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职称不再统一要求考外语和计算机
2017-01-10 16:55:29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升职称不再统一要求考外语和计算机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升职称不再统一要求考外语和计算机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升职称不再统一要求考外语和计算机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分为六个部分共18条。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至六部分是改革任务。最后,《意见》对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意见》明确,要完善职称系列,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意见》要求,要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要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意见》强调,要加强职称评审监督,严肃评审纪律,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打击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等违法行为。要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新华时评

让职称同人才相称

与时代同步

百姓盼望已久的职称制度改革,终于有了重大进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顺应群众长久关切,彰显让职称同人才相称、与时代同步的改革方向。

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制度,职称制度曾在专业技术人才激励、选拔和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一些弊端近年来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让专业技术人才叫苦不迭,也让职称制度变了味、走了形。

同时,现行的职称制度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其存在的行政干预严重、评审过程僵化、评审标准一刀切等问题,已成为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出彩的“绊脚石”。现实中,医术再高明的医生、教学能力再强的老师也难突破“不发论文休评职称”的硬杠杠,连奥运冠军也不得不为评职称奔波。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为评职称而在与本职工作并无太大关系的外语、计算机和发表论文上耗费了大量精力,这不仅背离了职称评定的初衷,更阻碍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冒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步伐,“不拘一格降人才”,让职称制度回归本来面目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一方面是要让职称制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需要,坚决抵制用同一个模子衡量、评价和培育人才;另一方面是要让职称制度真正实现政策、标准、程序和结果公开,避免职称评审权力寻租和行政化倾向,让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用求人找关系就能享受到职称制度带来的福利。

尚贤者,政之本也。对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中央态度十分明确,《意见》的要求部署也非常具体,各地应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速推进落实,让改革举措早日落地,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助推器,让职称同人才相称、与时代同步。

热点聚焦

克服“三唯”倾向 破除职称乱象

学术水平再高,不发表论文就评不上教授;明明工作跟外语不沾边,可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近年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越来越成为我国职称制度被人诟病的焦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对这项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势在必行 清理职称乱象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不仅涉及个人的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是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

我国职称制度主要经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技术职务任命、1977年至1983年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阶段。现行职称制度共设置科学研究、工程、农业、卫生、教师等29个职称系列。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职称制度的建立,对于激励、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与专业技术关系不大的指标也被塞进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职称评定,有时反倒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羁绊。

以职称外语考试为例,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一刀切”“鸡肋”等质疑。据报道,某作家已经出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并多次获奖,但由于不能通过外语、计算机考试,迟迟未能获得副高职称(二级作家),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此外,作为职称评定的“敲门砖”,职称外语考试成为部分机构与个人的摇钱树,滋生各种乱象:

考前,各类“保过”培训信息满天飞,有的培训班甚至公开指导作弊;考中,代考、传送试题答案等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考后,掌握考生个人准确信息的机构声称可以“网上修改成绩”。

如今,《意见》明确: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拓展空间 克服“三唯”倾向

除了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意见》还有诸多亮点,其中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指出,在高校中,唯论文已经成为硬要求:大学老师无论是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往往只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授课认真与否只能“凭良心”,如何揽课题、发论文才是“正事”。

不分行业特点,把学历、资历、论文等标准量化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逼着专业技术人员为评上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程德安认为,这种人才评价标准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甚至成为迟滞专业人员冒尖的障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被职称卡住无法施展,损失的是行业、社会甚至国家的利益。

为此,《意见》强调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认为,《意见》的颁布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拓展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我国人才供给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放管结合 合理下放评审权限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超过70%的教师认为,“指标分配不合理”“评价过程不透明”“评价标准不科学”这三项是当前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地方职称评定采取“退多补少”的政策,让老师们十分苦恼。“打个比方,假如我们学校100个老师中有15位是高级职称,按规定要求的比例却是10%,那么就不会再分指标了。”湖南怀化的一位校长说,曾有一段时间,连续5年学校都没有指标。

专家认为,门槛高、名额少、行政力量参与的职称评定制度,不单伤害某个老师,甚至对整个教师队伍都有冲击。“一来了指标,教师队伍就不团结了,为了得高分,有的老师不惜走极端。”

在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独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单独评审。

在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方面,《意见》提出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专家认为,这就更需要注重职称评定中的公平、公正、公开,讲求程序正义,要制定出符合职业特点、能够客观反映个人业绩的多维评定标尺。在下放权限的同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监管,做到放管结合,切实维护职称评审公平公正,严厉打击学术造假和腐败行为,维护职称评审的清朗空间。

总之,职称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的“绊马索”,而应该是推动人才发挥才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助力器”。

权威访谈

保持总体稳定 适时调整整合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就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意见》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意见》明确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答: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方面,《意见》提出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适时调整、整合,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

在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方面,《意见》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强化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强调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强调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并向基层一线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

在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方面,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单独评价。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畅通职称申报渠道。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严肃评审纪律,加强评审监督。

在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方面,《意见》明确提出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同时,建立职称评价服务平台,探索跨区域职称互认。

问:《意见》在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举措?

答:《意见》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二是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成果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三是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四是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注重考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五是向基层一线倾斜。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问:《意见》在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为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意见》提出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微观管理,减少事务性工作。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和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要化繁为简,按照“于法周全、于事简便”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条件和程序,减少交叉评价和“多头”评价,让专业技术人才少跑腿、少填表、少准备资料,减轻人才“被评价”的负担。同时,要避免“一放就乱”,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

问:《意见》在加强职称评审监管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一是完善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二是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三是健全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四是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五是建立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随机抽查、巡查制度;六是严禁社会组织以营利为目的开展职称评审。

问:请您谈谈对贯彻落实《意见》有什么具体部署?

答:按照《意见》要求,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力争3年内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629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1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