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统一着装”,打造国际知名物流品牌
2016-06-28 10:13: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中欧班列“统一着装”,打造国际知名物流品牌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当地时间6月20日,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仪式在波兰华沙布拉格货运站举行,带有统一标识的中欧班列鸣笛缓缓驶入站台。此后到达欧洲的中欧班列,都将身着统一“制服”。

本月,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当日分别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等八地始发的中欧班列,专用集装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惹眼,集装箱箱体呈深蓝色,箱体上印着中英文的中欧班列(CHINA RAILWAY Express)字样。图案以中国红、力量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凸显出中国铁路稳重、诚信、包容、负责和实力的品牌形象。

今后,中国开往欧洲的所有中欧班列将全部采用这一品牌。

统一品牌增强竞争力

据介绍,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经由西、中、东3条通道运行: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不断涌现。

自2011年第一条直达欧洲的渝新欧班列开通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多省纷纷打造中欧班列交通线。目前,全国已有渝新欧、蓉欧快铁、郑新欧、苏满欧、汉新欧、湘欧、义新欧等39条中欧班列线路,国内开行城市增加到16个,到达欧洲的12个城市,累计开行班列1800多列。

搭载在中欧班列上的货物也从较为单一的小商品和电子产品逐步丰富品种到纺织品、打印机、汽车、机械装备;从最初的单向运营,到现在的双向运营——西班牙红酒、波兰牛奶、保加利亚玫瑰护肤品、德国汽车……越来越多的回程货搭上了中欧班列国际列车,进入中国市场,为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行、实现中欧贸易平衡奠定了基础。

“义新欧”班列运营方、义乌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说,由于对接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义乌和欧洲最大小商品市场马德里,“义新欧”海外影响力很大,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及商户都希望把“特产”搭上“义新欧”来到中国市场,回程货的货源“不是问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统一中欧班列品牌,更有利于集合各地力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信誉度的国际知名物流品牌,对于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供更多有效供给,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缩短中欧跨境物流时间

中欧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已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中欧海上贸易运输,中欧班列优势明显,它只是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航空价格的五分之一。

“物流时间缩短一半,商品资金的周转就快多了,欧元贬值带给我们的风险也进一步缩小、可控了。”从义乌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货主、浙江盟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旭峰说:“走‘义新欧’让我们整体成本下降了,西班牙红酒、橄榄油的最终上市售价也会下浮15%到20%。”

武汉冠捷科技集团是一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生产企业。2014年中欧班列在武汉开通后,冠捷开始尝试用铁路运输出口货物,迄今已运输300多个大柜价值6000多万美元(1美元约合6.57元人民币)的货物到欧洲。

“以前得先从武汉经长江到上海,再从上海海运到欧洲,需要40多天,现在从武汉走中欧班列,一趟只要10多天。”冠捷进出口事务管理处经理胡曦东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交通的便捷让集团决定将分布在外的一些产品线重新聚集到武汉,今年就会新上一条年生产100万台的液晶生产线。

中欧班列缩短了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对于服务中欧贸易、加强中国与东欧以及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以及拉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夏焕运表示,中欧班列的开行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华中,特别是武汉地区外贸企业的发展,使武汉实现航空和铁路直达欧洲的“两翼起飞”。

获益于中欧班列的开通,地方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和推动。举例来说,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先后获得了国家铁路一类口岸、汽车进口整车口岸、保税物流中心、优惠运价以及运输国际邮包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并支撑了重庆IT、汽车、跨境电子商务和转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定期运营的班列,开行方是各地铁路局,运营方有国企、民企和外企。例如,苏州始发的班列,运营方是德国物流业巨头DHL,义乌始发的班列运营方是民营物流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中欧班列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逐渐得到海外货商青睐

义乌海关监控查验科科长蒋宇峰表示,周边城市不少货物都运到义乌铁路海关监管场所进行报关。“之前上海一家企业的电视机主板就通过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运往欧洲,而之前通过新疆出口到中亚各国的纺织品商品,现在也开始搭乘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出境。”

可以说,中欧班列的开行正惠及铁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更多海外货商开拓了通往中国市场的“新航线”,对促进中欧贸易平衡产生积极作用。

“‘义新欧’开到马德里,华人很有面子,西班牙货商也很激动,觉得发现了打开庞大中国市场的重要商机。”冯旭斌说。

西班牙驻华参赞哈维尔·塞拉透露,西班牙正在分析哪些出口商品可以利用这条新线路。目前已经提上谈判日程的商品,有桃子和葡萄等核果类水果。他们还希望扩大可以向中国出口猪肉的企业名单。

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荣在宁波会展中心设立了波兰馆,他发现,中东欧国家的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和奶制品质量过硬,价格比国内便宜2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我计划到波兰投资设厂,进行原材料采购加工,最后通过宁波港和义新欧中欧班列把波兰产品出口亚洲乃至全球。”他说。

从西班牙马德里至义乌,德国杜伊斯堡到重庆、德国汉堡至武汉、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至苏州均实现了回程班列开行,回程班列大幅增加。中欧班列已逐渐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

目前,中欧班列的货源覆盖了全国以及日韩、东南亚等地区。通过在欧洲建立的集疏中心,以及与境外数百家物流公司建立互联互通合作关系,中欧班列可以覆盖整个欧洲。

“回程货”成常态化运行关键

一集装箱货从义乌到马德里,走海运是4000多美元,走铁路就要1万多美元,成本差距在3倍。对于客商来说,走铁路最大的便利是时间比海运缩短将近20天。但是这个价格和海运比存在较大价差,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中欧班列运价居高不下,一是国际段市场化运价调整机制尚未形成,导致全程运输成本较高;二是中欧班列多数线路市场化程度低;三是国内铁路运费和国外相差无几、甚至更贵,还有提速降价的空间。

各方均认为,中欧班列能否实现常态化运行、能否实现平衡进出口,“回程货”是关键所在。但当前受制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政策限制,可带回的货物品类少、局限大,这也制约了班列对沿线国家贸易的拉动作用。

要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市场化运行,运营方和企业建议,对外牵头成立中欧班列联盟组织,从战略层面主动引领,整合沿线国家资源;对内解决可持续赢利、满足市场新兴需求、做强“中欧班列”品牌等主要难点,在更高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发挥好大动脉优势。

一方面,建立“中欧班列联盟组织”等名义的非政府组织,围绕“一带一路”,从战略层面主动引领,整合班列沿线国家铁路资源。

另一方面,提高竞争力应逐步告别政府补贴的“拐杖”。《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调查发现,为保持开行的中欧班列竞争力,中欧班列部分线路仍在依靠政府补贴。当前,中欧班列各线路每箱全程运输成本在1万美元以上。基层建议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按照“国内积极现行、国外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国内区段进行运费、运速综合改革;同时,外交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积极加强海外沟通协作,提高海外区段通关效率,加强与沿线各国在运价、监管等方面的沟通协作。

此外,增加回程货需要加快口岸对外开放进程。海关总署、国家检验检疫部门可对中欧班列始发地的进口政策予以倾斜和支持,同时商务部等也应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的角度支持中欧班列,加强沿线国家间贸易开放协作,让班列实现“沿线上货”、更多海外商品进口成为可能,从而赋予中欧班列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937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societies/info_1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