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威慑海洋方向的潜在对手
2016-08-30 09:44: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走近神秘之旅: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

国际先驱导报

在祖国东南的崇山峻岭中,部署着一支神秘之旅,它犹如一支利箭,时刻紧盯着海洋方向的风吹草动。这支部队威名远扬,曾令对手闻风丧胆。

1995年与1996年,崇山峻岭中,一枚枚导弹直指苍穹,呼啸而出,如飞翔的刺刀,向演习设定海域奔袭,准确击中目标。

执行这一重大军事任务的,正是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火箭军谓之国家的王牌与底牌,是守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重器。而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则是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

日前,本报记者走近这支精锐部队,近距离感受它的威严与血性。

苦练“刺杀操”激发血性

晨曦中的军营,祥和而宁静,鸟儿鸣叫,晨光柔和。随着战士出操的整齐步伐声,整座军营变得活跃起来,血脉开始贲张,给人一种别样的体验。

操练场上,喊声震耳,气势如虹。戴着头盔、身着格斗服的战士,竖十行,横十二列,正在进行激烈的“刺杀操”训练。只见,“刺杀”中的战士,红眼相对,怒目而视,或攻击,或躲闪,蹲、跳、避、闪,整个训练场上杀声一片,对抗性极强。

据介绍,这种借鉴于特种兵的“刺杀操”,在导弹部队这样的高技术军种中,之前是十分罕见的。但导弹发射不是外界想象中按下按钮那么简单,它同样需要体力、毅力、耐力与血性。该旅旅长施湘阳告诉记者,该旅经常出没于大江南北,深山老林、大漠戈壁、雪山峻岭等多种复杂地理环境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长途奔袭行动,不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更需要高昂的战斗欲望,以及敢战善战的血性。

至今,该旅还流传着“六进六出”的佳话——在一次重大任务中,严格执行上级命令,在复杂地理与气象环境下,不分黑夜白昼,导弹发射车频繁机动,“六进六出”发射阵地,最终顺利完成实弹发射任务。

正是这种“刺刀见红”的肉搏训练,才得以长久保持战士的战斗士气、激发战士的血性与狼性。

与“刺杀操”同时进行的,是两个营官兵的五公里越野对抗,他们全副武装,以密集队形,负重越野,两个营犹如两列疾驶的战车,相互追赶着向终点进发。在对抗越野中,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不让一个战士掉队。陪同的军官介绍说,这种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战士的协同能力,导弹发射需要每个号手分工合作,密切协同,才能顺利完成实弹发射任务。

五公里越野对抗,还只能算热身,更激烈的还在后头。完成五公里越野后,对抗的两个营还要肩扛圆木沙袋,涉水渡过壕沟,把54根圆木扛到200米之外的指定地点,每根圆木重量超过100公斤,由两个战士扛着完成,每个沙袋则重达30公斤。

“累吧?”面对记者的提问,战士咧嘴一笑,回答道:“累是累,但练完后感觉超爽。”在跟战士的攀谈中,他们屡屡提到一句口头禅——“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这样残酷的训练,收获了什么?”记者回头问该旅政委马福升,他说,虎狼之师,气吞山河,练的就是耐力,更是毅力与血性。经过“精气神”训练的官兵,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大作用,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于灾难之中。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操练场观阅台上,八个红色大字,笔触厚重,庄严而威武。观阅台对面,则书写着——“忠诚尚武、奋进超越”。只有到现场见证过战士们的操练,才能感觉到这些庄严大字,不是标语,而是战士们的铮铮铁骨与赤胆忠诚。

“这支部队就是为战而生”

火箭军是什么?

如果人民军队是长城,那火箭军就是长城上最硬的那块砖。如果人民军队是国家脊梁,那火箭军就是脊梁中那块最硬的骨头。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副局长王永孝如此理解。他说,火箭军是人民军队最重要的威慑力量,保持威慑力本身就是一种作战。敌人怕中国什么?是怕我们的精神原子弹,怕我们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那股精气神。

一旦战斗警报拉响,立即响应,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发射现场,随时听令执行作战——这是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的日常战斗状态。和平时期,能保持如此高的备战度,正是依靠习惯成自然的严格训练。“时时想打仗,天天做准备,常年高状态”——这句话已经深入该旅官兵的潜意识,融入该旅官兵的血性气质。

和平年代,他们时刻练兵备战;美颜时代,他们以伤疤为荣。

据介绍,三年时间里,该旅被中央军委授称的导弹发射先锋连官兵写了一百多份遗书,给家人留影留言。有人悄悄告诉记者,当他看着战士给家人书写的遗书与留影留言时,就忍不住掉眼泪,我们的战士很质朴,他们保家卫国的感情很真挚,他们对党的忠诚很坚定,我们的军营里不缺信仰、不缺理想,更不缺热血。

“这支部队就是为战而生。”政委马福升这样跟记者说。

在该旅特种警卫特训队里,有一堵伤疤墙。“如果没有几道伤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特训队的。”特训队队员胡军告诉记者,“能上伤疤墙,是一种荣誉”。个高消瘦的胡军,眼神如鹰,身手敏捷,据说两三个特训队员都打不过他。

胡军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去年的一次基地比武,在进行10公里山地越野对抗时,他从一栋废弃房屋上纵身跃下,突然间,他感到眼冒金星、头晕目眩,嘴里变咸,一吐,满嘴都是鲜血。原来他的嘴巴被一根晾衣服的细铁丝重重地剐了一下。但他并没有停下,而是坚持完成任务,自己的团队最终如愿获得了好成绩,后来到医院,他的嘴巴被缝了六针。

胡军这样的伤疤故事,在特训队以及整个旅,还有很多,每个战士都有自己的故事。政治教导员徐昌磊说,特战训练的就是一股气,官兵经常被拉练到深山密林中,在没有充分补给的情况下,吃蛇、吃蜥蜴也好,吃野果子也罢,战士们都得坚持下去,“血性是需要激发的”。

在营区中心,有一个湖——名为“砺剑湖”,它的形状,犹如一枚导弹,弹头朝向东南方向。湖边立着一块坚硬的岩石,形如铁拳。

营房的道路两旁,立着几幅普通战士的大幅照片,下面写着“一等功臣某某某”。这个“功臣故事”还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战士的警觉,成功抓获刺探情报的不法分子,确保了国家军事安全。

多年前的这些故事,至今仍在激励着该旅官兵。

政委马福升告诉记者,该旅充分利用驻地的红色资源,进行理想教育、阵地教育,部队为结对共建村里的革命烈士建立了纪念碑,经常组织官兵前往革命圣地瞻仰参观。

“秒杀”战争,一切为了实战

数辆发射车一字排开,一声令下,机器轰鸣。一枚枚导弹缓缓竖起,粗壮的弹体,尖尖的弹头,高耸空中,给人十足的震撼力。

在导弹发射演练中,各辆发射车,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战术环境——核生化袭击下发射、中雨条件下发射、电动失灵后手动发射、强光模式、烟雾模式等,各个发射班组,依照口令与程序,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操作,直至导弹发射点火最后一刻。

据介绍,该型导弹搭载常规弹头,威力大,打得准。记者从演习回放中看到,弹头击中靶标的那一瞬间,一栋大楼顷刻间化为灰烬,画面极为震撼。

在这场导弹发射演练中,女子发射连尤为耀眼。她们冒着雨水紧张操作,速度丝毫不输参演男兵。据介绍,女子导弹发射连组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已经熟练掌握某型导弹三个系列的发射,并且已经成功发射多枚实弹,参与过多项重大军事任务。该连连长王晓彤是江苏南京人,1988年出生的她,长相清秀、眼神坚毅。她告诉记者,在导弹旅,没有男兵、女兵之分,我们只有一个名字——战士。

谈及导弹发射训练,旅长施湘阳强调训练实战化,“按照作战的方式训练,按照训练的方式作战”,他说,实战化训练紧贴实际任务,紧盯对手,研究战场环境,大力开展冬训、夜训、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官兵不仅会操作装备,还会检查、维修保养装备,让操作官兵形成肌肉记忆,把技能练成本能,一口气完成操作,甚至闭着眼睛操练。

走在营区,这里的一切都向实战看齐。

夜幕降临,营区内行驶的各型车辆装备,都只开着微弱的灯光。同行的军官告诉记者,他们这支部队任务与作用特殊,因此哪怕是日常生活都是以实战标准衡量,车辆不开大灯,是为了避免被侦察到,当他国卫星临空时,营地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这些都只是营区里的平常事。

两天的采访时间很短,但这支部队的故事很多,打动记者一行的细节更多。如,战士们在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时,脸上的那份淡定;在极限训练时,他们的那声呐喊与眼神里闪现的那份坚毅;当然,还有营区育才中心里战士们表现出来的多才多艺与青春飞扬。

当现代战争进入“秒杀”阶段,这支导弹部队,正时刻苦练“一剑封喉”的绝杀技,守护住祖国海洋方向的东大门,威慑住海洋方向的潜在对手,确保国家国防安全。

走进中国常规导弹第一旅曾创导弹部队多个首次

【环球网军事8月22日报道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我们能打胜仗吗?”在位于江南的中国常规导弹第一旅的营区里高悬这样的字幅。8月16日,该旅旅长施湘阳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是“能”!作为一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部队,究竟是凭什么有这份自信的?近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组织“讲好强军故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火箭军。《环球时报》记者走进这支核常兼备的导弹部队,试图寻找答案。

创造导弹部队的多个“首次”

该旅是解放军序列中首支常规导弹旅,成立20世纪九十年代初,自此开启了中国“核常兼备、双重威慑”的格局。2015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对第二炮兵(在此轮军队和国防改革后更名为火箭军)的描述是: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其中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就是指常规导弹部队。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旅指挥大楼进门处写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8字标语。对此,施湘阳旅长说,常规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突防强的优势,是撕网断链、破击体系、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杀手锏,因此起着当先锋打头阵的作用。

作为首支常规导弹旅,该部队有一系列的荣誉——组建不到一年,就全面形成实弹发射能力;组建第二年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组建第三年,列入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组建以来,该旅武器装备经过多次换型和加装改制,曾创造装备换型列装3个月形成发射能力的记录,接收新型武器装备40天圆满完成发射任务。2011年7月,该旅千里机动挺进西北大漠,完成组建以来的第100发导弹发射,导弹准确命中目标,成为战略导弹部队历史上首个“百发百中旅”。

训练不等于打仗,怎么办?

作为一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部队,凭什么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训练时的“会操作”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能打仗”?平时“能打弹”是不是就意味着战时一定“能打赢”?

施湘阳在火箭军服役长达27年,先后担任两个导弹旅的旅长。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后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施湘阳举例说,2014年该旅进行了发射单元连续发射的作战检验。这次检验是严格按照作战要求设置战场环境,发射时间没有事先定窗口,当时在高原环境,天气恶劣,风速很高。在第一发弹的发射中,该单元顺利完成任务,但第二发弹发射时,所用时间比设定作战流程超了26秒。但在平时训练中,却能提前两分钟完成发射任务。

施湘阳认为,训练和打仗是两个环境、两种状态,不能指望战时超水平发挥,“训练没有讨巧的方法,只能从严从难。”

要通过反复练习将几十个动作练成一种本能,形成肌肉记忆,在任何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做到开关摸准按钮按准,这是施湘阳对部队官兵的要求。在模拟导弹发射现场,《环球时报》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一辆导弹车上空“大雨倾盆”,操作手身穿厚重的防化服,另外两辆则遮盖了绿色的伪装网。施湘阳介绍说,战斗发射训练就是要在全战术背景下训练对导弹武器的操作使用。“在应对防护武器的条件下,操作员都是身穿防化服全防化操作,隔了一个防护面具,瞄准就非常困难,这都需要训练。”

在旁边的空地上有战士在做俯卧撑,有些在快速跑步。这是该旅自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式。训练场上和实战环境最大的差异在于心理紧张会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现象。而通常做完50个俯卧撑后,也会出现心跳加快、甚至手会发抖的情况,但官兵必须做到口令动作炉火纯青,一个都不能错。

克服“战斗力冬眠期”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的另一个细节是在该营区内行驶的车辆夜间是不开大灯的,都是微弱的防空灯。据介绍,这是该部队24小时强化作战要求的一个体现,要应对夜间作战的实战要求。2015年,该旅担负火箭军夜间训练试训先行任务,探索出夜暗条件下兵力展开、火力突击、隐蔽伪装、防卫战斗等一大批行动方法和组训方法。施湘阳说,现代战争的首战都是发生在夜间,世界强国都非常重视夜间作战训练。以前在夜间的训练就被叫做夜训,实际上只有在夜间的作战行动训练才能称为夜训。此外,该旅会实时通报卫星临空情况,让部队实时采取反侦察监视的措施,做好伪装和规避。

施湘阳认为,24小时强化作战要求能让战斗力保持新鲜度。不定时进行无预告的百公里战备拉动,拉动中设置不同路况,部署蓝军袭扰,进行全要素实战检验。

基于这些贴近实战化的训练,施湘阳对于《环球时报》记者关于“用我为什么能必胜”的提问给出了非常有信心的肯定答复。尽管该旅并未经历过战争,“但要紧盯对手,以作战方式训练,以训练方式作战,通过训练研究战争设计战争,掌握战争制胜之道”。施湘阳坚信,信息化战争要求联合制胜,常规导弹部队具备能打胜仗的能力,是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入场券;而联合作战强化的是精准协同,作为体系行动中的要素,战区赋予的任务要精准完成,各军种要密切配合,精准行动。

火箭军是技术密集型部队,技术和战术的高度融合,高技术武器装备与高素质人才缺一不可。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曾宣称,中国导弹部队存在“战斗力冬眠期”。施湘阳解释说,这曾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现象。以前老兵退伍后人才无法及时补充,战斗力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在,在军队和国防改革中,随着征兵时间的调整,兵员先补后退。同时,部队加大了士官比例,这种波动性已经得到很大改观。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831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military/info_1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