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
2017-06-21 17:23:1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深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研究,既是认识把握我国社会思想领域状态的学术追求,更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国际范围内围绕意识形态的斗争一刻也没停止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也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小平表示,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非常尖锐激烈,存在着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意识形态建设则是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旗帜道路,事关发展方向。”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庞立生表示,掌握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前提和关键。话语权涉及话语的思想力和控制力,这牵涉到话语表达的资格和条件,是话语权的前提性问题;话语权涉及话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是话语权的关键性问题。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军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深刻改变中国面貌、引领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南。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

庞立生表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推进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基本理论的思想理解,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实践经验,凝练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基本规律,并结合世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需要,进一步彰显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各种话语声音中的主导地位。这对于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研究正在持续推进之中,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地位及思想内涵、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弱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面临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构建的关系等。

在庞立生看来,当前国内日益关注和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并使之上升为焦点性的学术话题;把维护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明确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方向;把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与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及其斗争紧密关联在一起,在对各种错误意识形态思潮的批驳中彰显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针对性;从学术话语、宣传话语与大众话语等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设路径与方法。

杨军表示,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已有研究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创新。但是,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还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如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内涵实质、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关系等。还有一些问题应该予以更多关注,如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形成机制和目标状态,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话语权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关系等。

庞立生表示,目前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元理论研究方面还缺乏突破,成为制约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思想瓶颈。需要从一般性的倡导和局部的阐释性研究,进一步过渡和探进到聚焦既具有重大理论影响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而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展开更加全面系统、更有学理深度和现实感的研究,从而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提供深刻的学理支撑。

张小平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一”和“多”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如何引领多样化文化思潮的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基于社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起到正确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合力与思想共识。因此,既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也要避免自说自话、自言自语,要敢于与各种思潮碰撞与交锋。在与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锋中才能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通过理论创新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解释力。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深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视域融合,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视角和维度”,杨军表示,在研究中,既要从总体上讨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及其构建,也要在具体领域开展专题性探讨;既要研究把握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要求、条件和基础,也要分析侵蚀损害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错误思潮,认识其发生作用的机理;既要着眼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来思考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路径,也要考量不同社会群体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态度与需求。

庞立生认为,今后深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一是要加强和夯实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要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的中国意识和中国立场,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的价值自觉。必须很好地挖掘和梳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建设所蕴含的理论思维和价值理念,找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机理,特别是注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还要赋予鲜明的实践性品格,要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做出理论回应。

张小平表示,应该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宏观上,要加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整合多学科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立体研究;微观上,要加强多层次有效性研究。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基础、利益诉求进行跟踪调研,通过实证性研究反馈其有效性,今后需重点加强微观研究。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85058,"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2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