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高擎党旗 聚焦聚力 为淮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五年来全市组织工作回眸

又是五载砥砺前行,又是五载葳蕤春华,又是五载硕果盈枝。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2013年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和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紧扣中心大局、奋力担当作为,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改作风强本领,努力将新时代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不断激发和凝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抓长抓常加强政治建设

【精彩闪回】2014年3月26日,全省百名县(市、区)委书记齐聚淮安,参加“学习恩来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专题活动,在学习周恩来精神中接受心灵的洗礼。

今年4月14日,恩来干部学院承办了全省新任省管干部“学恩来践初心争做‘六个杰出楷模’”主题党日活动。学院自创办以来,已培训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以及广东、广西、内蒙古、吉林、海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1200多批次63000余名学员,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领导多次来院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3月19日至4月27日,我市分5期举办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共有120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每期5天的时间里,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淮安的党员干部。

【亮点点击】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近年来,我市坚持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深挖特色资源、创新特色载体、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凝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共识。

深化专题教育。以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为引领,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次集中教育均在全省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承担的领导干部立家规试点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持续抓好周恩来精神系列党性教育片摄制,《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等专题片连续三届获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一等奖;《周恩来的党性之光》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期间被确定为全省党员干部必学教材,并作为省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学习资料;《周恩来的家风家规》获江苏省新闻奖。

创新特色阵地。以全市129处革命遗存为“富矿”,深入挖掘周恩来精神的时代价值,按照“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恩来思想研究中心、淮安形象展示窗口、城市功能引领项目”的目标定位,高质量建成恩来干部学院;开发了《举轻若重的伟大公仆》等精品课程,编排了《你是这样的人》等情境剧,摄制了《大江歌罢》电视纪录片、《恩来故事》系列微视频等,策划了《践行党章的楷模周恩来》《杰出楷模周恩来》等专题展;同时,深入推进“双百双千”领学计划,培树了省市两级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各20个,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特色阵地。

突出常态长效。制定出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和基层党支部“一规范三创建”系列文件,扎实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培训和“两聚一高、两大目标”先锋行动,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大力实施“党课名师工程”“名师优课双百工程”,制定出台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活动意见,创新开展示范党课评选活动。用好远程教育、淮安党建网、“淮安党建”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市委组织部部刊、恩来干部学院院刊《干部之友》与全国县级以上组织部门和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开展常态刊物交流。

促进真做实改。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为契机,着眼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制约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聚焦中组部部署的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创新实施“三清单一公示”和领导干部重大整改事项领办制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集中督查,推动各类问题快改、实改、真改。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有效解决了少数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不规范、不经常、不严肃的问题。

精细精准打造过硬队伍

【记者观察】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培养好干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精准化选拔任用与精细化培养管理相结合,着力建设一支“敢担当、重落实、善创新”的干部队伍。

【亮点点击】规范选拔任用。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标准、程序和纪律要求,有关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督查组高度评价。创新研发运用干部选任管理大数据系统,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中组部在淮召开现场会论证推广,全国50多个省市县来淮考察学习。圆满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市群团组织换届、清河清浦两区合并、洪泽撤县设区等干部调配工作;召开全市国企党建暨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出台“1+4”系列文件,进一步提升国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注重基层导向,以换届为契机,选拔122名乡镇事业人员、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完善考核体系。突出导向引领,围绕科学跨越发展主题,根据“县区加快发展、部门优化履职、园区提升功能、国企做强业绩”的不同定位,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实施差别化、全覆盖考核;打好考核“组合拳”,采取“月度督查、季度考核、半年提醒、全年总评”方式,节点化发布“红绿榜”“督办函”,创新开展“动态立体全程式”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重点项目督考;突出考用结合,强化正向激励,严肃惩戒鞭策,不断彰显重实干、重实绩鲜明导向,我市考核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领导充分肯定,陕西、河南等省和省内多地来淮考察交流。建立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近距离广泛接触干部,搭建经常性沟通交流平台,提升干部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干部考察员队伍,统筹运用专项考德等方式方法考准考实干部的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

从严监督管理。坚持严早严小严预防,出台对市管领导干部集中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办法,建立包括集中填报、重要事项申报和查核处理报告等关键环节监督信息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专项档案,健全任前告知、任中审计、离任必审、审后联谈的“组审合作”机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强化对干部的关爱提醒和监督。注重日常经常,与市委巡察同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严格按规定开展“带病提拔”倒查,认真落实干部选任全程纪实制度,规范推进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和数字化建设。全面实施县以下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定出台我市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相关做法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典型经验上报中组部。

注重培养历练。深入实施服务“六大战略”年轻干部素质培优工程、“512”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和“三大交流”“三个一线”培养锻炼计划。市县联动实施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交流任职、到县区经济开发区挂职、90后科办员到政务中心跟班学习、市管企业优秀年轻干部人才专项招聘培养计划、“国企人才银行工程”等培优项目,扎实开展宁淮合作互派干部挂职和援疆干部人才选派等工作,统筹推进重热点岗位干部轮岗交流,推动年轻干部墩苗接地气、磨砺壮筋骨。与省市金融机构互派干部挂职模式得到省委组织部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年轻干部工作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健全干部教育培训问需机制,深入实施“一把手”培训工程和“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依托国内重点高校和高端培训机构,每年培训县处级党政“一把手”和各类专业干部人才1000多人。

有形有效夯实基层堡垒

【精彩闪回】近年来,我市创新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七个一”工程,系统化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聚合力、强功能,为淮安夯实发展富民战斗堡垒提供了有力抓手。《中国组织人事报》两次专版报道,《新华日报》头版以《淮安“七个一”工程补短板巧解党建“老大难”》为题作专门报道。

【记者观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我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亮点点击】压实党建责任。健全党建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建立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县区机制,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市直重点项目、县区委书记项目、组织部长项目和党代表项目,实现县区、部门、国企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建立一支“撤不走”的党建督导员队伍,通过派发“党建责任单”、列出“重点项目单”、反馈“问题整改单”、晒出“党建成绩单”,有力推动各项党建任务落地见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责任体系。

注重分类施策。在全省率先实行优秀村书记市县乡三级共管制度,常态化举办“淮上村居书记论坛”,推动“支书带头调结构”工作,开展“定制村官”试点和后进乡镇党委整顿工作,不断夯实基层执政基础;实施“抓党建促扶贫奔小康”创新行动,出台扶贫开发机构和队伍建设意见,持续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到乡镇担任扶贫专干,开展领导干部“三进三帮”大走访等系列活动,组织市直涉农部门党员专家与村居党组织书记开展“对接融合、聚焦富民”活动。召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出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意见和开发园区、社会组织等党建工作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意见,深化社区“两网融合”和在职党员回社区、组团式服务等活动。系统实施国企党建规范提升“三大计划”,开展“非公党建千企行”活动,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的有效途径,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四先”行动和社会组织“四个集中”行动、“四联四强”活动,持续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一县(企)一品”企业党建创新项目并组织集中展评,整体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强化支持保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设立基层党建工作贡献奖、党内关爱资金并出台管理暂行办法,定期慰问模范党员、生活困难党员,2017年以来累计授予60名党员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贡献奖。设立500万元基层党建补助经费,全面落实每个城市社区每年20万元为民服务专项资金,稳步提升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每年拿出100万元补助全市村书记办理养老保险,累计新建和改扩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23个。

打造先锋队伍。探索创新发展党员“三同步”和“双列席双反馈”做法,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工作十项制度,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清底数、排积子”工作,在全市发展党员空白村中实施“破零”行动,加大在重点群体和领域发展党员的力度,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发展党员22578名。健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评选活动。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重视老干部“三珍”史料发掘使用,建成全国首家老干部史料馆;拍摄首部以老干部为题材的5集大型历史纪录片《烽火淮安》,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复审。

创新创业激发人才活力

【记者观察】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我市组织部门按照党管人才有关要求,认真履行牵头抓总工作职责,对接产业发展,注重外引内培,不断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数据链接】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申报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人、省“双创人才”70人、省“双创团队”3个,入选第五期省“333工程”人才236人,入选省科技企业家45人,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12人、能手36人、新秀86人,引进资助“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28个、领军人才288人,评选支持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领军人才52人、拔尖人才303人、骨干人才2075人。

【亮点点击】完善人才政策。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政策体系。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启动实施“智汇淮安”人才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等十大工程;制定出台淮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流动、评价、激励、管理等方面提出22条人才政策,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才政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施产业人才金融扶持政策,扩大淮上英才创投基金规模,推行企业人才项目资助后补助制度。制定县区高层次人才等工作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提高各方面人才工作积极性。

推动人才集聚。深入实施“淮上英才计划”、“533英才工程”、科技镇长团、宁淮人才合作、“名校优生计划”、“蜜蜂引才”活动等人才项目,统筹推进领军人才、乡土人才、年轻人才队伍建设,多次组织市内有关单位赴北京、上海、兰州、西安等地开展国企年轻干部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专场招聘,科技镇长团工作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今年,创新开展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工作,出台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工作实施办法,147名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最终114人被正式录用。强化产才项目扶持,实施市科技企业家支持计划;积极推动驻淮高校教师、研发机构人才与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兼职、顺畅交流,打通产学研合作“最后一米”,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优化人才环境。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先后引进清华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20多家高校院所来淮设立研发机构,在全省率先成立地方综合性人才智库——淮安人才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淮安分中心被授予全国优秀分中心称号。制定科技人才秘书选派管理暂行办法、人才安居保障工作意见、人才公寓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高层次人才“购房券”制度,编制重点企业科技人才服务清单。积极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方案,通过聘请健康指导顾问、组织健康疗养、开展专题培训、解决子女入学等举措,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VIP服务,真正当好服务人才发展的“店小二”。强化人才工作宣传,选树人才先进典型,推荐一批优秀高层次人才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积极打造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从严从实创建模范部门

【记者观察】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在从严要求中强化自身建设,注重把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纪律约束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持续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亮点点击】提升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好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双重责任,规范执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等制度,推进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健全部机关管理运行机制,引导组工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严守纪律规矩。

强化创新争优。创新开展以“问人知情、问事知策、问岗知规”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坚持月度集中述学,开展专题讲座,创设“悦读微空间”,定期组织各类专题培训,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坚持“永争一流”的工作追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组织工作,组工信息工作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多项创新创优项目成果在中央和省级评选中获奖,重点调研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严管理干部、管干部就要管思想管作风思想研究》获中组部一等奖。

注重实践锻炼。带头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参加“三进三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101%”优质服务竞赛、“阳光扶贫”和“在职党员回社区”等活动,定期组织组工干部观摩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按有关要求选派优秀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学习、援疆任职、到村和社区挂钩帮扶,不断提高组工干部了解基层、融入大局、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激发队伍活力。有计划地开展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加强组工干部梯队建设;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促进组工干部身心健康;常态化开展谈心交流、任职谈话和廉政提醒,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增强组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飘扬的党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凝聚着发展的力量。踏上新征程的全市组织系统和广大组工干部,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硬作风,接续奋进,务实前行,以新气象新作为,积极投身“新时代崛起江淮新篇章”的实践中,为奋力开辟淮安高质量发展新境界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通讯员公元王加祥张徐

记者陆彦平

上一篇:金湖农商银行开展防诈骗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篇:滁州市党政代表团莅淮考察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61150,"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0824/5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