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对华挥舞反倾销大棒
2016-09-18 10:10: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全球钢铁业正在经历寒冬,可是国外总有些人认为这个寒冬的取暖费需要中国人来掏。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2日发表初裁声明,认定自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板材和带材构成倾销行为。

美国再次裁定中国倾销

据中新社9月13日报道,应美国AK钢铁公司、北美不锈钢公司和奥托昆普不锈钢美国公司等的申诉,商务部3月4日宣布对中国不锈钢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美国商务部当天在其肯定性声明中认定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为63.86%至76.64%。2015年,中国输美相关产品金额约3.02亿美元。

基于这一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中国相关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征收现金保证金。根据美国贸易救济程序,商务部将于今年11月做出终裁,另一家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明年1月做出终裁。如果二者都做出肯定性终裁,美国将正式征收反倾销税。

此前7月,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中国不锈钢产品的反补贴初裁声明,中国产品被认定的补贴幅度为57.3%至193.12%,将于今年11月做出反补贴终裁。

近期,美方连续对中国输美不锈钢、冷轧板、耐腐蚀板和碳合金钢定尺板等钢铁产品裁出高税。

9月7日,美国商务部初裁认定中国输美碳合金钢定尺板产品存在补贴行为。据美方时间表,此项争端将于明年1月做出终裁,另一家联邦机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计于明年3月做出终裁。如果二者都做出肯定性终裁,美国海关将正式开征反补贴税。

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9日说,美国调查机关要求中国应诉企业提供大量无关信息,致使企业根本无法完成答卷,不能享有公平的抗辩机会。

该负责人还指出,解决当前全球钢铁产业面临困境的最佳办法是各国协同应对,而不是频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希望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和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共识,为促进全球钢铁产业复苏和改善全球整体贸易环境承担应有责任。

更早之前,5月17日,美国商务部确认了初裁中认定的中国钢材倾销幅度。在3月初的初裁中,从中国进口的冷轧扁钢被认定倾销幅度达266%。美国商务部还指责中国出口的各种钢材获得了256%的政府补贴。最终将进口自中国的冷轧扁钢最终进口税率提高至522%

钢铁成贸易摩擦重灾区

近些年,全球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加强。2015年,全球共有23个经济体对华启动了98起贸易救济调查,而钢铁及其制品行业最为集中,达到46起,占比46.9%,比2014年增加19起。今年以来,一些国家更是对中国钢铁产品频频发难。

8月4日,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冷轧钢板产品做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决定实施税率为19.7%-22.1%的最终反倾销措施,并采取追溯征税措施,这是近日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连续采取的第二次贸易行动。

8月1日,印度商工部发布热轧板卷反倾销调查初裁,初步认定中国出口的热轧板卷存在倾销,且对印度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建议采取最低限价的方式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征税额为到岸价和最低限价之间的差额,热轧卷产品的最低限价为474美元/吨,热轧板产品的最低限价为557美元/吨。

7月,巴西在十天内对中国包括热轧钢板在内的三类出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今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接受了反倾销委员的建议,决定对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钢筋和钢圈征收反倾销税。据了解,这项反倾销税最高税率可达57%。

2月13日,欧盟先后宣布了对中国厚板、热卷等三种钢材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包括非合金或其他合金钢质厚板、非合金和其他合金钢质热轧板卷产品和铁(除铸铁之外)或钢(除不锈钢之外)质外径超过406.4毫米的圆截面无缝管。

在亚洲,越南和马来西亚也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了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去产能是全球性难题

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中,钢铁行业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问题首次成为讨论议题,在会议公报中,各国领导人同意就全球钢铁供应过剩问题成立一个全球性论坛,回应对于全球供应过剩的担忧。钢铁去产能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要面对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难题。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年全年中国共出口钢材1.124亿万吨,出口金额628.270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19.9%,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1.3%。

今年2月,中国政府提出今后5年钢铁产能要去掉1亿至1.5亿吨的目标,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出资1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奖励和补贴,帮助推进削减产能的企业员工再分配和再就业。5月,财政部公布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和企业越早越多地削减过剩产能,越可以获得更多的特别奖励和补贴。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7966,"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global/info_1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