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留守儿童的“家”

记者叶列

通讯员江汇源谢观湖

在淮安、宿迁与连云港三市交界的六塘河畔,坐落着涟水县高沟镇新农村。这是一个鸡鸣闻三市的小村庄,虽然地处偏远,但关工委工作却走在全市乡村前列。

2009年,该村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副站长王士宾和辅导员惠守芳夫妇分别获得省关工委、省文明办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和市关工委、市文明办的三次表彰,辅导站也被市关工委评为优秀辅导站。

校外辅导站刚办时,场地在原新农小学的闲置教室。一年后,小学被撤并,辅导站没有教室怎么办?王士宾、惠守芳夫妇自掏腰包租了一间民房做教室,直到2016年秋季新的村部落成后,村两委大力支持辅导站工作,提供了村部新房子作为场地。辅导站现有12间教室,面积约240平方米,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他们每年利用四成的寒假时间、五成的暑假时间,将孩子们集中起来辅导文化、法制、体育等课程,不但给孩子们讲解《寒假作业》和《暑假作业》,还及时批改、督促订正,引导孩子们预习下学期新课内容,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校外教育辅导站还根据村民的需求办起了“四点半学校”。2014年上半年,王士宾、惠守芳夫妇考虑到小学生下午放学后,有的家长在田里干活还没收工,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再加上孩子回家做作业遇到难题时,无人帮助解决,他们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让那些走读的学生放学后直接到辅导站,接受义务辅导。孩子们每次作业做好后,他们夫妇还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帮助巩固,引导孩子预习新课或者让他们下棋、吹竖笛、弹琴、画画、跳绳、做游戏等,受到家长们的称赞。

九年来,辅导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办了艺术班和体育班、书画班,成立了19个兴趣小组。辅导站每次活动期间都将教育讲座与艺体课或者文化课与艺体课交叉安排,劳逸结合,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近年来,辅导站还根据特殊情况开办了电话班和送教班。王珩庄的小浩同学,双休日在家骑车不小心摔倒,小腿骨折不能上学,先前一段时间是他奶奶用车拖到辅导站,后来,王士宾、惠守芳夫妇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就直接上门辅导。新农庄的二年级学生小怡,她的弟弟游戏时跌倒把手臂折断了,奶奶要陪护弟弟住院治疗,就把她寄放在辅导站。王士宾、惠守芳除了给她提供食宿,还负责她的洗漱卫生以及接送上下学。小怡的奶奶感激地说:“这样的辅导站真是留守儿童的家啊!”

上一篇:市物价局“志”“智”双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下一篇:团结村全员参与文明创建工作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6401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0708/5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