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文字——走读淮河生态经济带之蚌埠篇

李扬刘晨陈昂王健全周洋季明稳王昊黄永东

“千里淮河穿城过,华夏故里英雄多。”蚌埠市歌《美丽珠城》第一句就唱出了这座城市与淮河的不解渊源。

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因盛产珍珠而被称为“珠城”。4200年前,大禹在这里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2200年前,垓下悲歌,在历史的时空中回响着余音;“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中国治淮的史诗曾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伴水而生、治水而荣,因水而兴、拥水而美。随着国家发改委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安、蚌埠等城市共同推动和参与的这一国家战略正式落地。今天,作为安徽省委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有了更多令人期待的风景……

蚌埠日报记者

本报融媒体记者

通讯员

蚌埠闸上说治淮——从大禹治水到淮水安澜

洪涝交替、水灾连年,历史上,淮河曾给沿岸人民留下了太多哀伤。蚌埠,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是治淮的最前线。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中记载的禹会诸侯,就发生在蚌埠西郊涂山南麓的禹会村。

在蚌埠西郊,有两座山,一座叫荆山、一座叫涂山,千里淮河从二者之间穿过。相传,荆涂二山原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劈山导淮,才把两座山分开。大禹治水时,娶了涂山氏女为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就在去年12月2日,禹会村遗址成功通过国家文物局综合评定,进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千百年来,蚌埠的发展史始终绕不过治淮。蚌埠地区盛行的“东方芭蕾”花鼓灯艺术,相传就是从农民农闲时祈祷风调雨顺的仪式演变而来。

在蚌埠市区,沿着淮河大坝行走,宽阔的淮河碧波荡漾,我们可以看到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也可以看到横跨在淮河这条丝带上的蚌埠闸。

“在防洪上,蚌埠闸的作用尤为突出,它在汛期可以调节洪峰,减轻淮北大堤的压力,保证沿岸城市安全。”蚌埠闸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张文斌向我们介绍,蚌埠闸建于1958年,1962年基本竣工,随后又在1973年、1984年、2000年和2007年进行了多次扩建,具备了防洪、蓄水、灌溉、航运、供水、发电等综合功能。

蚌埠闸仅是蚌埠人民治淮的一个缩影。1951年,毛泽东主席要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从此,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治淮战争。当年11月21日,蚌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治淮工程动工,蚌埠军民肩挑背扛,用汗水筑起了淮水安澜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水利工程兴建,蚌埠市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的工程体系,治淮迈向新的阶段。据蚌埠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蚌埠市正在抢抓中央、省加大水利投入的有利时机,着力构建防灾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水利信息化和水利公共管理服务“五大体系”,全力构筑治淮新格局。

龙子湖畔看新景——从环湖集聚到拥河发展

行驶在宽阔的东海大道,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放眼望去,处处是繁华都市的亮丽,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就在这条道路上。

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繁华,便又被另一番城市间的山水美景所吸引,那便是龙子湖畔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登高远眺,一座圆形小岛宛如一轮满月落入明镜般的龙子湖,三峡、福建和皖南等全国各地450所传统民居建筑坐落在岛上、倒映在水中。“蚌埠是一块有文化的土地,古民居在这里安家,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文化大家冯骥才对这个项目曾发出如是感慨。

事实上,“湖上生明月”项目仅是蚌埠市开发龙子湖的一角。龙子湖公园、龙子湖大桥、龙子湖桥头公园……如今,龙子湖处处是美景,已成为蚌埠又一张亮丽名片。在感慨蚌埠城市建设的成绩时,同样令人惊叹的是蚌埠近年来经济跨越赶超的发展速度。

作为安徽重要的老工业城市,创新一直存在于蚌埠发展的基因中。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工业城市和“一五”“二五”重点发展城市,蚌埠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安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台收音机都在这里诞生。

在龙子湖东岸的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园,薄如蝉翼、可以弯曲的世界最薄0.12毫米电子触控玻璃令人惊叹。现在,蚌埠正围绕“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定位,着力打造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

在淮河北岸,2004年新成立的淮上区同样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投资上百亿元的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吉星农贸市场、中华玉博园等大项目的集聚效益,让“拥河发展”成为现实。

从城市建设到经济发展,蚌埠这颗淮河明珠愈发璀璨夺目,也让我们相信,在安澜淮河的守护下,淮河两岸经济崛起的梦想指日可待。

淮河两岸话新梦——从单打独斗到珠联璧合

蚌埠地处淮河中游,既是淮河流域承接上下游的节点城市,又承担着建设“两个中心”的历史使命。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一历史机遇面前,蚌埠表现出了勇立潮头的时代担当。

去年9月7日,首届淮河流域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蚌埠举行。沿淮30多个地市的政府领导以及环保部、工信部、水利部、中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共商淮河流域绿色发展大计。

更可喜的是,今年11月9日,《蚌埠市淮河流域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为蚌埠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规划支撑。

如今,绿色发展成为淮河两岸各地的共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也成为蚌埠市各界关注的焦点。蚌埠日报社策划实施了“行走大淮河、探路新发展”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通过走读包括淮安在内的淮河流域城市,为淮河生态经济建设出谋划策。蚌埠市委党校专门成立了由2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组,先后赴信阳、淮安等地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探寻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蚌埠担当”打下了基础。

“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寄托着沿淮人民对发展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唐敏说,在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等流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淮河流域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多次在淮河沿线城市调研的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马同金建议,淮河流域一体化发展,目前交通是最大的瓶颈,“淮安、蚌埠、信阳三个增长极分属江苏、安徽和河南三省,可以通过打造多条沿淮通道加强三个经济增长极之间的联系”。

在蚌埠,既有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奔走呼吁,又有生动的绿色实践……近年来,蚌埠先后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并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千里淮河一线牵。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淮河儿女,一定会携手共同谱写淮河美好的明天!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984,"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9/0127/6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