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让梦想在科研中飞翔——记我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孙苏阳

融媒体记者张小燕

一项科研梦,一份土地情。农业专家孙苏阳扎根淮安大地,以田地为家,以小麦为伴,以淮麦崛起和农民丰收为梦想,22年执着坚守,将青春和汗水洒在淮安这片土地上。他结合淮安地处南北过渡气候带的区位特点,利用我国独有、世界首创的“矮败小麦”开展大规模的冬春轮回选择育种工作,试验研究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初心不渝,22个春夏秋冬的执着坚守

1996年8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的孙苏阳,到市农科院麦豆研究室任技术员。当时,淮安小麦生产主要种植外来品种,本土培育的品种少、种植面积小,怀揣“培育‘淮麦’系列优良品种,为当地老百姓增收服务”的梦想,孙苏阳开启了小麦育种的科研人生。

10月,播种;冬春季,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授粉杂交、选择材料;6月,分类收获、晾晒;7月,室内考种、选择和试验总结;8月,实验室研究分析;9月,试验设计……周而复始,经年轮回,一干就是22年。

“小麦生长周期长,育种需要长时间在田间观察。”孙苏阳说,特别是每年4月到5月,是小麦抽穗扬花杂交、品种性状选择的关键期,在田间从朝阳初升干到披星戴月是常有的事。

那一年,孙苏阳的孩子5月1日出生,而他田间还有部分小黑麦杂交工作没完成,“到医院看了一眼刚出生的孩子,转头就去了试验田。”孙苏阳回忆道,“22年来,国庆节、五一节基本没休息过,想想对家人还是挺愧疚的……”

配种、选择、产量比较试验、两年小区试验、一年大区试验……每个品种通过省或国家审定,需要八到十年。看似简单,每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梦想很重要,再苦再累再困难,科研都不能丢!”孙苏阳说,早些年,科研经费少,科研条件差,有时候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是凭着执着的信念,22年来他把绝大部分精力奉献给了小麦育种工作,(下转A4版)

上一篇:天山雪松根连根 淮安七师心连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党政代表团来淮考察 下一篇:我市秋粮收获陆续展开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5949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1020/5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