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国会发提防中国小册子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吴心本报记者王亚斌】“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项目是为了抗衡美国”“在决定澳中经济关系如何进一步发展时,澳大利亚需在经济和策略层面采取更谨慎态度”,据路透社8月31日报道,这是澳大利亚政府发放给议员的一本小册子的内容,其中对中国的提防显而易见。9月1日,美国陆军助理参谋长汉森接受澳媒采访时,要求澳大利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据报道,这本“提防中国小册子”共205页,由澳大利亚政府授权印发,澳大利亚议会图书馆出版,在8月30日澳新议会夏季休假后首次开会前夕发放给议员。路透社称,小册子中写道,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包括在澳洲北部的投资)的长期目标,是“创建一个泛欧亚大陆、由中国牵头的集团来抗衡美国”。一名研究人员写道,“有人将中国的做法视为对目前全球政治和经济现状的根本挑战。在决定澳中经济关系如何进一步发展时,澳洲需在经济和策略层面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小册子中还称,“中国的崛起以及对合法利益的申诉受到澳大利亚各届政府的支持。然而,最近在南海的行动所引申出的核心问题是,这一‘合法利益’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它们是否包括设立‘势力范围’?”
路透社8月31日称,澳洲去年决定将北部商业和军事港口达尔文港出租给一家中国企业,引发美国不满,加上澳洲政府近来拒绝中企收购澳洲电网,这本小册子已经引发一些人忧心未来的中澳贸易。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及最大投资国之一,“如果我们的产业充分发挥出潜力,将需要外来投资,”澳中商会主席萨萨扎克说。
“南海问题上,美国军官要求澳大利亚在美中之间做出选择”,《国际商业时报》9月1日报道称,美国陆军助理参谋长汉森1日告诉澳洲广播电台:“我认为,澳大利亚人想要在同美国的同盟,以及中国的贸易联系这条细线上取得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澳洲必须做出选择,哪一方对澳洲的国家利益更为重要。”路透社称,澳大利亚支持美国在南海进行针对中国的自由航行行动,但澳本身并未开展此类行动。对此,汉森称,“很明显,中国觉得有能力对此予以嘲笑,澳大利亚如果能做出示范,将受到欢迎”。他同时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意见,不一定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1日,澳外长毕晓普对汉森的话做出回应称,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作用一直都很重要,“我们正在以灵巧的外交手段、相容性和实用性平衡最大战略盟友和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
1日,澳大利亚工党参议员达斯塔里接受所谓“中国政治献金”风波继续发酵。澳《金融评论报》1日报道,达斯塔里曾经在南海问题上公开支持中国立场,这与工党态度和澳大利亚政府立场大相径庭。而澳媒所谓的“支持中国立场”,是在今年6月澳洲一个针对中国媒体的记者招待会上,达斯塔里呼吁尊重中国立场,认为“南海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澳大利亚应该保持中立,如果中国在该地区设立防空识别区,澳大利亚不应该反对。工党大佬1日纷纷批评达斯塔里,还有反对者给他打上“满洲里代言人”的标签。
在当今的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倾向中国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即便是研究南海问题的专家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都格外小心谨慎,生怕哪句话说错了给自己带来麻烦,更何况政治人物。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银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一直在中美之间摇摆、尴尬,短期内,这一态势不太可能改变。作为一个国家,澳大利亚根本无法做出选择,但澳国内不同的人或势力却可以做出选择,比如做生意的人更加靠近中国,而政治保守势力更靠近美国。这两部分人会出现矛盾。周方银认为,目前从表面上看,澳大利亚的对华态度被右翼政治势力主导了。但如果未来必须二选一的话,澳大利亚必选中国。因为它对经济的需求要比安全的需求大得多。澳大利亚本来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相反正是跟着美国才让它不安全,可能把恐怖主义等问题引到澳洲。而澳大利亚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是不可替代的。
社评:澳大利亚莫追随美国来亚洲做“协警”
澳大利亚国会图书馆近日推出一个指南小册子,提醒议员们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表达对它的担忧。小册子呼吁议员们处理中国相关事务时更加谨慎,对中国投资背后的动机保持警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发这本小册子据报道得到了澳政府的授权。
这本指南可谓是澳大利亚一些人对华态度的写照。近日澳新南威尔士州工党议员达斯塔里接受“华裔政治献金”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该议员的权益登记显示,他有1670澳元的差旅超出部分由一家名为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机构支付,该机构总经理是名华人,他有不少与中国政府官员的合影。澳媒“人肉”达斯塔里的发言,发现他曾在南海问题上公开发表过支持中国立场的言论。
澳保守党力量正借助媒体猛攻达斯塔里,宣称他已不适合继续从政,要求他辞职。
美国陆军助理参谋长汉森1日通过澳媒表示,澳大利亚要在同美国的联盟与同中国的贸易联系这条细线上求取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澳必须做出选择。.很显然,中国任何一家官方色彩浓厚的图书馆不太可能出版要求人大代表或官员“警惕澳大利亚”的指南册子,中国官员也不可能对澳大利亚人那样讲话,告诉他们无法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应当“选边站”。
部分澳大利亚人似乎在肆意煽动针对中国的警惕,这总是让中国社会感到莫名其妙。澳大利亚离中国那么远,两国在地理上就“够不着”。澳大利亚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有点像加拿大,人口少,资源多,讲英语,除了做生意,还适合留学、旅游,包括移民。加拿大曾在人权问题上同中国闹别扭,鉴于加是西方国家,这点相对容易搞明白。但澳大利亚在安全问题上不断走向同中国的对立,让我们很难搞懂。
说澳大利亚离中国比西欧和加拿大距中国更近,或许可以这么看。但中澳之间毕竟隔着东南亚。“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把中国和澳大利亚隔开。现在,澳大利亚看上去比印尼、马来西亚等对中国的安全顾虑还要大,而且大到了中澳保持正常关系似乎都困难了,好像它在“中国威胁”面前猛醒过来一样,这真是咄咄怪事。
地理上的得天独厚使得澳大利亚堪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它的不安全感有很大一部分像是“幻想狂”的表现,还有一部分是它“自找的”。作为大洋洲国家,它热衷于干预亚洲的政治纠纷,有点“美国情怀”。只是它的实力较弱,美国来亚洲是想当警察,澳大利亚是不是想当“协警”呢?
我们觉得,澳大利亚不需要纠结。它尽管做美国的盟国好了,价值观与美一致,强调自己的西方身份,享受遥望身边亚洲时的满足感。它同时需要中国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反过来也愿意同它做生意。这两方面对澳来说可以并行不悖,中国不会逼它选边站,只要堪培拉自己有主心骨,华盛顿也逼不了它。
堪培拉不时说几句显示自己“很西方”的话,也碍不着中国什么大事。但是澳大利亚如果做出实质性损害中国安全的行动,比如派军舰来南海挑衅中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协警”如果有时像警察一样蛮横,甚至更蛮横,那就会付出代价。
迄今为止中澳之间上演的基本是“口水战”,中澳关系并未受实质损害。中加关系近日迅速走暖,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持续向好,菲越同中国的海上纠纷得到控制,澳大利亚需要做些反思:它这些日子对华发难是否做过了头,推动它那样做的心态是否是不健康的,以及欧洲和加拿大为什么没有那样做。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