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被占八岛礁有哪些生物资源?
2016-07-21 09:43: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南沙被占八岛礁有哪些生物资源?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国新办《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指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本刊此前曾刊文介绍相关岛礁的生物资源,并被英文网站f-paper译成英文转载,现重发以飨读者。

八个岛都是珍贵珊瑚礁与钓鱼岛不同,南沙群岛这8个岛礁都是由珊瑚和贝壳的碎屑沙砾堆积而成的珊瑚礁构成的,地势平坦,没有溪流,珊瑚礁本身就是生物资源。这8个岛礁包括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

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王新志的博士论文《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及大型工程可行性研究》介绍,现代珊瑚礁最主要的造礁生物是造礁石珊瑚。这种生物只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水表层至水下40米到60米深处,体内有虫黄藻类共生。造礁生物以其形状复杂的骨骼形成多样的生活场所,成为其他生物生息的基础和依存物,最终形成珊瑚礁生物群落。

南沙群岛的岛礁均由珊瑚礁构成,随着珊瑚礁体的发育,会有一些礁体逐渐露出水面并增大面积,由暗礁变成沙洲或岛屿。

有鉴于此,我国也应密切关注南海海域的珊瑚礁体动态,在新生岛礁“小荷才露尖尖角”未被他国侵占前,尽快实施有效管理和保护。

菲捕鱼方式粗暴破坏资源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礁栖性鱼类资源,是中国珊瑚礁渔业的主要作业渔场。

马欢岛周围海域自然生态条件很好,渔业资源丰富。中业岛周边海域盛产海参、马蹄螺和各种鱼类。

西月岛历来是中国渔民的捕捞基地。据吴凤斌1981年6月在《南洋问题》杂志上发表的《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的开发和经营》一文介绍,中业岛、南威岛、马欢岛、太平岛、北子岛、西月岛上的水井都是中国渔民挖的,这些岛屿上也都有中国先辈渔民建造的土地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李永振、陈国宝、袁蔚文2004年1月在《热带海洋学报》发表的《南沙群岛海域岛礁鱼类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开发潜力》一文,根据渔捞日志计算了1998年水域单位面积渔获量(即平均每平方公里捕获鱼类的吨数),其中被菲律宾侵占岛礁的数据如下:西月岛附近海域是每平方公里0.4吨,马欢岛附近海域是0.26吨,司令礁附近海域是1.57吨。

然而,中国渔民在这些海域的正常生产,常受到菲律宾军队的干扰。例如,双子群礁(菲律宾侵占的北子岛所在的群礁)盛产石头鱼、苏眉鱼、龙虾、大贝壳,但中国渔民不能进入北子岛周边的3海里捕鱼,因为岛上菲律宾军队的高射机枪平射的有效射程大约为3海里,中国渔民常遭到菲军射击。

菲律宾阻碍中国人捕鱼,自己却在采用野蛮、原始的方式捕鱼,对海洋生态破坏甚大,所获却很有限。数百年来,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渔民一直在西沙、南沙捕鱼。在他们看来,菲律宾渔民做法很差劲。他们常用柴油制造的土炸药来炸鱼,看到鱼群后,点燃土炸药包扔到鱼群上方。“砰”的一声,十之八九的鱼会沉底,少量的鱼会浮在海面上。菲律宾渔民随后下水打捞被炸死或炸晕的鱼。

数百年来,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的辛勤劳作,为这些远离大陆的岛屿留下了人工栽培植物。据中国渔民回忆,南沙土地肥沃,一个地瓜可长至18斤。1934年4月,中国《方志月刊》发表了署名“凌纯声”的文章《法占南海诸岛之地理》。文中称,南钥岛上有“新生之柠檬树”,中业岛“本年有中国之海南岛之渔夫五人在此居住……从事于椰子、香蕉、番瓜之种植”,南子岛“养有鸡数十只”。日本人20世纪30年代写的《新南群岛概况》中记载,有中国渔民“栽种之甘薯”。吴凤斌1981年6月的《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的开发和经营》一文认为,这里所提渔民所种之“甘薯”,就是文昌县王安庆等人所栽。1928~1936年,王安庆有6年住在中业岛上,并在岛上种了椰子、木瓜、西瓜、甘薯和蔬菜等农作物。 据2009年第14期《世界博览》杂志的《打渔在南海的岛礁间》介绍,海南潭门渔民符和秋等26人1950年前往北子岛时,将岛上捡来的椰子苗整齐地排成直线,用水手刀在岛上挖洞,然后将椰子苗种好,等1953年他们再次登上岛屿时,椰子树已经成材了。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887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global/info_1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