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美 生活好 人欢喜——涟水县梁岔镇费庄村“蝶变”记
融媒体记者刘华宋莹莹
通讯员包正飞刘艺
实习生周俊岐
时值寒冬,这一天却暖阳高照,涟水县梁岔镇费庄村低收入户朱红军风风火火赶来接受参访,衣服上还沾着装修涂料。提起即将入住的新居,朱红军的脸上掩饰不住高兴:“112平方,三室一厅两卫,宽宽敞敞。地板、厨房、墙面都装好了,好好打扫打扫,再有十几天,一家四口就能住进新房了!”
朱红军入住的小区叫费庄村“新社区新生活”,光听名字,就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朱红军告诉记者,他要照顾长期瘫痪在床的母亲,无法外出打工,正好自己有水电工手艺,村里安排他到小区里做水电工,一年收入两万多元,老房子拆迁后还拿了两套新房,“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道路宽阔干净,栋栋楼房林立。崭新的村部内,红色代办点、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点一应俱全。村党总支书记王以中说,以前的费庄,是省级经济薄弱村,村庄环境脏乱差。2013年以来,涟水县梁岔镇党委对费庄村开展环境专项整治,效果显著,达到了淮安市卫生村标准,现在正在申报省级水美乡村、省级田园乡村。2017年,村里抓住省委省政府帮扶的机会,大力开展整村推进和土地整理项目,目前一期29栋496套住宅全部建好,二期106套住宅处于扫尾阶段,并修了4公里沥青路、5公里水泥路,修建防渗渠8公里、桥梁20座。通过整理废沟废塘,平整了将近3000亩土地。“费庄现在是田成方、土成块,旱能灌、涝能排、路通畅,老百姓都搬进了崭新的楼房。”王以中高兴地说。
土地整理完成后,梁岔镇党委通过开会研究讨论与实地考察,采取科学减贫策略,决定将费庄村作为产业兴村“示范片”进行打造,重点在费庄村实施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精品工程,指导费庄村成立雨润土地流转合作社,将2000亩土地流转给3个种植大户。
村党总支按照镇党委实施的党建引领+扶贫模式,王以中领办成立红太阳合作社,吸收村干部、老党员、低收入户15人入股,承包1000亩土地,种植果木和观赏苗木,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带动低收入户和村集体增收致富。目前,已建成葡萄园、石榴园、杏树园、桑椹园、猕猴桃园等。其中,葡萄园效益初显,吸引人们前来游玩采摘。
村民王守华十几年前在外打工,因剪裁钢板时发生意外,导致右臂截肢,生活一度陷入困顿。合作社成立后,村里安排他到合作社看管土地,年收入达到3万元。“自从身体残疾后,没法出去打工挣钱,日子过得艰难。现在不同了,每天到合作社上班,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人人有事做,个个能苦钱。”这是费庄村百姓最真实的感受。截至今年11月底,费庄村经营性收入已达到35.68万元,村里2700平米的幼儿园、功能齐备的养老之家也将落成使用。现在的费庄村,真是美丽村庄百业兴,村民生活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