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群众获得感淮安区率先在全市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便民服务体系

邱菊朱杰素林

本报讯今年以来,淮安区围绕解决群众就医堵点热点问题,扎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率先在全市拓展“智慧医疗”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举措,多层次、差异化、全方位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开启便民惠民新模式,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

淮安区以国家和省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文件精神为指引,借助健康信息化手段,整合手机APP和微信等线上资源,与院内自助服务终端等线下设备,形成线上线下的多渠道便民服务体系。重点强化了三项举措。一是建“通道”,提升信息系统互融水平。该区投入2700余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区,涵盖医疗、公共卫生、电子健康档案、家医签约、远程医疗和应急指挥等上下一体、互联互通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为就医信息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保存使用开辟通道,既方便医生了解病史诊断病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用药,也可让家庭医生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健康管理。二是消“堵点”,构筑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构建了集网上挂号、线上支付、预约诊疗和自助查询功能的线上服务平台,配备了集自助挂号、健康宣教和自助打印等功能的线下自助服务终端,形成线上线下综合应用,借助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为群众提供多层次便捷就医服务。系统运行以来,共有3000余名患者使用了线上挂号和预约诊疗服务,100余万人次使用了自助服务终端,手机支付金额达7000余万元。三是重“实用”,助力健康扶贫攻坚工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在读取个人社保卡信息时,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众身份,确保“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到位;对接医保等系统,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和托底保障等报销一站式结算,患者只需交纳个人自付部分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形成从入院、住院、出院、离院的闭环管理;建立了覆盖全区所有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平台,上级医院专家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基层医院、村卫生提出的会诊申请进行在线问诊,也可以通过平台查阅患者电子病历等资料,帮助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取优质的医疗资源,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在提高诊疗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9868,"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9/1225/9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