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一首歌谣 ——乡村孤儿院之十五

□苏宁

在另一次孤儿院之行,我曾意外听到一首歌谣,当时顺手记下:

泥瓦匠,住草房。

编凉席,睡光床。

当奶妈,卖儿郎。

这一首歌谣,使我想起了孤儿院里住着的一对夫妇。

歌谣来自离孤儿院不远的一个集镇。我停车吃午饭时,听到几个跳皮筋的小孩子唱的。小孩子们跳皮筋,总会唱各种儿歌。这一支,不知出处。他们翻来复去地唱。

“奶妈”这一个名词,我这一个年纪的人,是陌生的。也从未在现实生活中有所碰触。是我父亲那一辈的人,才有的。我的父亲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我的叔叔比父亲小几岁,可生下来后,也请了一位奶妈。他是我们这个家族中最小的、最后的一个有奶妈的孩子。到了我们这一辈,我的堂哥堂姐那儿,我们出生在新时代的人,因为消除了阶级,就再没有过。那是五几年以后吧。我最大的堂兄,差不多出生在建国前后,我最小的堂妹,应有一个出生在八几年,一个家族的兄弟序列图谱,排下来,快到半个世纪。这样长的图谱,也不会再有了。

有一晚,我因为想到好久没处理邮件了,所以打开了信箱。看到我一个在农业部门工作的朋友在线上,一只碧绿青蛙的头像亮闪闪绿着,和我打招呼。

我把这首白天听来的儿歌录入电脑,也顺手发给朋友看。这是一位一直在基层工作的男同学,一个每天都可以见到天空、绿树的人。我以前曾幻想,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那样的乡间或森林里住一年,有一间在林区里的房子,会是多么好和悠然。后来的我,却早从各种信息和我自己独自的旅行中陆陆续续知道,山区、林间的生活是多么贫乏,多么艰苦。而且,随着年纪渐长,我早已确信生活在哪里,内容和程序都不会有不同。

这是一位久无联络的同学,我边处理邮件边问候:现在林区好过很多么?

他立即回应:从现在的社会保障看,基本覆盖到我们了,虽然标准低点。我们的基础设施,国家也在投入,在修建,比如出去的路。主要不用交税,不用交公粮。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危困和资源危机,也开始缓解了。过得好很多了。

我又打出问号:我是问,那现在为什么一些农民哥姐还是过得很一般呢,一定要出去打工?

他说:根源,在我以为也简单。在农村,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娶媳妇,盖栋大房子,可娶了媳妇,盖了房子,钱就用没了。这和城市辛辛苦苦一辈子,买间房子,钱就没了一个道理。何况,在农村,有两个小孩,你就要盖两栋房子。你两个孩子的人家和一个孩子的人家收入一样,可支出不一样,肯定会过得不如人家。而且第二、三产业一直发展不好,所以收入就低。行政的运行要靠人的聚集,人聚集多了,才会把第二、三产业发展起来。资金才会流动。比如,再大再好的超市,盖在人烟稀小的地方,也不行。而现在的情况是,住在乡下的人一旦过得好了,有钱了,就想转去城里安家,钱就不往农村投了,所以农村看起来仍然是萧条的。因为没有源源投入的活力。

我答:年轻的劳动力应是活力,钱也应是活力。可是,这些活力,好像还组不成完整的有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活力。

我因为一边处理邮件,一边和他说话,注意力有些分散。他粘贴过来一些信息,是他们最近做的一些社会调查,长长的,夹杂很多术语和数字。

这位同学一直在基层,快三十年了。他所看到和了解的必比我深邃。可这个晚上,不知是因我在分神,还是他在分神,我想问的和他想说的,可能并没有接在一条线上。

那天晚上,我也是在打开邮箱处理邮件看他在线时,临时发起的谈论。他是认真和庄严的,可我的疑虑到底在哪,我想说什么,我一时语塞。我只好发了一个流泪的表情给这次不期而遇的聊天做一个转承。

然后,我停下聊天,开始静心写邮件。我并不习惯上网,偶尔上来,多为处理邮件。

处理完邮件,外面的天已经黑透。月亮升起来,是圆满清透的大月亮。我下线时,看到他连续地问:为什么流泪?

为什么流泪?

我只是,忽然又想到那首歌谣。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淮安市税务局关于税务机构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 下一篇: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64104,"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0706/5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