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已成美在中东博弈筹码
2016-10-25 10:58: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伊斯兰国”已成美在中东博弈筹码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连日来,在美军全力配合下,伊拉克摩苏尔收复战打得如火如荼。摩苏尔是伊第二大城市,也是“伊斯兰国”在伊境内占据的最后一座大城市。摩苏尔收复战节节胜利,似乎意味着“伊斯兰国”已经成了来日不多的“秋后蚂蚱”。但事实并不那么乐观。除了“伊斯兰国”自身的意识形态顽固性外,很大程度是因为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和双重标准。

美国外交惯于借力打力,借扶植主要对手的对立面来消耗乃至打败对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伊斯兰武装势力,“七党联盟”“塔利班”等伊斯兰武装,以及“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均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伊斯兰国”的前身“一神论和圣战组织”也创立于该时期。“9·11”后,美国对待极端势力从纵容转向全力打击。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反恐战争”,导致当地安全形势失控,美国又在最后关头不负责任地匆忙撤军,由此为“伊斯兰国”填补权力空白提供难得机遇。“伊斯兰国”的出现,本身就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恶果。

从效果看,“伊斯兰国”的极端做法,固然威胁美国自身安全,但该组织适度发展也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这种两面性决定了美国对“伊斯兰国”的态度是“既打压又纵容”。所谓“打压”,就是不允许该组织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伊拉克发展壮大;所谓“纵容”,就是鼓励“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发展壮大,目的是借其消耗叙政府军和俄罗斯的力量。因此,美国在组建反恐联盟时,故意将叙利亚、伊朗等坚定反恐的国家排除在外,对叙利亚反恐也并不热心,反而频频“误炸”参与反恐的叙利亚政府军。换言之,“伊斯兰国”已成为美国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

当前,美国在伊拉克战场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看似是为了与叙利亚反恐战场齐头并进,实则恰恰相反。自2015年9月底俄罗斯武力介入叙利亚局势以来,一度岌岌可危的巴沙尔政权转危为安,并逐渐由守转攻。而美国一直谋求使巴沙尔下台,并将中东视为禁脔,因此对当前巴沙尔政府趋稳、俄罗斯“重返中东”的动向颇为恼怒。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曾称,俄罗斯武力介入是“根本性的错误”,拒绝与俄进行相关合作,并想方设法掣肘叙政府军和俄罗斯反恐行动。

这次摩苏尔之战,反恐联军从北面、东面和南面合围摩苏尔,惟独空出靠近叙利亚边境的西侧,这显然是网开一面,鼓励“伊斯兰国”向叙利亚逃窜。据俄新社报道,美国可能与沙特达成协议,同意让9000名“伊斯兰国”极端分子转移至叙利亚东部地区。因此,摩苏尔战役与其说是歼灭战,不如说是驱逐战。只要将伊境内的极端分子驱赶至叙利亚,美国战役目标便已实现。可以想见,如果“伊斯兰国”心领神会,公开打出“反叙不反伊”或“反俄不反美”旗号,很可能得到美国全力支持。就此而言,中东反恐任务并未临近尾声,而是进入一个阴晴不定的新阶段。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7301,"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global/info_1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