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多年贫困村今年村集体收入将达30万元淮安区:“百面红旗”激发乡村振兴蓬勃生机

融媒体记者王正道杨尚

通讯员朱天羽黄洁

走进淮安区钦工镇宋集村村部,一面“发展红旗村”的旗子格外醒目。“村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种植薄壳山核桃,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包菜、萝卜等蔬菜。今年,包菜亩产达4000公斤,不到3个月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预计今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30万元。”谈到甩掉多年的“穷帽”时,村党总支书记谷洲长长地舒了口气,“是‘百面红旗’创评激发了大家的发展决心。”

今年以来,针对农村“空心化”背景下抓乡促村责任落实难、工作推进难、实绩考核难等问题,淮安区在村级党组织中启动实施“百面红旗”创评活动,有效激发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乡村振兴的动力不断释放,基层党组织的根基不断夯实。

争着扛红旗

在淮安区334个村居中开展的“百面红旗”创评,包括“党建、发展、服务、文明、和谐”五种类别,每类红旗评选20面,涉及45个项目99个评分指标,每半年评选一次。“党建红旗”考核党组织功能发挥等,“发展红旗”考核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服务红旗”考核联系走访群众、为民办实事等,“文明红旗”考核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和谐红旗”考核党群干群关系等。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百面红旗”创评不仅在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更在群众中引发强烈共鸣。

“村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顶着大太阳,脱掉鞋子,到田里放水、治虫。”村民们如此评说村干部们的变化。

“不会过日子看邻居。”“落后不会生根。”第一次评选没有获得红旗的村党总支书记们心中藏着一股不服输的犟劲。“身边的典型可学可信,近期我们就去学习‘红旗村’经验,做好土地脱贫和土地致富文章。”复兴镇陈杨村党总支书记杨云说。

甩掉穷帽子

淮安区在江苏来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百面红旗”创评将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该区遴选出南湾村等6个省定、市定经济薄弱村(居),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社区股份制改革、产业扶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开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下转A2版)

上一篇: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韩正到会祝贺 赵乐际代表党中央致词 下一篇: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 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5861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1031/5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