2016-07-11 11:41: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仪式7月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 新华社记者 戴天放 摄

盛夏的莫斯科郊外,碧空如洗,草木苍翠。这里是红场西南方约40公里的五一村。历经3年多的筹备、设计和施工,修葺一新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六大)常设展览馆于4日在此举行建成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

展览馆是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房,外墙黄白相间。设计施工精细考究的楼房穹顶、不同房间内色彩各异的墙面、天花板上精雕细琢的石膏雕饰以及俄式吊灯、带有俄语按键的旧打字机——这些具有浓郁俄罗斯特色的装饰元素让展览馆充满历史韵味,将参观者带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特殊历史意义

88年前,也就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这里召开。当时,国内白色恐怖严重,中国革命到了最艰难的关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会聚莫斯科。这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代表们是从北京、大连、上海等地经中俄边境的满洲里或绥芬河出境赴会的。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维克托•乌索夫的描述中,这段传奇历史的镜头是这样的:“当时,(中共)代表们乘火车前往莫斯科,车厢窗户都被窗帘遮住了。而一些同样拉着窗帘的大客车和小汽车直接开到了月台,把他们接走,穿过整个莫斯科,前往郊外。这是一项特别行动,为了确保共产党员不会被抓捕,不会被杀害……”

历史风云变幻,革命丰碑永存。如今,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伟大事业正在新时代里续写辉煌,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莫斯科郊外的这座小楼。修复中共六大会址、建设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中俄两国就此达成重要共识。

还原历史风貌

80多年沧桑巨变,会址建筑历经历史洗礼和岁月侵蚀,特别是在几次火灾中遭受破坏,一度变得面目全非,修复工作并不简单。

由于历史资料缺失、查找困难,经过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后,最终中方决定由莫斯科中央科学修复设计院承担展览馆建筑设计工作。当时确定的原则是,外形保持当年风貌,内部的功能布局则由中方来确定。馆内装修色调由莫斯科中央科学修复设计院根据历史同期同类建筑的装饰风格设计。历时4个多月完成装饰的二楼主厅,还原了当年会议的场景。

走进展览馆,在一楼展厅里,陈列着年轻的周恩来英姿勃发的照片。周恩来在六大的会议上先后作了组织报告、军事问题报告。瞿秋白等代表的照片也陈列在侧。展厅里,六大的珍贵资料,包括通过的政治决议以及关于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等问题的决议等,第一次在其召开地点被集中展示。此外,还展示了中共前五次代表大会的会址资料。在三楼的阁楼层,恢复了六大代表曾居住的两间卧室。

六大是历次代表大会中形成文件最多的一次。一份份手写或打印的材料,包括重要的决议、报告记录、代表资料以及美、法等国家共产党发来的贺辞,见证了当年一个个历史瞬间。

传承中俄友谊

修复后的六大会址建筑,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分部,将免费对中俄民众开放。

在祝贺展览馆建成的贺辞中,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十分珍视中共六大这个历史事件,也十分珍惜中俄两国人民相互支持的宝贵历史。修复中共六大会址,建成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发扬中俄传统友谊,坚持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参赞张中华说:“作为首任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馆长,我认为,首先应该把这个展览馆打造成传播中俄友好的展示基地;二是要把它打造成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 三是要建设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四是要打造成展示中俄人文合作新成就的交流基地。”

如今,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旅游第一大客源国。随着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开放,中国游客未来赴俄旅游又多了新去处。中俄携手发展“红色旅游”,将成为对革命历史和两国友谊的美好传承。

中共六大新馆成红色旅游基地

莫斯科郊外的红色记忆:中共六大新馆成红旅基地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4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作为红色旅游项目,位于莫斯科市郊五一村的六大会址展览馆当天迎来了首批中国游客。

曾是个沙俄地主庄园

中共六大会址现在所处的地方是莫斯科市圣三一区五一镇五一村花园街18号。会址原来在沙皇俄国时代是一个地主庄园,名叫老尼科里斯科耶庄园,形成于公元17世纪中叶。庄园东部教堂还有一座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基的修道院。

1839年,时任五级文官伊万•彼得罗维奇•穆辛•普希金伯爵买下庄园,他和后人又对庄园进行改造,使庄园的功能不断完善,达到鼎盛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前,这个庄园被分成几份,分属于不同的主人,并不断易手。十月革命之后,庄园被当地政府接管。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当时主楼和距离不远的林荫道北边的2层小楼等地方,都是中共代表开会和居住的地方。

二战结束后,庄园主楼、厢房和庭院建筑被改为住宅。这些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几乎全部被毁掉。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这个地方建起集体农庄,这座别墅也就成了集体农庄的宿舍。2009年和2010年发生的两次大火让这座三层小楼彻底毁坏。曾经在这栋房子住过的居民,也被分散到各处,只剩下一片废墟。

如今,整个庄园建筑群只保留下圣灵降临教堂、庄园主楼、厢房等一些庭院建筑,而景观建筑,则只有庄园西部的院门、某些绿色植物和公园的台阶式水池得以保留下来。原庄园的大部分地方已建起了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

修缮一新的展览馆格外醒目

五一村是当地的一个行政村,其所在的纳罗法明斯克区是片富饶的土地,许多俄罗斯伟大作家、画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宾、列维坦都在这片地区留下过足迹……杰斯纳河从这里经过,五一村就位于这条河的旁边。河岸上长满银色的松树林,还有一些稀有的树木,比如西伯利亚雪松和乌拉尔落叶松等。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向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会址建立纪念馆,得到普京支持。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展览馆建馆启动仪式。此后,在当地政府的争取下,俄罗斯联邦开始加大对这里基础建设的投资,五一村的面貌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如今,修缮一新的展览馆在绿树掩映下格外醒目(如图)。《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一楼展览内容分为“中共六大召开前的形势”“中共六大的筹备与召开”“中共六大之后革命运动的发展”三部分,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党史介绍、六大修改的党章等重要文件和相关历史照片。二楼设置了会议大厅和代表居住房间的场景还原,还保留了一段原址墙没有修复,供人们感受历史沧桑。88年前,在莫斯科如诗如画的夏日里,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冒着重重危险聚集在这座僻静的郊外庄园,探索着中国革命的前路。

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分部

虽然会址在1961年就被俄罗斯列为联邦级历史文化遗产,但实际情况很糟。会址展览馆馆长、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中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工程刚开始时,清除出去的垃圾多达千吨。

修复后的会址建筑,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分部,免费对中俄民众开放。展览馆成立当天,来自中国的近百名游客已经来到展览馆先睹为快。张中华表示,六大会址应该成为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展示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和中国文化推广基地。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909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societies/info_1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