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美国《国际经济时报》等媒体报道,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观察界”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分析师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经济,他们以此为生。
近10年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西方专家数量不断上升,他们属于“中国经济观察界”,“进入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的细分工作不同:有的人更关注中国的金融走向,这些人大多为国际投资机构和资产管理机构服务;有些人专注于分析中国的某一个行业,他们为该行业的国际企业服务,它们想了解中国同行的动向和中国市场的前景;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些人甚至进入中国高校的经济学院担任专家,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现状,同时扮演中国与西方经济研究交流的桥梁”。
原美国投行贝尔斯登公司的交易员皮特斯就是“中国经济观察界”的一员,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某知名高校管理学院的金融教授。在他看来,中国不会出现像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或金融震荡。
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罗森指出,有关中国的经济分析文章和报告早已经成为抢手货,“西方学者的一份报告,可能直接决定某家西方企业是否会进军中国市场,“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硬着陆”。有不少西方学者紧盯中国官方公布的各种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分析上述统计数据,他们能为西方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进军中国市场所需的预测报告”。还有些学者撰写有关中国金融投资的专栏文章,“中国股市、楼市是他们尤为关注的市场”。▲(俞静婉/译)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