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后真相”时代的假消息
2017-01-10 16:49:45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核心提示】社交媒体在假消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散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误导舆论的力量强大。人们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信息有不少来自亲友和熟人,对他们的信任会弱化人们的认知过滤机制,造成对疑点视若不见,不辨真伪;而且,消息在熟人圈里更易传播和扩散。媒体有责任呈现真实的新闻报道,审查一切疑似虚假、夸大、带有煽动性的消息,尤其要防范假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式扩散。

2016年11月,英国《牛津词典》公布了2016年年度词汇——“后真相”(post-truth)。该词用于形容“陈述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影响力弱于诉诸情感和个人信念”的情况。

“后真相”一词最早见于美籍塞尔维亚剧作家史蒂夫•特西奇(Steve Tesich)1992年发表在美国《国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却在诞生20多年后被评为年度词汇,足以说明该词所指现象在今日格外严重。《牛津词典》编纂人员表示,2016年“后真相”一词的使用率是2015年的2000%,而这与英国“脱欧”公投,美国总统选举前各种依据不足、片面、有意歪曲事实的消息和观点“满天飞”密不可分。人们为何会轻信假消息?假消息是怎样迷惑民众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假消息利用心理弱点

已有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导致人们相信假消息的一大心理因素。确认偏误指的是一种从能够确认自己已有信念或假设的角度搜索、解读、回忆信息,但对其他可能性缺乏考虑的倾向。美国梅里马克学院传播与媒体系助理教授梅丽莎•钦姆达斯(Melissa Zimdars)说,现在很多资讯网站和社交媒体可能在助长确认偏误,包括用户对某类内容表示出喜爱或兴趣越多,网站向其自动推送的类似内容就越多;或者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关注对象、订阅推送频道,这都使个人偏好和信念不断被加强。而且,即使看到与自己观念不符的信息,人们的偏见依然可能被确认,因为人们会试图寻找“异见”的错误。钦姆达斯提到,除了完全虚构的消息,经过夸张或讽刺手法处理的信息、流言、极端偏颇或歪曲的观点、伪科学、有意激起仇恨和歧视的言论等都有可能借助确认偏误进行传播。

美国天普大学数学系教授约翰•艾伦•保罗斯(John Allen Paulos)表示,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也是一种使人易被假消息欺骗的认知弱点。合取谬误指人倾向于认为多重条件比单一条件更有可能发生,但从概率学来看,多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概率不会高于只有其中之一实现的概率。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虚假故事构思精巧且情节具体、富含细节,人们就容易掉入陷阱,即使它的真实性并不比一则写法简单粗糙的假消息更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学院教授S. 希亚姆•孙达尔(S. Shyam Sundar)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研究网络新闻消费心理。他发现,假消息横行的关键原因是人们对消息源的可信度不够重视;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迅速发展,信息量剧增、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也使核查消息源的难度上升。

孙达尔曾主持过一项研究,了解网络新闻阅读者在评估消息可信度时,是基于近端消息源,如门户新闻网站,还是远端消息源,如直接“生产”新闻的媒体网站。结果显示,对于消息参与度高(该消息涉及的话题对读者而言很重要)的读者来说,近端消息源可信度高时,远端消息源可信度显著影响他们对消息可信度的判断,而近端消息源可信度低时,无论远端消息源可信度高低,他们都会判定该消息可信度低;相反,消息参与度低的读者仅将近端消息源的可信度作为消息可信度的主要判断依据。可见,如果一条消息不在自己关心的话题领域内,人们大概不会全面考察其源头,假消息由此有了可乘之机。

社交媒体成假消息传播源

美国罗格斯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教授约翰•V. 帕夫利克(John V. Pavlik)对本报记者说,社交媒体在假消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散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误导舆论的力量强大。人们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信息有不少来自亲友和熟人,对他们的信任会弱化人们的认知过滤机制,造成对疑点视若不见,不辨真伪;而且,消息在熟人圈里更易传播和扩散。

孙达尔提出,从社交媒体到新闻网站、在线商城、搜索引擎,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都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选项,而在个人化空间里人们会放松警惕,产生虚假的安全感,较少核实接收到的信息。孙达尔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媒体的个性定制功能用户更多地感到“这个产品真实地反映出我是谁,代表了我的核心个人价值观”,而这种增强的身份认同感,会影响其对信息的处理方式。这些用户对研究人员伪造的健康资讯进行核实的概率更低,相信的概率更高,且更趋于遵循资讯中的错误建议并将其推荐给亲友。也就是说,在能够建立个人形象、定制个性化服务、与关系相对近的人展开互动的环境里,人们识别鉴定假消息的能力会减弱,而社交媒体正好具有这几个特征。

学会识别专业化包装下的虚假

帕夫利克强调,媒体有责任呈现真实的新闻报道,审查一切疑似虚假、夸大、带有煽动性的消息,尤其要防范假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式扩散。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州立学院主管学术项目副校长托马斯•P. 麦基(Thomas P. Mackey)表示,信息时代的公民不仅应具备有效使用互联网和数字设备搜索信息的能力,还要学会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包括反思自己在处理信息时是基于什么样的情感和信念。人们不常查证那些与自己的看法、预期相符的消息,却可能对与个人迥异的观点“多看几眼”,这就提醒我们,分析信息时应有意识地跳出成见。另外,不能仅因一条消息流传甚广或是图文并茂、含有各种文字和视觉元素就判断它的真实性。社交媒体的特性能使一个人发布的一条主观猜测或评论蔓延,甚至演变为迷惑成千上万人的阴谋论。得益于先进丰富的媒体工具,如今假消息也常常被设计制作得十分精致诱人,不实信息、偏见隐藏也会被专业化包装。因此,辨别消息真伪时需要综合评估消息的来源、内容、形式。此外,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可以是消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这就更要求人们规范自己在公共舆论场所的行为,在发言、分享、“点赞”前三思,避免成为假消息的始作俑者或“帮凶”。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6293,"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1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