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找准服务农民切入点

朱荫桃

本报讯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省委组织部抽调了一大批干部派驻各村(居)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在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创了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笔者今日推出的是车桥镇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赵娟的感人事迹。

2016年12月,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淮安收费站站长赵娟,来到淮安市车桥镇三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赵娟,刚踏上三庄村的土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花了半个月时间,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村情民意,走访笔记写了厚厚一本。她从中知道了农民想什么?盼什么?需要做什么?带着群众的期盼,找准服务农民的切入点。

三庄村有554户2280人,长期以来,村民们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虽然很辛苦,但收益却寥寥。赵娟说:“我就是想在任职期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动村民们富起来。”

上网查资料,赵娟看到很多贫困村通过大棚种植走上致富路的故事。她与原单位的几位同事聊起了在三庄村发展大棚种植的想法,其中一位同事介绍说,徐州新沂市的蔬菜大棚有特色,可以实地去看看。

2017年3月28日,赵娟和村两委成员来到新沂市双唐镇,发现那里大棚蘑菇、葡萄、桃树、多肉等经济作物发展得很好,种植户收益可观。这种模式可不可以引进到三庄村呢?严谨的赵娟当场邀请新沂市农业专家到三庄村实地指导,经过土壤采样分析,专家认为不可以。因为三庄村地势低洼、利于蓄水,适宜种植稻、麦,不宜发展大棚种植。

初试失利,但赵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她又在谋划吸引能人回村办企业。

三庄村在外务工的人较多,大都从事建筑业和废品回收业,自主创业的不多,创业规模大的更少。而三庄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虞正和在苏州昆山市和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有一家公司,实力雄厚,吸引他回村办厂,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所以,赵娟积极与虞正和联系,还顶着酷暑天气,一次次陪同虞正和为厂房选址。当虞正和敲定在三庄村创办格拉狮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时,不无感慨地对赵娟说:“没想到你这个外来的第一书记这么拼,我是三庄村人,回报乡亲义不容辞!”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有望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新增300多个就业岗位。

赵娟有一次去镇政府汇报工作时得知,镇长在外培训遇到了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周善红准备投资高效农业,还到过三庄村的邻村考察过,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项目没有落地。只要有一线希望,赵娟都不愿放弃,她与周善红联系了四五次,约定了会面时间。

2018年2月11日,离春节还有四天,赵娟驱车与周善红见面,不巧周善红当天有多个行程,只能空出十几分钟。虽然时间短暂,但准备充分的赵娟图文并茂地向周善红推介了三庄村的优势,得到了周善红的初步认可。目前,项目还在洽谈中……

赵娟不仅是一个事业心、责任心较强的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而且更是一个有心人。在驻村工作的500多天里,她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了解到三庄村554户中有327户在外安了家,不少人对家乡的观念淡薄,好像家乡发展快慢与他们无关。为了留住乡愁,她发动全村乡贤,走访座谈,撰写了4万多字的村史《三庄村的故事》,目前正在出版印刷之中,主要目的就是让三庄人找回记忆,让他们的心与三庄紧紧地联在一起,让家国情怀世代流淌,让乡愁文化成为三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和寄托。

上一篇:关注老年健康大型公益活动 下一篇:海事部门冒雨排挡保畅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6460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0627/50052.html