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媒:将“大自然金融化”带来地缘政治的严重后果
2016-10-31 15:09: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对自然资源的经济和政治分析不可避免地将我们引向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中心问题:“大自然的金融化”将自然资源变成“商品”,创造一个广泛的金融积累地盘,其发展的方式引人注目。

“大自然金融化”不仅将自然资源商品化,而且创造一个积累和定价的新地盘,加速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引起对地质物理进程不可逆转的破坏,对生物圈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影响。新古典的理论认为大自然被改造成为“自然的资本”,这与“污染的某种权利”相联系,通过创建私人的知识产权为其所有者获取与资本的剩余价值相结合的利润提供保障。

最近几十年,原料和自然资源(金融市场将其称之为“商品”)已经变成一种新型金融资产,通过一股深度投机的力量运行,受到在金融部门解除调控的刺激,成为吸引投资者的主要机制。数据表明,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之前,世界的商品市场66%掌握在传统的投机商和新型的投机商(投机基金、保险公司、银行等)手里。“大自然金融化”的进程伴随着在矿业部门和食品生产部门运营的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全球性企业的扩张。

这种力量并没有减少贸易的领域,而是必然展现为一项管理和控制世界储备的政策。在矿业企业和技术交流领域国家之间签署的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大多数合同都有一个调控的框架,以保障矿业企业长期运营20年到40年的时期,让有关国家的政府服从国际仲裁中心,这些仲裁中心的运作与跨国公司进行协调,通过多种机制制约跨国公司的运营损害国家主权。

美国的液压破碎法和拉丁美洲的“软政变”

大自然和环境的加速破坏是“大自然金融化”进程的后果,在21世纪初表现更加强烈,这表现在通过非常规的水力压裂技术(Fracking)进行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上。过去在世界上人类从来没有能力以如此深刻的方式影响地质的进程。非常规地从地下多缝隙的岩石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垂直勘探,其深度达到从未有过的3000米(常规油井的深度只有1000米),从那里朝不同的方向进行横向钻探,可以达到1600米的距离。岩石的碎裂通过注入大量的水、沙子和由酸、防腐材料、杀菌剂、摩擦还原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的材料去实现,这些材料的构成公众舆论还不了解。重要的是指出每次通过水力压裂技术进行钻探需要10万至17万升化学物质,也就是说需要5至9辆大容量的运油卡车装载。这种化学物质几乎有20%返回地面,这些来自地下的污染物质可能加大对环境的破坏,如盐水、重金属、来自破碎岩石的放射性材料如镭226。其余80%的化学材料留在地表层,污染水源、地下水的储备、土壤和地下层。

数据表明,在美国2011至2013年一半以上的钻井在缺水地区,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马塞卢斯油田,那里35%的水资源用于城市的消费,也就是说变成了饮用水。让水直接重新流向水力压裂工业,在一个历史上已经存在积累缺水的地区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了空前的影响。

这项技术的污染后果还与其他对环境和社会的巨大影响相结合,比如在美国非常规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引发地震,从1970年到2000年每年有21起地震活动,从2010年起增加到每年150起。也就是说,由于水力压裂技术冲击地质的直接后果,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加了七倍多。作为油井重新进行水力压裂的后果,其影响将会扩大,由于这些油井的产量低而废弃不用,需要进行新的水力压裂,将此作为以低成本获得新的残留油生产的机制,利用对这些油井已经进行的投资。

对水力压裂法地质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影响的检测还远远没有表明它的破坏性后果的实际规模。至今所进行的研究指出,这项生产程序的后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它将产生长期的影响。

美国通过这项技术系统地提高了它的石油产量,从2009年的每天500万桶提高到2012年的每天900万桶。但是从2013年起大规模的石油生产大幅度提高,2015年达到每天1300万桶。结果这导致国际石油价格暴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水平。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进程也意味着水力压裂法经济本身的危机: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低于每桶90美元,对非常规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就没有刺激,每桶石油的价格低于40美元,对在这个部门运营的主要企业带来不可逆转的危机。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这些企业的危机已经很明显,在随后的几个月其中一些企业已宣告破产,宣布转产。

美国的地质服务和能源机构不大可能不清楚水力压裂技术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规模,不清楚它在短时间的意义。众所周知,美国由于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的生产而实现的能源独立是有一定期限的,能源独立成为创造与美国经济增长新周期的国际形象相联系的轻微经济恢复战略的组成部分。

这场用水力压裂技术生产石油和天然气有助于美国协调一场新的政治攻势,使中东地区的政府不稳定,以某种方式准备对它们的自然资源进行主权的管理。2015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委内瑞拉(石油储备在世界上占第一位的国家)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是一种“不平常的和特别的威胁”,这并非偶然,奥巴马在为军事上干涉这个国家创造条件。可以有把握地说,巴西的政治危机也正好是从巴西石油公司的腐败事件开始的,巴西右翼在这个国家的议会发动政变的第一批法令之一是中止授授予西石油公司专门管理巴西石油储备(外海油田)的司法制度,众所周知,该制度可能使巴西成为在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大国之一。

重要的是指出在“能源自给”的整个时期里,美国不仅没有停止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而且扩大了它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因世界市场上石油的低价而受益。这意味着在整个水力压裂技术高潮期间美国大幅度增加了它的石油战略储备,从地缘政治的意义上说这有很突出的份量。

面对水力压裂技术带来的环境、地质和社会的严重后果,我们可以断定这是最危险和最不负责任的冒险,资本的逻辑到这个时候已经展开,它企图重组世界的能源市场,重新安排美国在世界上地缘政治的利益。

矿业和社会的冲突

在拉丁美洲矿业活动是发生社会环境冲突主要的领域之一。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统计,从2007年到2012年发生的社会环境冲突中35%是在有关地区开采金矿的后果,23%是开采铜矿的结果,15%是开采银矿的结果,5%是开采钼矿的结果,其余22%是开采铁、锌、铀和其他矿产的结果。按国家来说,社会环境冲突数量最多的是秘鲁,其次是智利、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采矿业的逻辑符合中心国家的经济利益,没有对国家的或地区的发展计划做出任何承诺,这是历史上产生的诸多后果相结合的结果:一是失去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主权以及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二是对环境积累的大规模破坏;三将当地的居民一般是印第安人和农民赶出发现重要自然资源储备地区的政策;四是将当地军事化的进程在发展,为抗议活动定罪,将此作为阻止民众抗议的主要机制,民众的抗议会让大型矿业和矿业部门的跨国公司的利益处于危险之中,而这些机制符合霸权主义国家的战略利益。

这些冲突越来越暴烈,规模扩大。在这个进程中,跨国公司对自然资源的争夺越来越依靠地区的军事化政策。秘鲁的武装部队在巴瓜地区驱散亚马孙印第安人组织的一次和平抗议,进行军事干涉带来了悲剧性后果:为了要求废除前总统阿兰·加西亚批准生效的将印第安人和农民的地区军事化,以便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的法律法令,在“秘鲁原始森林开发部族间协会”的领导下,抗议活动历时12个月。该协会建议与政府进行谈判,而得到的回答是实施紧急状态和武装部队的干涉,赶走封锁进入该地区道路的印第安人,事情发生在2009年6月5日。作为这次军事干涉的结果,有10个平民和24名警察被打死。后来的调查和检察院开放的针对16名军官的起诉表明,“当印第安人为了自卫只是使用常用的普通器械(长矛以及石头和木棍等)时”,军队却不成比例地使用武力进行镇压。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秘鲁的亚马孙地区占全国领土的60%以上,为了勘探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通过政府向跨国公司的长期转让协议,勘探和开采的地区从2004年占亚马孙地区面积的15%增加到2008年的75%,伴随着美国在秘鲁领土上的军事存在增加。从2004年到2012年有11.8万美国军人进入秘鲁领土,以便在海上、陆地和河流进行军事训练;与秘鲁、哥伦比亚和智利的武装力量一起进行反颠覆和搜集情报的训练,这三个拉美国家是太平洋联盟的成员国,地面侦察的演习在社会冲突高发的地区进行。美国的军事活动指向控制亚马孙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战略地区和秘鲁主要的港口(卡亚俄、萨拉维里、帕伊塔、奇姆波特和伊洛港),秘鲁出口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品从这些港口装船,这些地方是社会冲突和抗议活动高发的地区。

几年前我们就断言,争夺全球的自然资源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获得、管理和占有这些资源的战略,跨国公司是这个进程经济上主要的运营商,它们实施地区军事化的政策,采用各种机制给民众的抗议和社会运动定罪,在本地区实施制造民主不稳定的政策,同时采用贸易和政治的工具削弱拉丁美洲的一体化进程。

在本大陆保守派复辟的这个新时期,拉美地区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很多,但是民众变革的力量也将有很多机会,他们不准备接受经过那么多斗争取得的成果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倒退。(作者莫尼卡·布鲁克曼是社会学家,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教授,联合国关于全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厄瓜多尔拉美社社长。)

(《环球视野》摘译自2016年10月11日厄瓜多尔拉美社网页文章原载拉美社《运动中的拉丁美洲》杂志2016年9月第517期)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7194,"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global/info_1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