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反导系统东移的目的及影响
2016-07-20 16:14: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北约反导系统东移的目的及影响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北约反导系统东移的战略意图

近来,北约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向东移动的趋势明显。2016年5月12日,罗马尼亚南部德韦塞卢(deveselu)的弹道导弹防御基地启动,美国国防部发文强调该反导基地的雷达站和拦截系统可以保证南欧大片区域抵御来自弹道导弹的侵犯。2016年5月13日,波兰北部的瑞兹科沃(Redzikowo)的反导基地破土动工。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Andrzej Duda)说,在波兰建设反导基地,有助于提升整个北约的集体防御能力。近年来北约反导系统一直在悄声发展,这次它以应对伊朗不断发展的导弹技术为理由向东推进,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回应。

第一,实现对俄罗斯中远程导弹的拦截,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力量。美国国防部强调,基地的启动完全是为了保障欧洲国家免受来自伊朗导弹的威胁,不存在任何削弱俄罗斯战略力量的企图;俄罗斯未能正确理解北约反导基地建设的真正用意,无论是从地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来看,罗马尼亚、波兰两国的反导基地都无法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实力。但是,通过考察即将部署于上述两个基地的美国防空导弹的技术参数,可以看出,美国国防部的声称是站不住脚的。作为一款世界顶级防空导弹,标准3(RIM-161A)使用SM-2ER Block4A基本型号的弹身和推进装置,加入了第三级火箭发动机(ASAS,先进固体推进阶段),射速每小时9600公里,射高160公里,射程500公里。俄罗斯除了最先进的白杨M型弹道导弹,其他弹道导弹都很难突破其防御,使得俄罗斯的战略打击能力大幅下降。由于罗马尼亚部署的发射系统不仅可以发射拦截导弹,还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而俄罗斯尚不具备成熟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这就使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战略力量对比失衡更加严重。如果波兰的反导基地按计划于2019年启动运行,无论北约是否宣称针对哪个国家,其对俄罗斯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已经实际存在,俄罗斯将进一步处于不利地位。美国是一个非常会利用小的战略危机解决大的战略问题的国家,通过放大某些地区威胁、裹挟盟友,建设远超这种威胁的军事能力,然后达到真正的全球性战略目的。从二战打击日德实现西方世界霸主地位,到冷战对抗苏联实现全球霸主地位都是如此。这一次则是通过放大伊朗对其盟国可能带来的威胁来达到“牛刀杀鸡”的军事力量扩张。罗马尼亚、波兰两国的反导基地对付伊朗绰绰有余,针对俄罗斯却恰到好处,这有助于实现美国领导的北约从战略力量上压制俄罗斯。

第二,实现对后加入北约国家的军事整合,强化北约集体防御的能力。美国国防部指出,两个基地实现运行后将被整合进北约的整体导弹防御系统。冷战结束后,北约国家联盟功能所涵盖的领域在不断拓宽,正在向科学技术分享、防范与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拓展,但联盟关系中军事层面的相互依赖性在不断减弱。主要原因有:北约在意识形态上的号召力大大减弱,意识形态不再是整合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劲推手,北约要实现继续存在和扩大发展需要新的合作动因;俄罗斯对北约的威胁远不及苏联,不能为北约军事整合提供充足理由;东欧剧变后,许多前社会主义国家先后选择加入北约,北约的成员国数量、质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后加入国家的军事体系、装备、军事观念上多沿袭苏联模式,其与西欧国家整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需要寻找契机和平台来强化北约集体防御的能力,而导弹防御系统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且层次很高,包括各国军事情报共享、成员内部集中调度、强化北约内部集体安全观念等,是整合北约国家军事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第三,推进接近欧亚腹地的对峙线,实现对核心地带的控制。地缘政治理论学家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指出,谁控制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谁控制了大陆心脏,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统治世界。大国为了取得世界霸权,对于“心脏地带”的争夺从未停息,一战前的巴尔干危机,二战的德国入侵波兰,冷战时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最近的“乌克兰危机”,无一不体现“心脏地带”在地球版图上的重要意义。且“心脏地带”政治辐射范围广阔,控制这块区域直接有利于大国进取“新月地带”中东。北约此次反导系统东移,对于伊朗的战略压制也是实至名归。同时也为对俄罗斯的出海口实现战略包围的目标做准备,如果瑞典、芬兰加入北约,将会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共同构成对俄罗斯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包围,罗马尼亚也会与土耳其、保加利亚形成对俄罗斯黑海出海口的包围。从地缘角度看,这次东扩使北约反导系统形成了一条极其接近欧亚腹地的成熟“防御”加“攻击”线,对实现北约对欧亚大陆核心地带的控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北约反导系统东移的影响

第一,打破了世界范围的核均势,改变了全球战略力量平衡。美俄之间的核力量平衡是世界核均势的基础,美苏两国在1972年达成的《反导条约》是基于双方关于战略核打击能力竞争过程中的多轮博弈后达成的平衡,构成了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全球安全的基石。《反导条约》的签订为后来《中导条约》的履行打下了良好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积极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主要动因在于维持自身的战略优势,在自身经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防止美俄以外国家发展弹道导弹。这两个条约从整体上讲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美俄的核裁军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北约此次反导系统东移会产生两种可能结果: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罗马尼亚、波兰两国的弹道导弹防御基地装备标准3型防空导弹,必然会触发俄罗斯的不安全感,俄罗斯可能借口美国违反《反导条约》,全面升级军备,增加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俄罗斯《独立报》刊文称,为应对美国反导系统,俄已在位于波兰和立陶宛交界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具备核打击能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这种较量可能会扩展到全球美俄有利益分歧的各个区域,其他地区拥核国家也会被牵动,升级弹道导弹或反导系统。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俄罗斯经济能力无法承受军备竞赛,对罗马尼亚、波兰两国的反导基地部署也缺乏外交反制措施,那么,美国与俄罗斯的导弹攻击与防御的较量中,美国占了上风,美俄战略核打击能力全面失衡,维持整个世界和平的基石倾斜了。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美苏(俄)核战略平衡是冷战留给人类危险而宝贵的遗产,给世界带来了更加稳固的安全保障,每一次触动这种平衡都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可以确定,从全球安全的视角来看,北约反导基地建设的东移将造成国际安全体系的震动,其影响具有强烈的负面性。

第二,引发大国力量地缘政治的转移,导致相关地区持续动荡。近年来美国政府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能否成为美国继续掌握世界霸权的基础取决于一个重要条件:亚太的影响足够广泛,世界主要大国均以亚太为核心战略区域。此次北约反导体系东扩,进一步挤压了俄罗斯的欧洲战略空间,如果俄罗斯要维持大国地位,就要加快脚步向亚太发展。俄罗斯力量的转移会使美国从欧洲撤出相应的力量,加大在亚太地区的部署,北约的主要精力也可以转向中东。每一次大国力量的集体转移都会导致相关地区乃至世界持续的震荡。

第三,暴露出新冷战思维的端倪,不利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西方国家从未放松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乌克兰危机后,美欧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金融制裁,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和卢布的贬值,俄罗斯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国内压力。北约对美国维持其治下的单极世界有重要意义,这次北约反导系统的东移,将进一步恶化俄罗斯与美欧的关系。普京说,俄罗斯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持国际战略力量的平衡,以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冲突。俄国防部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对抗北约“紧挨俄罗斯边界”不断增强的兵力部署,2016年底前新建3个师应对北约东扩。当然,美国有足够的实力领导其盟友取得战略优势,其领导下的单极世界也将延续更长时间。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888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global/info_1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