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事入侵巴拿马案首次公审 美国称此案应不予受理
2016-12-19 16:21:07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图为诺列加在发表公众演讲

据埃菲社华盛顿12月9日电,1989年12月,美国以毒品走私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对巴拿马进行军事干预。20多年后,美洲人权委员会于令天就此事件首此进行公开审理。

美国入侵巴拿马的目的是抓捕该国当时的领导人诺列加。华盛顿指控诺列加推动当地的毒品走私,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这正是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发动人侵的理由。于是美国打着这个旗号于1989年12月20日派出2.6万名士兵入侵巴拿马。

巴拿马申诉人要求美洲人权委员会就美国在入侵过程中侵犯人权的行为作出最终判决。根据不同消息来源的统计,该事件共造成500至5000人死亡。

美国要求美洲人权委员会拒绝受理该案,或者至少等到本月20日巴拿马特别委员会提交对该事件的第一份调查报告之后再受理。巴拿马今年7月20日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将用两年的时间调查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真相。该委员会的目标包括确定受害者的身份和人数、在国际法专家的支持下提出补偿建建议,着手调查美国入侵事件的发生过程并计划在本月20日,即美国入侵事件27周年纪念日当天,提交第一份报告。

美国国务院官员出席了在美洲人权委员会所在地华盛顿举行的公开审理,并表尔自1993年该案被受理以来,美国的态度一直是此案当不予受理。

巴拿马申诉人的律师希尔马·马戈则认为拒绝受理此案实属无礼,井要求美洲人权委员会追究美国应当承担的责任。(参考消息)

链接:

美军入侵巴拿马至今仍疑云重重

陶短房 来源:环球时报

巴拿马政府2016年7月20日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当年美军入侵的真相进行调查,初步定于12月20日发布首个调查报告。1989年12月20日,美国出动近3万名士兵和300架战机悍然入侵巴拿马并推翻该国政府。尽管此事已经过去26年,但这起曾轰动世界的入侵事件却依然留下诸多疑团。

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战事本身乏善可陈:巴拿马国防军只是由国民警卫队升级而来的一支治安武装,装备低劣且缺乏重装备,而美国则动用了包括隐形战机在内的“不对称”作战能力。而且一方是蓄谋已久,另一方却措手不及,可以说这是一场毫无胜负悬念的战争。

但这场短暂军事行动却留下许多不解之谜,首先就是美国何以对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翻脸,甚至欲除之而后快?毕竟二战后列强很少采取“抓人”的办法解决不听话的外国领导人,即便“抓”,一般也会很快交给该国新政府,以凸显行动的合法性。例如后来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就是在被美军抓获后交给新的伊拉克政府审判。但诺列加却是绝对的例外:他不但经历了“掘地三尺”的抓捕,而且直接被带回美国审判,1992年判刑40年,后虽递减至20年,但2008年不待服刑期满就被引渡到法国接受“洗黑钱”审判。后来刚被假释,2011年12月又被引渡回巴拿马,接受“政治暗杀”的审判,恐怕得在监狱里“把牢底坐穿”。离开美国继续坐牢、却多少有了些“话语权”的诺列加曾宣称,这是因为自己早年和CIA合作的“黑历史”对美国颜面不利,因此要一劳永逸封住他的嘴,但事实真相如何还不得而知。

另一个让世人疑惑的谜题是,美国抓获诺列加,并未让美国巩固对巴拿马运河的占有。1990年,巴拿马国旗在运河区时隔87年首次升起,2000年运河区被巴拿马政府收回。当时有评论称,美国人耗费数十亿美元打了一场战争,事实上却加速了运河区的丧失。

大多数“解谜者”认为,这是因为美国对巴拿马运河区的统治在整个拉美和巴拿马国内几乎得不到任何公开支持,这使得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也不得不打着“维护巴拿马运河条约”的旗号发动战争。入侵巴拿马的当天,美国就在自己占领的巴拿马运河区扶植恩达拉出任巴拿马总统,但恩达拉不愿背负“美国刺刀扶起的总统”骂名,较诺列加更起劲地争取巴拿马运河主权。有苦说不出的美国迫于大势,也只好“忍痛割爱”。

此外,美国是个喜欢“打群架”的大国,即便攻打弹丸之地格林纳达都要纠集十几个“帮手”。之所以如此,一来风险和成本可以分摊,二来能彰显“得道多助”的“大义名分”。但入侵巴拿马却自始至终是美国在单打独斗,因此被史学家称为“美西战争后美国独立发动的唯一一场海外战争”,这也同样成了一个谜。

而对于巴拿马人民而言,还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谜团未解——到底美军入侵行动给巴拿马造成了多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今没有确切统计。巴方死亡人数估算存在多个版本,从两百余人至数千人不等。据称,美国向推翻诺列加后扶持的巴拿马新政府提供了5亿美元的援助,此后的巴政府也与华盛顿关系密切,导致巴拿马多年来从未对入侵事件进行真相调查。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678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shishi/1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