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时间之轴 空间之轴 发展之轴——专家学者集聚淮安共绘大运河文化带美丽卷轴

融媒体记者李蓉

昨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苏北区域专场会议在淮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德海在开幕式上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实践工程,也是一个文化理论工程,对江苏特别是苏北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

来自苏北五市的15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现场报告和交流发言中,为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和苏北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大运河文化带时间之轴、空间之轴、发展之轴功能定位的概念同时跃然而出。

时间之轴,联通了古今。大运河文化带是一条时间之轴,实现了历史与当下的联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表示,漕运文化是大运河文化带中的重要一环。淮安在漕运史上地位重要,除了漕运文化外,大运河文化还有水工技术、航运工程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建设过程中,要先“摸清家底”,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调查,普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家底,真正把大运河文化带的资源调查清楚,把现状了解清楚。

会上,像王健这样思考历史与当下的学者不在少数。来自盐城的学者陈建新以《古淮河口史,黄河故道风——探析阜宁羊寨黄河故道桃花源的历史文化渊源》为题,探索了黄河故道桃花源的历史文化渊源。

空间之轴,沟通了区域。大运河文化带是一条空间之轴,推动了运河沿线城市与地区之间区域互通。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过程中,淮安着力打造“运河之都”,扬州积极做靓“运河原点”。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姜师立表示,扬州和淮安这两座城市都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文化遗存丰富。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扬州和淮安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淮安通过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等举措,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利用运河遗产促进经济发展成绩明显。

宿迁也是运河沿线城市。宿迁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于学洪以《宿淮两地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劣势比较研究》为题,对两地生态经济发展作了深入研究。

发展之轴,推动了融合。大运河文化带还是一条发展之轴,推动了文化建设和经济繁荣的“融会贯通”。发展之中如何保护,保护之时如何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张强以《关于运河文化遗存保护与经济建设的思考》为题,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张强认为,保护应放在第一位,要立足于大运河的历史现状,防止一味发展经济、盲目性建设而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姜师立希望,淮安进一步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规划,尤其是在运河遗址的展示方面,要充分结合文化保护、文艺创作等方面,让老百姓更直观地感受到运河遗产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进而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

会上,《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对策建议》《大运河水工历史文脉挖掘与生态走廊建设》《江苏运河文化体系构建中盐河的功能与连云港的定位》等一篇篇论文,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979,"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9/0131/6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