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真抓实干强举措 奋力争先助发展

编者按:为强化督查激励工作导向,今年上半年,国家和省相继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多项工作受到国家和省督查激励,为我市赢得了荣誉,带来了实惠。为进一步在全市上下造浓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在做好我市获督查激励工作宣传推介的基础上,未获督查激励工作的市有关牵头部门和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亮相表态,通过寻差距、剖原因、找对策、表决心,力争在2018年推动淮安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好效果,有更多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督查激励,为淮安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念好三字经

打赢翻身仗

清江浦区人民政府区长张笑

2017年是清江浦区成立后的起步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整合,一手抓发展,基本实现了整合融合目标,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有序发展。但是,与兄弟县区相比、与全省先进地区相比,清江浦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去年没有一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究其原因,既有区划调整后机构人员、体制机制尚处整合磨合期的客观原因,更有思想重视不够、落实力度不大、工作标准不高等主观因素。

下一步,清江浦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率先”要求,全力找差距补短板,以创新实干开路,用实绩实效说话,坚决打赢翻身仗,全力当好淮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工作中,重点念好“高、实、严”三字经。一是以更高的站位谋划工作。勇扛主城区之责、勇挑主力军之担,自觉把清江浦的发展放到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来考量、来审视、来谋划,誓与强的比,敢同快的赛,勇向高处攀,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置、全市争先进”工作品牌。二是以更实的举措狠抓落实。突出“六个高质量”要求,深入开展“四个年”活动,以项目提升年筑优势,以作风提升年强效能,以创新突破年创品牌,以和谐提升年优环境。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振兴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政策的落实纳入各地、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重点重抓、重奖重罚,确保各项政策在清江浦落地生根。三是以更严的督查力保实效。完善区领导挂钩领办、全过程督查督办、不定期过堂会办等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对重点目标任务序时进度、节点任务的督办力度。实行最严厉的督查问责制度,以全方位的督查推进工作的高效落实。

向先进看齐

往优秀迈进

淮阴区人民政府区长朱晓波

此次省督查激励表彰,淮阴区没有获奖项目,我们深感责任和压力。通过对照先进、深刻反思,发现未获奖原因主要是:政策研究不深不透、抓落实缺乏针对性、未能及时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中的特色亮点进行总结推广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六个高质量”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抓好重点改革推进、特色亮点推广等工作,全力打造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淮阴样板”。

一是强平台、优服务,推动实体经济扩容增效。加速壮大高新区、农科园两大“国字号”平台,高新区持续放大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全力打造半导体产业基地;农科园积极争创国家农高区,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区域性发展平台。坚持以实绩为导向、以贡献配要素、以等级定政策的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用工、水电等要素调度,继续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和弹性出让,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盯重点、抓创新,推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创新实施审管分离,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科技“小巨人”,促进“小升规”“小升高”。继续保持外资外贸迅猛发展势头,落实稳增长促转型政策,努力增加外资项目储备和外贸骨干企业数量。三是补短板、促攻坚,推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健全政府性债务和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国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切实防范风险。扎实推进“阳光扶贫”,对特殊贫困群体坚持分类施策,做好兜底保障;抢抓乡村振兴和“三农”纵深改革机遇,加强扶贫产业整体规划,全面增强扶贫产业的“造血功能”。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系统治理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源头,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实干论英雄

凭实绩走前列

淮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施恩佩

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对2017年落实深化改革开放、振兴实体经济等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进行督查激励,淮安区对标找差,正视不足,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要求,全力冲刺“两个好于、两个走前列”目标,始终突出“重要事项、特色工作、改革创新”清单,抓重点、强优势、补短板,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坚守实体经济。坚持凭亩均实绩论英雄、促经济发展高质量,持续实施工业“双50”行动,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政策,开展“比投入产出、赛发展质量”竞赛活动,推动前50强企业提质增效;探索“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政策,引导50个低质效项目采取技改、置换、清退、破产、重组等手段,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做优载体平台。围绕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加快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基础,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争创国家级综合协调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加快乡村振兴。全面启动乡镇布局优化,加快农村相对集中居住、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实施6个村“一点五试”改革创新项目,形成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加快实现脱贫、富民、壮村和乡村振兴的目标。狠抓三大攻坚。建立完善国有平台、房地产、金融等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坚持精准扶贫,对因病、因学、因意外事故导致返贫的,分类研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化重点改革。按照“网上办、集中批、快递送、不见面”的要求,推行项目代办、不见面审批、容缺审批、模拟审批,提升营商环境。

正视差距补齐短板

创新引擎助力发展

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

2017年,我市双创政策落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项工作未能获得省督查激励。对此,我委正视差距、深刻反思、对标补差,下一步将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比省内兄弟市,我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业创新平台基础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偏小、产业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制造业总体水平偏低、与之相配套的金融、工业设计及包装、物流、科技研发等都不能得到大力发展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协同市有关部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加大双创政策支持力度。指导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部署,争取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尽快实现面上全覆盖。认真做好各项双创政策落地督查与评估,引导市本级和各县区出台支持双创政策落地的财政奖补政策。动员各县区积极参与“创响中国”巡回接力等重大活动,持续弘扬创业创新文化,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和潜能。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引导各县区在明确重点支持方向和发展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量提质。引导各县区差异发展、错位发展,增强各地特色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施的执行力。对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出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三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强度。做好淮安电商物流园、淮安软件园、淮安生态物流园、淮安金融中心项目的推进力度及相关产业项目招引工作,真正发挥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增强集聚能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加速发展。

锁定目标奋起追

跑出淮安加速度

市经信委主任沙杰

2017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特别是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深入剖析,主要是创新能力、技改升级、两化融合以及质量品牌等方面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对标找差,力争补齐短板、迎头赶上,推动淮安制造业跑出创新转型“加速度”。

在具体工作中力求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对标找差意识。近期,我们在对重要考核指标与苏北各市,特别是徐州、盐城比对的基础上,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处室,结合指标在全省的位次,明确赶超对象和进位目标。二是强化真抓实干任务。在重大工程方面,加强对市级项目的培育,为报省储备一批项目。在技术改造方面,开展“双千”技改升级工程,推进100项重点技改项目,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55%。在创新水平方面,推动新平台、新产品、新技术联动创新,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滚动培育机制,年内新增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在重大领域方面,引导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培育一批质量标杆、品牌试点示范企业(单位)。三是强化奋起赶超氛围。近期,将省里的考核指标纳入到委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完善形成量化考核制度,确保省、市任务切实落到处室,并作为奖惩的依据,在委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局面。

凝心聚力谋突破

务实创新争进位

市科技局局长孙志标

2017年,我市贯彻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双创政策落地等四项工作未能获得省督查激励。剖析原因,我市主要存在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低,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少等短板。

下一步,我们将从四方面着手加大力量补齐短板:一是狠抓政策落实。加强政策落实督查实施方案的执行力,持续做好对各县区(园区)等11个单位政策兑现情况和省、市财政科技资金拨付情况的专项督查,切实保障中央、省、市双创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发挥政策对科技创新事业的推进作用。二是助推园区发展。围绕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聚焦我市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国家级淮安高新区的江淮科技园核心区建设和省级苏淮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集聚力量推进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助推两个高新区的综合评价名次再创新高。三是深化载体建设。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办法为遵循,释放政策引导作用,完善创业孵化载体绩效评价及财政补助制度,探索由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思路,提升众创空间及孵化器“双创”活动的载体作用。四是强化产权战略。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相关奖励政策兑现力度,以政策的杠杆作用激发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护航、助航和导航作用。

对照先进找差距

重整行装再出发

市民政局局长沈在宏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统筹安排,扎实工作,强力推进,初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持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相比,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工作成效相比,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主要是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养老床位利用率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等。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先进、找准差距、析透原因,尽快在弱势方面缩小差距,在优势方面提前赶超。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激发行业活力。完善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在土地供应、购买服务、行政事业收费、税收优惠、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加快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供给。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为重点,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四方合力,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类设施社会化运营,引进和培育品牌机构、社会组织和本土企业参与管理。三是调整优化结构,促进均衡发展。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方式,推动连锁化运营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身养老机构建设。会同卫生计生部门加快发展老人康复和护理的专业医疗机构,大力推进每个县区和十个重点中心镇建成1所以上老年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每个县区建设1所特困供养人员护理院,并实现医保定点和结算。

规范运作行稳致远

多措并举进位争先

市财政局局长韩海平

推行PPP模式是强化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吸引民间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四年多的推广,我市PPP工作成效明显,市场环境逐步优化,项目落地不断加快,在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分析查找,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入选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示范项目数量较少;二是我市项目大多为央企或国企参与,民间投资参与项目相对不多;三是新建项目较多,存量转型PPP项目较少。下一步,我们将以规范PPP运作,实现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激励相容”的理念,多措并举,稳中求进,确保我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工作在全省进位争先。

一是加快推进PPP项目示范工作,为项目的规范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切实加强示范项目的组织协调,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加快项目推进,跟踪进展情况,按期落地,形成一批管理水平高、化债效果好、产出结果优、示范效应强的样板项目。二是加大力度扶持民营企业、港澳台或外资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鼓励其提高持股比例超过50%。按照财政部和省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加大对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激发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热情。三是优先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转型为PPP项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积极运用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公共服务项目转型为PPP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和运营,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政府性债务转化为非政府性债务,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腾出资金用于重点民生项目建设。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保障就业最大民生

市人社局局长曹曙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稳中向好的就业形势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省内其他兄弟市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质量就业岗位相对不足、职业技能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服务还存在一定短板。下一步,我们将以实现更充分的就业为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从岗位供需、技能培训、服务推进三方面发力,确保我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在全省进位争先。

一是开“机会之门”,力促优质就业。大力实施“创富淮安”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完善积极就业政策,认真组织“四个送岗”,重点在政策、资金等要素上给予更大支持,不断拓展就业新空间,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二是开“技艺之门”,保证稳定就业。扩大技能培训规模,实施高技能人才提升计划、乡土人才培育计划,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技能更加过硬。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新型技能工人培育工程,加快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更多优质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服务,引导职业培训更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岗位需要。三是开“方便之门”,加速便捷就业。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新一轮平台标准化创建,积极开展村级平台购买公共服务试点,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深度融合,实现“不见面服务”,打通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职介、性别歧视等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聚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国土局局长韩文军

近年来,我市多举措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双赢”。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省内先进地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管控效率不高、制度建设与实施还存在不匹配。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持续推动城乡土地高效利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重宣传,强合力。积极宣传资源节约优先战略,提升社会各界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推动全市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同时,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力争全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再有突破,跨入全省先进行列。二是拓空间,严管护。贯彻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战略,优化用地结构,拓展国土空间,把全市宝贵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好;严守耕地红线,加强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护,统筹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三是控增量,盘存量。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保障重大战略项目和骨干企业用地,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民生用地,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方式供应土地。加大城镇低效、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全面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提效工程和工业企业用地更新调查,通过收购储备、实施流转、协议置换等多举措盘活存量用地。四是建机制,提水平。总结汲取先进地区经验,把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与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土地综合整治、卫片执法检查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综合运用制度、法律、市场、经济等手段的倒逼机制,努力提升全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促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市环保局局长崔泉

2017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原环保部复函淮安市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全市生态环境满意率86%,全省排名第三。市区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7年100%达标,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国省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全省第四。

因年度目标考核未被评为优秀,淮安未得到省级环保表彰。对此,我局认真查找不足,深刻分析原因。一是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脆弱”,未达省定争取目标。二是地表水22个省考断面中仍有个别劣V类断面存在。三是因工业污染源体量、执法人员数量等方面与兄弟市存在差距,环境执法案件数及处罚金额排名靠后。四是对省厅危废规范化管理督查发现问题处罚力度不够。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在今年考核中获得省级表彰。一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确保2018年市区PM2.5平均浓度降幅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标。二是坚持饮用水源日测、日报、日巡查,强化水质良好湖泊保护,推进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三是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四是强化危废规范化管理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大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建成淮阴区华科总规模20.6万吨危废填埋项目。五是加大对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环境信访件督办查处力度,开展双随机执法、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破解瓶颈制约

打造宜居城市

市住建局局长王亦农

实施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是群众对居住条件的更高追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担负的重要使命。去年,我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均未获得省督查激励。对此,我们将深刻反思,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两项工作迎头赶上。

2017年,我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基本建成户数均全面超过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但受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群众选择实物安置比例激增,而定销商品房建设周期较长,制约了棚改推进速度。今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一是早谋划、早准备、早施工,加快定销商品房建设进度,着力解决棚改安置房源问题。二是进一步健全棚改资金筹集机制,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证棚改资金需求。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周例会、月例会推进制度,督促属地政府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及时协调化解棚改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加快项目实施。

2017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1219户任务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级评估,但对标先进地区还有差距。今年,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抓好2018年度危房改造任务的落实工作,采取双月专项例会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对进度缓慢的,适时提请市委、市政府进行约谈问责,确保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根据省住建厅和财政厅专项督查的要求,积极配合市委巡察办组织农村危房改造专项巡察活动,及时发现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属地做好整改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

强化建设管理

市水利局局长尤其中

日前,市水利部门针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规划计划和前期工作、年度水利任务完成等省督查激励项目,认真排查,深刻反思,对标找差,研究改进方法,狠抓落实措施,全力推动水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狠抓思想解放,进一步融入发展大局。坚持思想上聚焦,行动上对标,工作上抓牢,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推进生态河湖治理,着力强化水安全保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水利惠民富民,实现淮安水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二是狠抓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水利投资。针对水利项目存在进展不平衡、地方配套资金或融资没有及时足额到位、征迁矛盾未及时解决等问题,而导致最终考核扣分未能获得奖励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投资计划管理,对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资金计划不落实、征迁矛盾大的项目审慎列入投资计划,加快工程资金、拆迁等施工矛盾调处,强化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深入推进承担的民生实事工程,重点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农村饮水安全等列入各级考核的工程项目,强化督查,确保工程全面按时完成。三是狠抓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水“三项改革”、水利建管体制改革、投融资机制改革和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水利+”的实践创新,进一步拓展水利功能效应,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提升依法治水能力,为淮安崛起江淮谱写新时代新篇章奋勇拼搏,再立新功。

迎难而上抓创新

打造发展新优势

市商务局局长张冬来

近年来,我市开放型经济质态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产业创新发展。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商务工作与省内兄弟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促进开放提质、推动园区改革、加快商贸转型等工作在全省特色亮点不多、影响力不强,反映了我们工作创新性、实效性不够,深感压力较大。下一步,全市商务系统将变压力为动力,创新谋划,务实推进,全力打造淮安商务发展新亮点、新优势。

一是思想再解放,狠抓改革创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实体零售业转型升级。积极筹备第二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有序推动申报“世界美食之都”,新培育一批“淮安老字号”。大力推进开发园区在人员绩效考核、招商引资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淮安经验”。二是标准再提高,狠抓提质增效。强化台资优质项目招引,帮助和兴汽车等创建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创新开展外资招商,精准对接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全年新引进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40个以上,数量苏北领先。突出外贸优进优出,实施工业企业国际化行动计划,全年一般贸易占比55%以上,新培育进出口企业120户以上,外贸增幅全省前列。三是重点再聚焦,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向省商务厅的汇报争取,围绕政策扶持重点,细排特色示范项目。贯彻落实省政府外资提质增效意见,提出淮安提升外资质态的“干货”政策,完善外资招商政策体系。放大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全免、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试点等特色政策效应,增强外贸发展新动能。

对标找差抓攻坚

全力以赴争先进

市扶贫办主任严继林

我市去年未获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的市”督查激励,我们结合省考核反馈意见,对照获督查激励表彰兄弟市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深刻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失分点。一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且宣传力度不大,受访群众满意率较低。二是扶贫项目实施不快,扶贫资金存在滞压闲置现象。三是工作责任、精准帮扶落实中还有薄弱环节。四是虽然我市近年来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逐步增加,但在资金总量上和徐州等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我们提请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整改落实推进会议,梳理14条整改措施,督促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切实对标找差,全力以赴补短板、修弱项,确保今年进位争先。一是组织实施扶贫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梳理扶贫政策清单,明确市直牵头单位和各县区责任,推动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二是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完善扶贫项目库,超前统筹谋划,精准安排项目。及时会办解决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依据阳光扶贫系统,按周通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三是充分发挥阳光扶贫系统作用。实施重心下移,及时录入系统数据,通过线上跟踪倒逼线下落实。运用好脱贫有关问题解释口径,提升脱贫质量。四是聚焦难度较大群体脱贫攻坚。排定15个脱贫难度较大的经济薄弱村,市财政再增加每村50万扶贫资金。将扶贫政策向病残孤老低收入农户倾斜,落实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全面小康征程上一个都不掉队。

上一篇:金湖免费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下一篇:2018淮安国际半导体产业论坛开幕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6197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0810/5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