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记今世缘淮安运河之声合唱团
融媒体记者唐筱葳
通讯员何春阳马峰
“让我歌唱着,愉快地生活。”很寻常的一句话,记者在今世缘淮安运河之声合唱团采访时听到,心弦却为之触动,丝丝感动、点点向往油然而生。
今世缘淮安运河之声合唱团,是淮安最早正式登记注册的民间文艺团体,他们怀着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用美妙动人的歌声尽情唱响时代的和谐之音。
建团三年来,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乃至国际重大合唱艺术赛事,展示周总理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知名度,彰显淮安的软实力;他们主动配合全市重要战略部署,围绕中心用合唱的形式为之鼓与呼;他们贯彻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深入基层惠民演出,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他们心齐音合,唱出了人生的快乐,唱出了时代的旋律,唱出了信仰的力量。
跃动韵律中愉悦自我
2日晚上10时许,市文化馆门口,一群身姿挺拔、脚步欢快的合唱团团员,说笑着渐次走出。为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场音乐会,连续两个月来,团员们每天坚持排练六七个小时。这会儿,他们结束了当日的排练各自回家。
“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30多年,工作时每天各奔东西、早出晚归,难顾彼此。现在退休了,竟然可以一起练歌,一起登台演出,真是幸福!”“是啊,人生之秋如此美好,知足了。”摇曳的灯光下,团员朱友冬和团员荀光夫妻俩踏着斑斓的落叶,轻声交谈,声音因长时间练习略带沙哑,微笑的脸庞却不见疲惫。
重阳将逝秋正浓,金黄簇簇意昂然。这支建团三年的合唱队伍,他们有从不同岗位退休的老干部、职工,也有少数在职人员,因为对合唱的喜爱、对艺术的崇尚走到了一起,也因为在追求艺术的美好中收获更多,沉浸其中、乐在其中。
共享生命甘甜的还有男低声部郭春雷、女高声部丁海玲。他们夫妻俩同时加入合唱团,红袖添香夜练歌,鸾凤和鸣夫妇随。
胡晓华等五位团员家住淮安区,每次排练,他们相约而行,从公交车转有轨电车,再骑哈罗单车到文化馆,单趟用时就要近两个小时,尤其是近一个月,往往到家都已是深夜,但他们风雨无阻。胡晓华说:“那随着心情跃动的音符就像有魔力似的,让我的生活都有了激情。”
团员马峰,自加入合唱团,他甘当“团管家”,给团里复印歌词、协调外出演出交通住宿等,大事小事都忙得不亦乐乎,只因为喜欢合唱的和谐之美。
和谐音符中激荡温情
“合唱之美在于和谐,这种艺术感染力,把近90名合唱团员凝聚在一起,他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吸引着,相互温暖着。”采访中,杨信介绍说。这位新华社全球图片中心驻淮安资深记者,在无意中接触到这个合唱团后便被其吸引,久而久之也成了一名“编外团员”。
杨信回忆,在迎接周总理诞辰120周年“思念与前行”演唱会的排练期间,正值严寒。有一天下着大雪,他穿着军大衣来到文化馆,有一位团员打着喷嚏、流着鼻涕,却直着身板、挺着胸脯,和大家一起认真地练习着。听一旁的人说,这位团员刚刚还和感冒的小孙子一起挂水,到时间了,他便把孩子托付给旁人照看,自己拔了输液管坐着公交就来了。
杨信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感动,一旁的队员说:“殷老师发着高烧都坚持来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
队员提到的“殷老师”,是合唱团的特邀艺术指导殷力甫,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20多年前在淮安工作过,把淮安视为第二故乡,三年前受邀加入合唱团任首席指挥,每年都会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从海南飞赴淮安,精雕细琢,把这支业余队伍带入艺术殿堂。
殷力甫说,是团员们追求艺术的执着和心向和谐的温馨打动了他。常任指挥陈英,家里家外的事较多,有时没办法还得把小孙女带到排练场地,指挥时就把孩子放在一旁,登上指挥台全情投入、浑然忘我。团员乔翠萍出了小车祸,行动不便,就让爱人送她来排练,只因为“不能因为个人影响大家进度”。
袁美娟被团员称作“主心骨”,她也常常被团员的友爱互助打动。去年底,多场演唱活动临近,她看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心急如焚,又不忍心催促大家,便在群里发出自愿报名排练的通知。消息刚发出,团员王虹第一个就报了名,紧接着许长艾等团员接龙,家住淮安区的胡晓华、在家照顾生病母亲的崔阳、生病的纪翠霞……近50名团员相继赶来。怕路不好走,郭凯早早就出发了;知道刘济生出行不便,陈洪招呼着“刘跟我走”!这样的场景让袁美娟眼眶湿润了,她感慨万分,在朋友圈把这些信息发出去后,获得了几百个点赞。
和音共奏中拥抱社会
“拉着我的手,走在你身后,紧紧跟着敬爱的党,涉过冰冷的河流,走过坎坷的小路,永远不回头……”1日晚上7时许,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大礼堂座无虚席,在《把一切献给党》熟悉而悠扬的旋律中,即将于6日晚在大剧院正式推出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今世缘淮安运河之声合唱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场音乐会”正在预演。该校党委书记吉文桥表示:“这是为我们送来了精神食粮!”该校为合唱团免费提供场所、音响灯光,甚至帮着搬运乐器,用行动欢迎这支优秀合唱团的到来。
合唱必须合心,心齐才能音和。他们在历次重大赛事中屡获大奖,金光闪烁的奖牌里饱含着辛勤的汗水。三年来,在海南三亚国际合唱节比赛获银奖,摘得“首届苏北民歌邀请赛”金奖,连续两年斩获运河沿线城市合唱邀请赛一等奖;今年6月,参加中国音协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内蒙古合唱节比赛,在21个省市、48个合唱团、2200名参赛演员的激烈角逐中,以两首混声合唱歌曲荣获骏马奖(金奖),以两首女生合唱歌曲荣获雄鹰奖(银奖)。配合全市重点中心工作,他们参加全市大型纪念晚会《穿越世纪的缅怀》的演出,参与市委组织的江苏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珠江电影交响乐团、北京满天星交响乐团三场大型纪念文艺演出,在第十二、十三届台商论坛以及喜迎十九大、建党95周年、百姓文化节、双拥慰问等演出现场,都有他们演出的身影。他们深入军营、企业、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惠民演出,累计为社会各界奉献50多场次精彩纷呈的合唱艺术大餐。
他们用歌声和着社会的节拍,用歌声叩响社会的大门,也用歌声赢得了社会的共鸣,奏响了社会的和谐之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上,他们领唱合唱的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唱得深沉凝重、大气磅礴,深切地表达了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给予他们最荣耀的嘉奖;第十八届盱眙国际龙虾节文化交流晚会上,他们的混声合唱《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等5个节目,从容、大气、优雅,具有强烈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穿透力,令人震撼、心动;今年元月16日下午,在2018年淮安市迎春大拜年文艺晚会录制中亮相舞台,合唱团的京歌合唱《流水恋歌》,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腰带扎起来,白手套戴起来,军歌唱起来……在2018年庆祝建军91周年暨“八一”军旗红双拥文艺晚会上,他们演绎的《志愿军战歌》《打靶归来》,激情澎湃、荡气回肠,让不少官兵热泪盈眶,合着节拍久久鼓掌。
“建团才三年,我们还年轻,以后的道路还很长……”采访结束时,团长袁美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